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老子,孔子,鬼谷子,莊子,都用子來取名?

為什麽老子,孔子,鬼谷子,莊子,都用子來取名?

老子、孔子、鬼谷子、莊子等等後面的“子”,並不是他們的名字,以及老子也不姓老,鬼谷子也不姓鬼谷。

“子”在古代有很多種意思,其中有壹種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相關,即“子”是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您”。如《韓非子》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吾早不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也就是說,最初“子”可用以指稱壹般人,表示對人的尊重。但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漸漸地習慣將“子”加在有學問或有德行的人的姓氏後面,作為對他的尊稱,像晏子、孫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都屬於此類。這個在春秋戰國時期對諸子的稱呼中比較常見,“諸子百家”的提法也就由此而來。但漢代以後也有這種用法,比如漢代的董子(董仲舒)、唐代的韓子(韓愈)、宋代的朱子(朱熹)也是姓氏後面加“子”,作為對他們這些有較大學術影響的人的尊稱。只是這種叫法不像先秦時期那麽普遍,壹般也僅限於本門派內部會如此尊稱。

此外,老子其實姓李,名耳,後世為何尊稱其為老子,現已無從考證。據說是和他活了壹百多歲有關,又有人說“老”是“李”字的誤寫。

鬼谷子,其實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是戰國時期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據《史記》記載,戰國時期的兵家孫臏、龐涓和縱橫家蘇秦、張儀都出自他的門下。因隱居清溪鬼谷,所以自稱鬼谷先生,後世也就尊稱為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