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知道端午節的習俗?

誰知道端午節的習俗?

1,餃子

在古代,荊楚人民為了祭祀投河自盡的屈原,會在農歷五月初五煮糯米飯或蒸年糕扔到河裏。由於害怕魚吃它們,人們想出了用米葉子包裹大米並用彩色絲綢包裹的主意。

2.掛艾草

端午節時,人們會在庭院前和屋檐下掛艾草或菖蒲,因為兩者都是中草藥,蚊子怕這種氣味,可以驅蚊。

3.龍舟比賽

傳說楚人用龍舟驅散河裏的魚,以防止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4.吃五塊毒餅

端午節臨近夏季至日,天氣越來越熱,細菌滋生,人們容易中暑生病,所以古人吃五毒糕來祛病強身。

5.打百草

在古代,人們到了端午節,會壹起去郊外采藥,途中還會爭草,逐漸形成壹種習俗。

6.收集五毒

端午節期間,女孩們要在胸前別上“貘”。據說這種用彩色絲線縫制的類似粽子的布料可以辟邪。

7.棍葫蘆花

老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古老的

8.點雄黃酒

老北京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他們會在男孩的額頭上寫“王”字,在女孩的頭上點五個點。人們認為用雄黃酒將蚊蠅擊碎,以驅邪避害。

擴展數據:

“棕櫚香,甜甜的廚房。艾葉清香撲鼻。桃枝插在柵裏,出門就能看到麥子黃了。這裏陽光明媚,那裏陽光明媚,哪裏都陽光明媚。”這首兒歌是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和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

如:午時節、重五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中元節、迪拉節、詩人節、龍舟節等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的理論;紀念曹娥;從三代夏至日節;驅邪月邪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祀說等等。以上各有出處。

根據聞壹多《端午考與端午歷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專家的考古研究,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祭,早於屈原。

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們“惜之而悼之,議其言於世,以傳誦千古”。所以紀念屈原的理論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在端午節吃粽子與紀念屈原聯系在壹起。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如今,端午節已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今年6月7日至9日,我們將可以享受第壹個端午節假期。

端午節這個逐漸被我們遺忘的日子有什麽故事,過去的人們是怎麽度過這個特殊的日子的?端午節又來了。除了細細品味過去,我們或許還能領略到香噴噴的粽子背後更為正宗的端午節風味,也或許能在香噴噴的粽子深處找到壹些不應被遺忘的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