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1)〈動〉清除阻塞使其通暢[dredge]
疏,通也。——《說文》。疋者,破包足動也。孕則塞,生則通。因轉註為開通分遠之誼,俗字作疎,故漢疏廣之後,隱其半為束氏。
疏為川谷,以導其氣。——《國語·周語》。註:“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為川瀆、溝洫、陂池。——《柳宗元《天說》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溝洫,隨山浚川。——《史記·河渠書贊》
又如:疏決(疏浚;開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開浚);疏滌(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鑿(打通阻塞,使流暢無阻)。
(2)〈動〉分開;分散[scatter]
知伯圍襄子於晉陽,襄子疏隊而擊之,大敗知伯。——《淮南子·道應》
疏石蘭兮為芳。——屈原《湘夫人》
又如:疏分(猶瓜分);疏析(分開;隔開);疏索(分散;離散);疏逸(散失);疏越(疏散)。
(3)〈動〉分賜,分給[reward]
疏爵分祿以褒賢。——《鹽鐵論·毀學》
又如: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賜給臣子);疏爵(分封爵位)。
(4)〈動〉清除;排除[clear away]
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國語·楚語》
又如:疏決(清除積滯、疏通管道);疏整(疏理整頓);疏瀹(洗滌沐浴);疏林(修剪林木的枝條);疏剔(清理剔除)。
(5)〈動〉雕刻,畫飾[engrave]
趙主父令工施釣梯而緣 播吾,刻疏人跡其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又如:疏玉(玉雕繪飾);疏柱(刻鏤彩畫的柱子);疏鏤(雕刻)
(6)〈動〉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record]
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疏名(分別署名);疏舉(逐條列舉);疏記(分條記載);疏條(逐條陳述)。
(7)〈動〉疏忽;粗疏[neglect;slack;be inattentive]
有疏,則為強國制也。——《韓非子·五蠹》
又如:疏懶(散漫;疏忽);疏略(疏忽大意);疏虞(疏忽;差錯);疏防(疏於防備);疏遺(疏忽遺漏);疏懶(松懈;懈怠);疏簡(散慢,隨便);疏庸(疏懶;懶散);疏惰(疏懶;懶散)。
(8)〈動〉註釋,解釋 [note;explain]它屬於古籍註釋體例之壹,其它的還有傳、註、箋、正義、詮、義疏、義訓。
不能誦疏與註,壹切棄之。——柳冕《與權德輿書》
《莊子義疏》八卷。——《隋書·經籍誌》
恐不可戶說,輒以是疏先焉。——明· 徐光啟《甘薯疏序》
(9)〈動〉疏遠,不親近。亦指離間,使疏遠[distant;not intimate]
疏屈平而信 上夫大夫,令嚴子蘭。——《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心異也。——《韓非子·五蠹》
又如:疏慢(疏遠而怠慢);疏闊(疏遠);疏異(新鮮別致之意);疏落(疏遠;冷落);疏木(疏遠);疏外(疏遠見外);疏斥(疏遠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