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麻沸散怎樣制作和應用?

麻沸散怎樣制作和應用?

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麻醉方劑。是我國漢代醫生華佗發明的麻醉方劑,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這是我國醫學史上的創舉。

腹腔手術的難度非常大。早在東漢三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就已經能夠運用當時的麻醉術對病人進行壹些復雜的腹腔手術。華佗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

東漢時期末年在我國誕生了3位傑出的醫學家,史稱“建安三神醫”。

其中,董奉隱居廬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跡,尤其以創麻沸散、行剖腹術聞名於世。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鉆研、進取。當時我國醫學已取得了壹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壹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

與此同時,古代醫家,如戰國時期的扁鵲,西漢時期的倉公,東漢時期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跡,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關於華佗行醫的記載有很多,如《三國誌》:華佗曾在徐州地區漫遊求學,通曉幾種經書。他性情爽朗剛強,淡於功名利祿,曾先後拒絕太尉黃琬征召他出任做官和謝絕沛相陳珪舉他當孝廉的請求,只願做壹個平凡的民間醫生,以自己的醫術來解除病人的痛苦。

華佗本是士人,壹身書生風骨。數度婉拒為官的薦舉,寧願手捏金箍鈴,樂於接近群眾,足跡遍及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在疾苦的民間奔走。行醫客旅中,起死回生無數。

經過數十年的醫療實踐,華佗的醫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熟練地掌握了養生、方藥、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精通內、外、婦、兒各科,臨證施治,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譽為“神醫”。

華佗在行醫過程中創制的麻沸散,在他的諸多醫術中獨樹壹幟。他在多年的醫療實踐中,繼承了原來先秦時期用酒作為麻藥的經驗,創造了用酒服麻沸散的辦法。

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酒作為麻藥,不過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

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沈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範圍。

《後漢書·華佗傳》記載:當疾病聚集在人體內部,用針灸和服藥的辦法都不能夠治愈的時候,必須讓病人先用酒沖服麻醉藥喝下去等病人猶如酒醉而失去痛覺後,就可以開始動手術。

首先,要切開病人的腹腔或背部,把腫瘤切除。如果病在腸胃,那就要把腸胃切開,除去裏面的腫瘤,然後清洗幹凈,把切斷的腸胃縫合,在縫合處敷上膏藥。

這種在當時算得上比較危險的療法,卻能夠在四五天內愈合,壹個月之內恢復正常。

《後漢書·華佗傳》的這段生動詳細的描寫,使我們知道了我國人早在近2000年前的三國時期,就已經能夠做腹腔腸胃腫瘤的切除手術,並且能夠使傷口在壹個月內完全恢復。這是世界施行最早的腹腔大手術。

華佗能夠非常順利地進行這樣高明而且成效卓著的外科手術,顯然是和他通過多年積累創制的麻醉術分不開的。

當華佗施用麻沸散做外科手術時,西方外科醫生還在用木棍擊昏病人進行手術。據記載,麻沸散比1805年日本岡青州發明的麻醉藥早1600余年。

可見麻沸散意義非常重大。可惜的是,關於麻沸散的藥物組成,現在已完全失傳。後人推測可能有曼陀羅花壹類藥物。

據現代的科學家研究,麻沸散可能和睡聖散、草烏散、蒙汗藥類似。古籍《扁鵲心書》記有用睡聖散作為麻醉藥,它的主要藥物就是曼陀羅花。

研究證明,曼陀羅花可以作為手術的麻醉藥。實踐證明,這種天然的麻醉藥不僅效果可靠、使用安全,而且有抗休克、抗感染的優越性,這是其他現代西方的麻醉藥所不能比的。

華佗不但精通方藥,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壹兩個穴位,灸上七八樁,病就好了。

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壹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麽地方,然後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後,病人就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

如果有病邪郁結在體內,針藥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采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

總之,華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