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難的完整歷史細節,講述宋、遼、金三方的和與戰,聚焦北宋歷史大變局的關鍵時刻,以及帝國由內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發的前因後果。北宋宣和年間,帝國上下壹片繁榮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隱患已成暗湧。財政困難、軍事痼疾、惡性黨爭等內部危機,北方遼、金兩國的軍事威脅等外部危機,使得帝國漸成風雨飄搖之勢。為“收復”作為戰略屏障的燕雲十六州,宋徽宗決定聯金滅遼。宋金聯盟雖然逐漸將遼國蠶食,但金國借此窺見北宋的虛弱,加之兩國復雜的利益糾紛,金國轉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十壹月汴京城陷。北宋轟然崩潰,從盛世到滅亡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顧宋、遼、金三方立場的史料記載為基礎,用通俗流暢的敘事筆法,試圖復盤靖康之難歷史發生的過程,探尋北宋盛衰之變背後的深層成因,以及超越時代的鏡鑒意義。
《汴京之圍》書評
我對北宋外交和軍事的了解,最初來自評書演義,那時候覺得壹個王朝之所以會滅亡,不過就是皇帝昏聵,大臣貪腐,忠良不得重用。後來聽老師講古籍,提到金人兩次破汴,大量珍貴文獻流失,便好奇的查了壹些靖康國恥的資料,知道北宋末年的王朝到底是如何的不堪,再後來讀唐宋八大家,迷上了蘇東坡,關註王安石變法,才知道事情並不這麽簡單,北宋從盛世到衰頹,經歷了很多不得不說故事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自然也不是壹天崩塌的,王朝由盛轉衰,哪裏是壹兩場戰役就能導致的。就如錢穆先生講的,壹個政策只能解決壹時壹刻的問題,長期不變的執行就會有新問題,就像人病了要吃藥,但如果病好了還接著吃,那就會有新的病了北宋肯定是曾經繁盛過的,但也只能說是繁盛,而不是強盛,北宋曾經也有過強大的軍事,宋夏戰爭也是贏的,但這種戰績卻只限於前半期。經常有書生說最想回到的時代是北宋,北宋富足安逸,藏富於民,就像書中說的,四十二年不知兵事,壹旦戰敗,為了給金人賠款,汴京城被幾番壓榨,卻還有人家裏藏有金銀。
其實也難怪他們這樣想,只看蘇東坡壹人便可壹葉知秋:北宋生活富裕,官僚工資高,蘇東坡連番被貶,卻還能養活壹大家子人,還豢養私伎;北宋思想自由,不殺言事官,那麽多政敵反復構陷蘇東坡,蘇東坡還是從烏臺詩案逃出生天;北宋文化發達,藝術門類豐富,幾乎每個門類蘇東坡都是壹等高手:文有六家,詩有蘇黃,詞有蘇辛,書有蘇黃米蔡,畫有湖州……蘇東坡可謂中國文人的公***偶像,他的壹生也是人們對北宋美好幻想的催化劑,但是僅僅蘇東坡死後二十年,北宋就被卷入了接連不斷的大戰,而且連戰連敗,最終落得首都淪陷,割地賠款,二聖被俘,遷都偏安,幾乎壹蹶不振
很多人談起北宋糟糕的對外戰績,往往會歸罪於文官領兵事,強幹弱枝,重文輕武等具體的政策,但是除了這些,還不能忽視的是孟子所謂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朝承平日久,社會豐衣足食,生活舒適安逸,軍隊的戰鬥力自然下降,遼從驍勇善戰到不堪壹擊,八旗兵從橫勇無敵到腐朽沒落,有人說他們都是被漢化了,其實我看就是日子好過了,富裕安定導致的必然結果,有了財富也就有了牽掛,這是任何時代都逃不脫的規律,古今中外蓋莫例外——管子說,有恒產者有恒心,想讓國民安分,就讓他們富裕,這是古代帝王都知道的辦法。所以王安石變法對軍事的改革都集中在制度上,固然是很努力的在扭轉這個局勢,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也都是治標不治本但是經濟終究還是要發展的,人的本性就是會追求更富足舒適的生活,北宋軍事的弱化也恰是那個時代繁盛的標誌,這是很吊詭也很尷尬的事實。而作者恰從北宋最富足安逸的時間點開始寫起,因此註定了這本書不會涉及過多的背景原因分析,只著眼於面對外敵,北宋君臣朝野的應對和得失,重點在於面對危機北宋人如何應對,而只在第壹章第壹節提到了北宋人是如何壹步壹步的走進了危機。
這是作者選題和視角的側重,詳略分配無可厚非,但是讀者不可不知曉,不可不深思,雖是論國論兵,對個人修身也是壹理這本書整體上敘述多於論述,絕大部分篇幅在描述過程和交代事情,而較少進行主觀的判斷和道理的闡發,這固然有好的壹面,把事情擺出來讓讀者自己思考,但同時也有點流水賬,缺乏生動精彩的場面和鮮明的人物性格,在嚴肅的學術討論和平實的科普推廣之間想要找平衡,結果必然是兩者都不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倒是第十七和十八章之間有壹篇畫外音,是壹段集中的論述在,或可看作是作者跳脫出來,以壹個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評論,讀書到此,興味大增,但是讀完卻覺得觀點有失偏頗,試討論如下:畫外音的標題是“百姓真的在乎帝王嗎”,作者想要通過北宋二聖被金人掠走時民間的反應來說明北宋時期民間和皇帝關系的松散,這個目的當然是好的。
實際上我也覺得這個結論沒什麽問題,古代的百姓和皇帝應該並沒那麽親密的關系。我們今天說“炎黃子孫”,但這個概念大概不會早於晚清,在漫長的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王朝裏,炎黃只是帝王黃金家族的祖先,和普通的老百姓幾乎每什麽關系。換句話說,古代只有文人士大夫才會在乎皇帝,因為那是他們的出路,而百姓對皇帝是誰做並不在乎,反正誰來了都是交糧,只要不搶我財物不奪我妻女,便不壹定要抵抗。所以後來滿人進關,揚州嘉定帶頭抵抗的都是知識分子,壹般老百姓只是被裹挾著,以為國破就要家亡,結果也成了屠城的犧牲品。其實知識分子也不是壹定要把自己和某個皇帝綁在壹起,所謂忠臣不事二主,所以明亡於清,顧炎武在明朝和南明有官職,所以不做清朝官,但是他的後輩中沒有在明朝做官的,就沒有這層顧慮,也是因此,曹操不能稱帝,因為他是漢朝的丞相,而曹丕就沒有這個顧慮,因為他和漢朝沒什麽關系
實際上不但皇帝,就是整個國家,和百姓也沒太大關系,所以清末民國才有人提出了“炎黃子孫”的概念,讓全國人都和壹個祖先有了關聯,來增加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這無疑也是壹大創舉。但即便如此,國人還是對此需要壹個接受的過程。黃仁宇曾講過,淞滬會戰的時候,黃仁宇想從南開去上海,為國做事,卻發現他成了“逆行者”,幾乎沒有人要去上海,甚至有教授寫文章說,學生不要參戰,留著有用之軀將來建設國家。黃仁宇覺得可笑,國家如果都沒了,還有什麽可建設的?可是等他到了上海卻發現,上海仍舊是那個紙醉金迷的上海,城外在打仗,城內的日子還是老樣子,唯壹的變化就是,晚上可以登上城頭看打炮,如同看煙花所以說,國家皇帝和民間的關系在古代社會壹直是很松散的,不像我們今天這樣,人民認可政府,軍隊保家衛國,古代的軍隊也壹直是社會的邊緣。
更多的是只聽命於指揮官,只服務於皇帝,古代沒有什麽人民子弟兵的概念,所以軍紀敗壞也是常事,屠城打砸搶都是戰爭的壹部分,無論遊牧民族還是中原華夏都是壹個樣子但是同時,百姓和帝王也有天然的合作欲望。我曾多次講過,帝王和百姓面對的不是彼此,而是***同面對官僚,官僚夾在帝王和百姓之間,自然可以上下其手左右逢源,所以我們的民間故事裏,作惡的都是臨民官,而解決問題的出口就是皇權,主持正義的是微服私訪的皇帝,或者代天巡守的欽差大臣。而且故事裏的皇帝壹定都是愛民如子,但是被官僚蒙蔽,所以到了民間就會感慨,為什麽朕的江山和閣老大臣們奏章裏的那麽不壹樣,欽差大臣也經常會認識壹些民間俠客,包公案裏有三俠五義,施公案裏有黃天霸,狄公案裏有喬太馬榮,這種欽差大臣和民間俠客合作的故事結構,就代表著帝王和民間聯手對付官僚階層——這哪裏是壹句古人編故事的歷史局限就能蒙混過關的
所以書中所謂的民間給皇帝編故事,把皇帝的遭遇說的更加不堪,則恐怕並不能說明百姓和帝王關系的松散,畢竟百姓和帝王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兩個受害者之間也不至於互相嘲笑。我看更可能是為了喚起民間對戰爭的仇恨,對皇帝悲慘遭遇的同情,因此對侵略者進行醜化,這種編故事的方式也延續到清末民國文人筆下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描寫,甚至近現代的抗日故事和戲劇,也保留有這樣的遺風,對侵略者的罪行極盡誇張之能事,卻並不是要嘲笑受害者,而是在喚起同情悲憫之心古代打官司有句話叫“無賴不成訟”,就是在打官司的時候,對受害的程度壹定要多說幾分,外傷要說成骨折,骨折要說成人命,在這樣的風氣下,古人編二聖被擄的故事,添枝加葉添油加醋添磚加瓦的編排壹些皇帝如何吃苦,後妃如何被侵犯,公主如何被糟蹋,大臣如何受辱,與其說是嘲笑皇帝,不如說是醜化侵略者,加重金人的罪行,和讀者***鳴,同仇敵愾以上是我對相同史料的壹些理解,和作者的詮釋恰恰相反。
歷史的閱讀研究就是要接受甚至提倡不同的詮釋,這並不是說某壹方的觀點有錯,而是提供壹種對具體事件的不同的觀察角度。讀歷史,除了關註古人生活,吸取古人智慧之外,訓練自己從更多角度去理解壹件事情,接受不同結論的***存,加深自身思考的深度,無論用在研究學問,還是用在觀察生活中的現象,都是每個現代文明社會成員應該具備的技能作者在本書的後記中提到,寫這本書的時候案頭常備大量文獻,因此我願意相信作者在史料的引用上是可信可靠的,而且書中的引文都註有出處,可見作者為文嚴謹的作風,對於想了解南北宋之交那幾十年歷史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有很好的參考意義,書中還附有地圖表格和引文清單,讀者也可以把書中標註的引文出處當成索引,自己查閱感興趣的具體事件,這是這本書更大的價值所在
作者:郭建龍(來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