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都有。
拜新月起源於遠古對月亮的崇拜,但在唐代才正式形成風俗。拜新月的時間是在七夕(農歷七月初七)或中秋節之夜。古代婦女拜新月是為了祈求夫妻團圓、幸福長壽。
拜月是雲南傣族風俗,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 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
擴展資料:
雲南拜月:
1、沐浴更衣
沐浴,穿上漢服。
2、陳設
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
3、就位
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
4、祭月
贊禮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
5、上香、祭酒
贊禮唱:“三上香”。執事遞上三支香,主祭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插於香爐中。如此三次。贊禮唱:“三祭酒”。執事斟滿酒爵,遞給主祭,主祭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
6、讀祝:執事遞上贊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
7、焚祝文及月光紙:主祭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
8、拜月
贊禮唱:“拜月”。“拜-興-拜-興-平身”。主祭及參祭者壹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
9、從獻
贊禮唱:“從獻”。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壹支),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壹次。直至所有女性參祭者拜完。
10、禮成
贊禮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11、餕
由主祭持切刀,將月餅人口數均勻分切,每人壹份。西瓜每人壹瓣,水果自取。
12、飲宴
賞月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設中秋家宴,大家壹起賞月、宴飲。
百度百科-拜新月
百度百科-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