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目痛簡介

目痛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目痛的辨證分型 5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目痛的穴位 2 治療目痛的方劑 3 治療目痛的中成藥 4 目痛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目痛 1 拼音

mù tòng

2 英文參考

eye pa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phthalmalgi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in of eye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ye pai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目痛(eye pain)為癥狀名[1]。見《神農本草經》卷三。指眼疼痛的感覺[2]。目痛為眼科常見癥狀,內外障皆可有之。

4 目痛的辨證分型

《證治準繩·雜病》認為:“目痛有二,壹謂目眥白眼痛,壹謂目珠黑眼痛。蓋目眥白眼疼屬陽,故晝則疼甚,點苦寒藥則效。經所謂白眼赤脈法於陽故也。目珠黑眼疼屬陰,故夜則疼甚,點苦寒則反劇。經所謂瞳子黑眼法於陰故也。”

壹般來說暴痛屬實,久痛屬虛;持續疼痛屬實,時發時止屬虛;腫脹疼痛屬實,不腫微痛屬虛;赤痛難忍為火邪實,隱隱作痛為精氣虛;痛而燥悶為肝氣實,痛而惡寒為陽氣虛;痛而拒按為邪實,痛而喜按為正虛。痛而拒按,喜冷敷為實;痛而喜按,熱燙則舒為虛[1]。

壹般日間痛屬陽,夜間痛屬陰[1]。午夜至午前作痛為陽盛,午後至午夜作痛為陰盛;外障眼病引起的目澀痛、灼痛、磣痛、刺痛,多屬陽;內障眼病引起的目脹痛、牽拽樣痛、眼珠深部疼痛,多屬陰。

痛而喜冷屬熱,痛而喜溫屬寒;目赤磣痛、灼痛,伴眵多粘結,多為外感風熱;胞瞼赤痛腫硬,伴大便燥結,多屬陽明實火;白睛微紅微痛,幹澀不舒,多為津虧血少;目珠脹痛如突,多為氣火上逆,氣血郁閉;隱隱脹痛,多為 *** 不足,陽亢於上;稍加註視,即感眼脹痛,多為脾腎不足,精不上承,或為陽亢之象;眼珠深部疼痛,多為肝郁氣滯,或陰虛火旺。

痛連巔頂後項,屬太陽經受邪;痛連顳顬,為少陽經受邪;痛連前額鼻齒,為陽明經受邪。眼痛連及巔頂、前額,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痛連前額、鼻、頰、牙齒,為足陽明胃經受邪;痛連顳顬者,乃足少陽經受邪[1]。

痛而煩悶為氣實,痛而惡寒為氣虛[1]。

隱隱而痛,時作時止,為陰虛火動痛如針刺,持續無間,為火邪有余[1]。

痛而幹澀不適,為津液耗損或水虧血虛;赤痛而多分泌物,眵淚膠黏,為風熱壅盛[1]。

二便清利,目微赤痛為虛火上浮;二便不利,目赤痛甚為實火內燔[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