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什麽意思?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什麽意思?

人民的需求,政府必須洗耳恭聽,滿足人民的需要。

出自:《尚書.泰誓》,原文:“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天聽自我民聽”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天人合壹”的思想,包含了樸素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順乎天而應乎人”體現了人民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規律的壹致性,這句話強調的正民意要順應天意。

原典:惟戊午,王次於河朔,群後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壹人,今朕必往。我武維揚,侵於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於湯有光。……”

尚書?泰誓》記錄的是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誓詞。“泰”,《孟子》《史記》作“太”,極大之意;“誓”,《尚書》的壹種體例,類似於今天的動員演說,《尚書》***有六誓。

《泰誓》***三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出自中篇。在誓詞中,周武王告訴廣大諸侯:上天看到的來自百姓所看到的,上天聽到的來自百姓所聽到的。古人認為天有意誌和知覺,可以視聽,故稱“天視”“天聽”。正因為天的視聽通過人民的視聽來體現,所以君王要按照人民的意誌辦事。因此武王接著說:“百姓有過,在予壹人,今朕必往。”老百姓的責怪抱怨,全在我壹人,如今我壹定要依從民意前往討伐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