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茄病簡介

茄病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註解 附: 1 治療茄病的方劑 2 古籍中的茄病 1 拼音

qié bìng

2 註解

茄病 病證名。屬陰挺範疇。清·周貽觀《秘珍濟陰》:“婦人陰門墜出,或紅或白,狀如茄子,名曰茄病。紅屬濕熱,宜白薇散(白薇、川芎、當歸、熟地、白芍、蒼術、澤蘭、丹皮、靈霄花);白屬氣虛,宜服四物吳茱萸湯(吳茱萸、當歸、人參、白術、熟地、川芎、陳皮、白芍、沈香、肉桂、甘草、白茄根引)。三茱丸(吳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壹兩,米糊為丸)。”尚可配合針灸:主針子宮穴,配針長強、會陰、三陰交、陰陵泉等。

治療茄病的方劑 二萸散

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功能主治:茄病。用法用量:有兒胞下後,名曰茄病。摘錄:《婦科玉...

狗脊湯

:上為末。功能主治:產婦兒胞下後,膀胱脫出,名曰茄病,或由臨盆用力太過,或由氣血兩虛,其色紫者可治,...

三茱丸

味子7錢5分,花青皮(去瓤)7錢5分。主治:婦人茄病。用法用量:空心用白湯加酒化下。制備方法:上為極...

白薇散

)1錢。功能主治:《壽世保元》卷七方之白薇散主治茄病。用法用量:用法中所雲熏洗法為:宣黃連壹兩,金毛...

更多治療茄病的方劑

古籍中的茄病 《壽世保元》:[卷七]茄病

壹治女人生門上茄病。取茄HT銼爛。煎水洗。若另出者。用巴豆捋絲線。二人牽住。用捋之。以絲線纏其毒上。...

《婦科玉尺》:[卷三臨產]治臨產病方

各壹兩)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酒下二錢。二萸散治茄病。吳萸山萸川楝子(各壹錢)白蒺藜(九分)海藻延胡...

《婦科玉尺》:[卷三]臨產

急。病更甚。宜牛膝湯。有兒胞下後。膀胱落下。名曰茄病。或由臨盆用力太過。或由血氣兩虛。其色紫者可治。...

《普濟方》:[卷三百二十六婦人諸疾門]下部諸疾

敷之。治婦人陰瘡浮。用落雁木以椿桐煮洗妙。治女子茄病。(出如宜方)白獨活荊芥甘草上松花煎湯服。仍宜硝...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水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