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勤金代畫像磚墓,有近30件音樂,舞蹈和石通俑雕刻在墓墻和拱門的內,外室。音樂和舞蹈在前室;服務員在裏屋。有說唱,舞蹈,甚至在音樂和舞蹈俑吹口哨。另外兩位說唱歌手也在載歌載舞。就是拱眼內嵌的裏屋仆人,個個天真活潑,表情各異。這種充滿生活情趣的表達,只有在北宋以後,城市工商業發達,市民生活活躍的南宋社會,也就是像風俗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那樣,向往汴梁都城的時代,才能產生。但這裏有壹個值得註意的問題:沁陽金墓和山西侯馬的磚俑被定為晉代墓戲曲家的磚雕。當時,該地區處於金女真政權的統治之下。可想而知,只有社會相對穩定壹段時間,生產發展到壹定程度,民間雕塑家才能創作出如此樂觀的作品。否則,即使墓主人有此願望,也很難出現在被奴役的雕塑家手中。
沁陽出土的另壹座陶俑金墓,也是考古學家根據金代沒有銘文的其他特征擬定的。墓內有男女泥人40余尊,部分泥人底部刻有塑作者“張”的題字。這樣看來,這組俑說是“塑工張”做的就可以了。從雕塑藝術的角度來看,這組陶俑自然生動,色彩鮮明,男女不同,服飾不同,人和身體的比例也很合適。只是因為體型小,人物的面部表情不如著名的太原晉祠侍女宋彩素搶眼,但“塑工張”的塑技還是很值得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