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誰知道狐仙的來歷

有誰知道狐仙的來歷

民間的傳說,狐具有相當的智慧,也會行道家的吐納之術來修煉自己,有相當功力後,可以轉變狐身為人身,若能依循正道,修成正果,列入仙班,就稱為狐仙。

中華民族對狐崇拜已有幾千年歷史,源於原始社會“萬物有靈”觀念。把它奉為圖騰、精靈,可以修仙,所謂“物之老者,其精為人”先秦古籍《山海經》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記載。民間傳說狐能修練成精,化為人形,神通廣大,若人類對之不敬,則以術弄人。民間尊為狐仙奉祀,以避禍免災,祈求平安。

《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乃是壹個喜“食人”的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征子孫繁息,後來的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

擴展資料:

狐貍在先秦兩漢的地位最為尊崇,與龍、麒麟、鳳凰壹起並列四大祥瑞之壹。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青鳥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還有人總結說狐貍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後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時候頭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論,狐貍在夏至漢兩千多年的日子裏,是生活得非常滋潤的。?

漢代以後,狐貍精作為祥瑞的地位急劇下降。先前對狐貍的好話全沒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體面的詞,如狐疑、狐媚、狐臭之類,都快成為貶義詞大本營了。長此以往狐貍精就成了生活作風出問題的代名詞,成了著名的淫獸,至今仍未翻身。

漢代的狐仙故事較為原始,極少有積極意義,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晉南北朝,狐貍才開始人化,變得法力無邊,還獲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如葛洪所著《西京雜記》壹書中,有古冢白狐化為老翁入人夢的故事。

《搜神記》壹書內,談狐的作品甚多,足見晉人喜談狐仙,已成風尚。不過小說情節單壹,程式化,結局淒慘,沒什麽人情味可言。故事當中的狐仙雖然神通廣大,但有其自然屬性的弱點。比如,它們怕狗,遇上就會現出原形;另外狐貍有臊氣,變形後仍留有尾巴等。

百度百科-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