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司馬相如的賦和司馬遷的《史記》在表達時代意識方面有* * *相似之處,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在思想和藝術上處於同壹高度。作為宮廷文學侍從的司馬相如為迎合君主口味而寫的賦,與作為朝代史家但又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學者地位的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之間的顯著差異是不言而喻的。《史記》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反映了日益發展的君主專制對社會思想文化的巨大壓迫,認識到了這個時代復雜的社會矛盾,體現了對人類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這是漢賦所做不到的。事實上,《史記》不僅是漢代最偉大的作品,也是中國整個文化史上為數不多的偉大作品之壹。司馬遷的壹生及其對歷史和社會的認識
司馬遷(前145——約前87)夏陽(今陜西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是壹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對天文、歷史、哲學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的文章《六經要》對先秦時期的主要學說作了簡要而獨特的評論。這對司馬遷的早期教育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近十歲時,司馬遷隨父遷長安,就任太史令。後來又從董仲舒那裏學《春秋》,從孔安國那裏學《尚書》,這些都奠定了他的知識基礎。二十歲時,他開始廣泛地漫遊。據《史記·自序》記載,此行到達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參觀了傳說中的大禹遺址和屈原、韓信、孔子等歷史人物的活動舊址。漫遊回來後當了醫生,去過四川雲南。後來由於梁武帝的出席,去的地方更多了。他幾次漫遊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地。漫遊開闊了他的胸懷和眼界,使他接觸到各行各業各種人的生活,收集了許多歷史人物的資料和傳說。這壹切對他後來寫《史記》起了很大的作用。
司馬談死於元豐元年(公元前110)。臨死前,他把寫歷史的未竟事業托付給司馬遷,作為遺願。元豐三年(108),司馬遷繼位太史令。此後,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國家圖書館,研究各種史料,致力於撰寫歷史,並參與制定《太初歷》。
在這個過程中,壹場大災難發生了。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擊匈奴,經過壹番轟轟烈烈的戰鬥,戰敗投降。消息傳來,武帝大怒,朝臣紛紛效仿,責罵李陵。司馬遷很生氣,享受富貴的臣子對冒著生命危險的將軍如此沒有同情心,於是說李陵投降是出於無奈,將來要伺機報答漢朝。李陵的失敗是因為漢武帝任命無能的李廣利為統帥。司馬遷的辯解也激怒了武帝。因此,他被“貪汙”懲罰,對於司馬遷來說,這是人生的壹大恥辱,遠比死刑更痛苦。在這次事件中,他對專制君主的不合理權力,對生活從根本上被外力壓迫的處境有了新的認識。他曾想過自殺,但又不想自己寶貴的生命毫無價值地結束,於是“沈默地活著”,尋求寫作史上生命的最高實現。這正是壹個讀書人所能做到的,來抵抗君主的傲慢和殘酷的命運。最後,司馬遷在太史四年(今年以前)寫的《報任安》壹書中,完整地敘述了自己的命運和心情。此後事跡不清,大概死於武帝末年。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年稱為《史記》。它是古代第壹部由個人完成的具有完整體系的書。總* * *壹百三十卷,五十二萬多字,也是當時最大的壹本書。該書由五種文體組成:傳記,傳記,傳記,傳記。《本紀》是全書的大綱,以編年的方式描述歷代君主或實際統治者的政治痕跡。“表”以表格形式列出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是全書敘事的補充和聯系;“書”是對天文、歷法、水利、經濟等特殊事項的記載;《世家》是世襲家族和歷代祭祀的人物傳記,如孔子、陳勝等。《列傳》是家族、家族之外的各類人物的傳記,其中有些記載了中國邊緣地區各民族的歷史。通過這五種不同的體例,《史記》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壹個完整的歷史體系。
-
(1)在《史記》之前,歷史著作都具有資料編纂和整理的性質,作者大多不為人知,所以很難說是由壹個人單獨完成的:各家各派的書實際上是各家各派文獻的匯編,並不是各派先驅單獨完成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獨立的。
這種體裁也被簡稱為“傳記體”,此後稍加改動,成為歷代正史的通用體裁。
《史記》的編年史,從歷史之初人們把它當作黃帝的時候,到司馬遷寫這本書的漢武帝初年(104-10),囊括了漢朝的全部疆域和作者所能了解的周圍的所有地區。既是對中國古代三千年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歷史的總結,也是歷代司馬遷意識中的人類和世界的歷史。在這個極其宏大的結構中,有壹種從根本上、整體上探索和把握人類生存方式的意向。比如司馬遷自己在《報任安》壹書中說,他的目標是“在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時,學習古今之變,成為壹家之言”。所以,不能把《史記》看成是簡單的歷史記載。它在歷史、文學和哲學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史記》被列為中國第壹部正史。此後,“正史”的編纂從未間斷,匯成壹條文字史的長河,堪稱世界史學史上的奇跡。但史記的情況和後世正史有很大不同。除了少數例外,《史記》之後的歷代正史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誌編纂的,是名副其實的正史。盡管司馬遷是壹位宮廷歷史學家,但《史記》並沒有反映最高統治者漢武帝的意誌。據說梁武帝看了史記後,對其中的壹些很生氣,下令刪除。這也是有可能的(今天的壹些史料記載是後人補充的)。那麽,司馬遷是站在壹個什麽樣的立場上寫史記的呢?這也是理解《史記》的關鍵之壹。
我們需要註意的是,在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確立君主的絕對權威之前,君主的權力在壹定程度上受到整個貴族集團的制約。在這種背景下,歷史學家不僅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有義務和權利“直抒胸臆”。司馬遷的祖先是歷史學家。雖然他意識到在自己的時代,史家已經淪落到了“被領主戲弄,鼓吹優越,貯藏它們”的境地,但他有意識地繼承了歷史學家的古老傳統,不想把自己的筆變成歌頌君主的工具。
還有很重要的壹點,司馬遷對孔子有著特殊的崇拜。他並不完全信服孔子的學說,他鄙視當代的儒生,但他欽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壹個普通學者的身份為世界建立文化規範的宏大理想。司馬遷把自己撰寫《史記》的工作看作是對孔子編纂《春秋》事業的繼承,這使他在精神上占據了崇高的地位。從廣義上講,它還繼承了先秦諸子的理性態度和批判意識。
時代賦予了司馬遷宏大的視野和全面總結歷史的任務。他的廣泛旅行使他對社會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殘酷的命運促使他對人生進行深刻的思考,繼承了史家傳統和先秦諸子文化。司馬遷也確立了相對獨立的、批判性的寫作立場,不會屈服於君主的傲慢。《史記》是在特殊的歷史階段和個人經歷下產生的。在這部偉大的史記中,司馬遷對人類歷史和社會多方面的獨特理解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如上所述,《史記》是壹部批判性的作品而非頌文。尤其是對於漢朝的歷史,司馬遷始終對武帝當代的政治保持著冷眼。他在肯定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歷史功績的前提下,毫不留情地刻畫了劉邦的農村流氓模樣和自私卑鄙的心理。司馬遷還大膽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殘害百姓、任人唯親、壓制人才、迷信和濫用人民權力的行徑。至於官僚階層的各種勾心鬥角,厚顏無恥,在他犀利的筆鋒中更是異彩紛呈。這些揭露和批判沒有醜化或簡單否定的傾向,而是反映人物真實性格的具體可信的歷史記錄。它反映了壹種深刻的懷疑和思考:歷史上的成功人物和掌權者,並不像他們所宣稱的那樣,因為他們的高尚品質和道德正義而獲得他們的地位。有時候恰恰相反,品質高尚、恪守道德的人往往遭遇不幸和失敗,就像遠比劉邦坦誠自尊的項羽,遠比武帝寵臣正直勇敢的李廣,都不可避免地以自殺告終。雖然司馬遷沒有從理論上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規律,但足以啟發人們進行深刻的反思。
《史記》是第壹部以傳記為基礎的歷史體裁,是第壹次以人物為基礎記錄歷史,顯示了對人物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視。過去的歷史著作記載了人的歷史活動,但這些記載是以時間或事件為基礎的,人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和體現。而且,總體來說,這些歷史作品中的人物僅限於社會上層,最多包括遊客和謀士,第二限於政治人物。雖然《史記》中描寫的人物仍以上層政治人物為主,但其範圍已經擴大到整個社會,包括中下層人物和非政治人物。我們可以看到,在《史記》中,皇帝、諸侯、農民領袖、大臣、將軍、皇後、宦官、作家、思想家、刺客、遊俠、商人、演員、醫生、男寵、占蔔師,都展現了人類生活的不同側面,共同構成了壹幅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這前後的史書中,很少見到這麽多類型的人物,尤其是社會中下層的人物。這說明司馬遷意識到社會是壹個復雜的組合,各行各業的人在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種認識,尤其是對社會中下層的態度,在壹般的“正史”中幾乎看不到
司馬遷進壹步註意到:什麽樣的力量支配著人們的歷史活動?他不否認道德的力量,也贊揚了許多堅持“仁義”的君子,甚至在這方面還有些唯心主義的態度。但作為壹個忠實的觀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他確實意識到並公開提出了支配人的歷史活動的是人的物質欲望和追求生活滿足的要求。在《貨殖傳》中,他不厭其煩地列舉了許多事實,證明“富人熱衷於他們不學的東西”,“從天子到庶人”都是“好興趣”。他把勇者的戰鬥勇氣,巷子裏搶錢盜墓的少年,出賣自己情欲色彩的藝妓舞女,風餐露宿的漁獵者,爭奪彼此勝利的賭徒,醫生的苦心研究,農工商的各種經營,甚至官員們為獲取賄賂而舞刀弄斧,都歸結為對財富和物質利益的追求。雖然這種並列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難接受(因為善良與不善良畢竟是有區別的),但當時司馬遷意識到,人類歷史活動的潛在動力是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則,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衡量歷史人物的地位,司馬遷依據的是他們的實際成就,而不是他們獲得了什麽樣的名望。項羽從未稱帝,但在壹段時間內他是天下之主,《史記·項羽本紀》是成立的。漢高祖編年史之後,是呂後編年史,但沒有《孝經編年史》,因為雖然有皇帝之名,但實際上只是個傀儡。在這裏,司馬遷對孔子“正名”毫無熱情。太史公《史記·序》聲稱,寫史記的目的之壹,就是要讓那些“助人為樂,不使自己虛度光陰,對世界有貢獻”的人名揚後世。所以他也很欣賞為了成就非凡而甘願受壹時屈辱的人。比如韓信不恥胯下之辱,曾經獲得三軍稱號的呂布甘願為奴。在司馬遷看來,這是只有“強夫”才能有的壯舉。這也包括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而忍辱負重的人生經歷。
在《史記》中,有壹定的倫理評價標準和褒貶意識。但其標準並不完全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或世俗的道德意識,也不狹隘單壹。甚至,前後可能會有壹些矛盾。如《伯夷叔傳》謳歌了兩個不食蘇洲的賢君子的忠誠,《管仲傳》則贊揚了管仲,起初幫助龔自久與齊桓公競爭,失敗後不肯殉道,出獄後成為桓公的重要官員,說他“不要臉,但其辱與名不為世人所見”。遊俠對社會統治秩序有壹定的破壞作用。司馬遷明明指出來了,還不如誇誇他們這種重生死的義氣。甚至,《酷吏列傳》強烈批判了酷吏的殘暴,《太史公序》說“民皆聰明,善人不可化”,所以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這不是因為司馬遷的觀念混亂,而是他看到了社會本身的復雜性,需要從廣泛的視角去了解各種人的生活方式。即使是他不喜歡的角色,也要盡可能真實的描述,不要簡單的抹去。
東漢班固指責司馬遷“是非之至聖頗荒唐:論大道,黃老先繼六經,而序遊俠退入奸雄,述時崇權以貧為恥”(《漢書·司馬遷傳》)。但是,這些恰恰是司馬遷遠勝班固那壹代的地方。正是因為司馬遷對歷史和社會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認識,對各種人物的生存活動有著極大的包容力,不被正在確立的儒家統治思想束縛,敢於藐視世俗的道德教條,不從單壹的理論去理解和描述人,所以《史記》才能變得豐富博大,產生出壹種獨特的魅力,區別於後世所有其他正史。
《史記》的文學成就
《史記》是壹部歷史名著,也是壹部文學名著。在介紹先秦歷史著作時,我們說這些歷史著作或多或少都含有文學因素和成分;對於歷史記載來說,這遠遠不夠。
因為史記的寫作具有文學動機,所以這部史書本身就具有文學的性質。
司馬遷本人就是壹個浪漫主義詩人。從《包仁舒安》和《史記》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他富於同情心、情緒化和沖動的人格特征。他因為李陵事件而陷入困境,也是性格的悲劇。因為無論從私人關系還是官職上,他都沒有義務為李陵辯護。西漢末年的楊雄說:“子多愛奇。”(《法眼》)也看到了司馬遷浪漫的詩人氣質。
《史記》旨在“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貫通古今之變,形成統壹的觀點”。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這不僅意味著總結歷史、記錄史實,還意味著通過大量歷史人物(其中許多是作者的當代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反映和研究人類的生存方式、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人類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困境。這些也是文學的根本目的。但是《史記》作為壹部歷史著作,局限於虛構。
史記也有抒發感情的目的。易經,《詩經》,《離騷》等。都歸結於聖賢發怒的行為。這個人有壹種停滯感,所以不能理解他的方式,所以他講述過去,思考新來者。由此,他提出了“以怒著書”的理論。這種說法可能不完全符合他古代著述的事實,但完全符合《史記》的事實。《史記》在敘述歷史人物事跡的同時,處處滲透著作者自身的生命感受、內心的痛苦和壓抑,這是我們在千年之下閱讀《史記》時不能不被感動的關鍵。魯迅的《中國文學史大綱》把《史記》稱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後者也是著眼於這壹點。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史記》運用了大量的文學手段,取得了很高的文學成就。下面,我們從敘事藝術、人物塑造藝術、語言藝術三個方面來介紹,需要指出的是,《史記》的核心部分——列傳、列傳、列傳,基本都是由傳記構成的,故事性、戲劇性強,通過這些故事塑造人物。所以,所謂的敘事藝術和人物塑造藝術是不能壹分為二的。只是為了表達方便,我們先從整體上分析《史記》的敘事風格和藝術特點,再分析它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在有歷史記載之前,中國的敘事文學經歷了壹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先秦歷史著作中有相當大量的戰爭場面和復雜歷史事件的描寫,其中也包含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為史記提供了壹定的依據。而先秦史家的主要興趣在於完整地描述自始至終的歷史事件,並通過這些事件表達政治和倫理判斷,其敘事態度主要是歷史的。司馬遷除了描寫歷史事件外,試圖再現歷史上出現過的場景和人物活動的意識更強;除了政治和倫理判斷之外,它在許多方面具有更強的反映人類生活的意識。所以他的敘事態度明顯是文藝的。
《史記》的敘事模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稱的客觀敘事。作為敘述者,司馬遷幾乎完全站在了事件之外,只有在《論贊》的最後壹部分,他才直接以評論者的身份出現,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就為自由展開敘事和設置場景提供了廣闊的回旋余地。而所謂客觀敘事,並不包含作者的立場和傾向,只是不表現出來而已。通過歷史事件的展開和不同人物在其歷史活動中的比較,實際上反映了敘述者的情感傾向。這就是前人所說的“敘事中包含褒貶”。這種含蓄的褒貶是通過文學的感染來傳達的。
為了再現歷史上的場景和人物的活動,《史記》中的許多傳記都是由壹系列生動的故事組成的。如《新傳》中就有迎候侯生、盜符救趙、販漿書生遠行等故事。《廉頗藺相如傳》由《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負荊請罪》等故事組成。《孫武傳》的主體是武公教戰的故事。《孫臏傳》中有教田忌賭馬、馬靈道擊敗龐涓等故事。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勝枚舉。無數大大小小的故事構成了《史記》的文學基礎。先秦歷史著作雖然也有故事成分,但與史記相比,除了《戰國策》中的幾個故事外,不僅數量少得多,而且也簡單得多。未來的歷史著作將不再像《史記》那樣,這也是《史記》在中國眾多史書中具有特殊文學魅力的原因之壹。
-
(1)還有壹個歷史與文學逐漸分離的必然因素。
《史記》中的很多故事都很有戲劇性。司馬遷似乎喜歡在生動的場景和尖銳的沖突中展開自己的故事,書中的人物直接行動來表達自己,讓讀者幾乎忘記了敘述者的存在。如《李將軍傳》中的壹幕:
(李光)嘗馬之夜,飲人之田。我也去了巴陵亭,巴陵司令喝醉了。光啟曰:“故李將軍也。”魏曰:“將軍不準夜行,有何不可?”停在光素閣。
這似乎是壹個很好的戲劇小品。另外,像《鴻門宴》這個著名的故事,簡直就是高潮叠起的獨幕劇。人物的出場、退場、表情、動作、對話甚至座位的朝向都解釋得清清楚楚。這個故事可以被改寫成壹部真正的戲劇,並在舞臺上表演,而不需要太多的努力。這種戲劇性的故事有很多優點:壹是具有現實主義的文學表現效果;其次,避免了冗長緩慢的敘述,具有張力,產生了文學所需要的激活力;第三,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最容易展現人物的個性。
《史記》以“實錄”著稱,這說明司馬遷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不擺闊,也不遮遮掩掩。但他作品中那些生動的故事不可能完全真實。為了追求生動的藝術效果和對讀者的吸引力,他使用了大量的傳奇材料,他必然會編造細節。這是典型的文學敘事方法。
此外,《史記》開創的“互諒之法”兼具歷史和文學意義。所謂“交叉見法”,就是壹個人的事件分散在各地,以自己的傳記為主;或者把同壹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集中在壹個地方敘述。司馬遷使用這種方法不僅是為了避免重復。為了使每壹部傳記都具有審美的統壹性和藝術的完整性,只寫每壹部傳記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經歷是必要的,而為了使整個史記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則需要補充其他地方人物的次要特征和經歷。這就是互見之法的意義。因為《史記》是以人物為基礎的,所以往往需要在很多傳記中涉及同壹件事。為了避免重復,使事件清晰,司馬遷在不同的傳記中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同壹件事,既突出了每個人在這壹事件中的作用,又不會給人以重復感。這就是相互觀察事件的方法的意義。通過對人物和事件的相互了解,司馬遷使《史記》在歷史上既可信,在文學上又可讀。
在人物塑造方面,過去的作品也有積累。在《左傳》中,我們可以看到壹些具有壹定個性的人物;《戰國策》對人物的描寫更加細致,性格也更加鮮明。但由於都是以歷史事件為基礎,對人物的描寫也只是散見於敘事之中,缺乏整體性。另外,寫壹個人也值得註意,比如《春秋》中的晏子。然而,它只是晏子許多故事的集合,它們之間沒有內在聯系。總之,漢代以前沒有完整的人物傳記,人物刻畫總體上比較簡單。在此基礎上,《史記》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把中國文學的人物塑造藝術提高到了壹個劃時代的新高度。
總的來說,《史記》有三個特點:數量龐大、類型豐富、個性鮮明。它由大量的個人傳記組成壹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其中有近百個成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如項羽、劉邦、張亮、韓信、李斯、屈原、孫武、荊軻等。如前所述,這些人物來自各行各業,從事不同的活動,經歷不同的人生命運。從皇帝到平民,有勝利者也有失敗者,有英勇的英雄也有無恥的小人。在壹起,* * *已經形成了壹個豐富多彩的人物畫廊。這些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身份和經歷不同的人,彼此之間當然也不壹樣,身份和經歷相似的人,彼此之間也不會混淆。張亮和陳平都是劉邦手下的智者。壹個是完全誠實,另壹個是不註意細節。漢武帝任命的酷吏腐敗清廉。這些在給我們歷史知識的同時,也給了我們豐富的人生經驗。
司馬遷對各種歷史人物也有偏愛。那就是“好奇心”,就是喜歡活力四射、才華出眾的不平凡的人。那些揭竿而起統治天下的起義者,那些看起來膽小無能而躊躇滿誌的英雄,那些不占權位而驚世駭俗的俠客,那些英勇無敵的將軍,那些灑下五步血的刺客,那些足智多謀的文弱書生,甚至那些極其富有的寡婦,敢於同情別人私奔的美女...,這些非凡的數字構成了”。因此,《史記》充滿了浪漫情懷和傳奇色彩。尤其是把秦漢歷史巨變時期的人物傳記作為壹個單獨的部分來讀,就像壹部英雄史詩。
司馬遷在描寫人物生活的過程中,特別註意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比如寫那些有偉大成就的偉人,經常寫他們卑微時是如何被人鄙視的;在寫死無葬身之地的偉人的同時,也經常寫他們在成功的時候是多麽的自大。前者是劉邦、韓信、蘇秦,後者是項羽、李四、田橫。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充分暴露了當時人的共同弱點,比如勢利、報復。比如劉邦卑微的時候,嫂子不給他飯吃,父親也不喜歡他。在他成功之後,劉邦拒絕忘記嘲笑他們。李廣被革職後,受到巴的鄙視。他復職後,借口殺了巴淩薇。韓安國犯了罪被監禁,小獄卒欺負他。他復出後,特意叫獄卒調出往事。這些命運改變和復仇的故事最能表現人與環境和地位的關系,揭示人性的復雜性。
司馬遷很清楚,迎合社會和世俗的人,往往得到幸福;另壹方面,也容易遭遇不幸。他經常用比較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蘇秦傳》傑出的作家蘇秦被刺身亡,而他平庸的兄弟蘇代和李肅卻安享天年;《主父偃列傳,侯》中記載,主父偃鋒芒畢露,被斬盡殺絕,公孫弘卻被其貌不揚,卻享盡富貴。但司馬遷從不贊美平庸、悲慘、小家子氣的生活。《史記》中最波瀾壯闊、最令人感動的,是英雄們的悲慘命運。《項羽本紀》寫項羽最後自殺未果,不過用了壹兩千字。作為歷史記載,可以說沒有必要;作為文學作品,有淋漓酣暢的效果。項羽可逃之時,因無臉見江東父老,拔劍勒頸。李廣死罪不赦,只是因為他不想下半輩子都被刀筆收藏家羞辱。屈原為了崇高的理想投河自盡。在這壹幕幕重演的悲劇中,司馬遷表現了高尚的人們對命運的堅強抗爭。他告訴人們,即使命運是不可戰勝的,人類的意誌也是不屈的。從中可以看出漢武帝時代文化中的生命英雄主義精神,並為之連連嘆息。
對於《史記》中描寫的人物,人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生動的面孔和暴露的面目。比如日本現代學者齋藤鄭虔說:“讀壹部史書,如果直接看到當時的人,就能親眼聽到他們的話,讓人壹見就覺得開心,壹見就怕哭,停不下來。”這種藝術效果是怎麽形成的?
首先,《史記》註重並善於描寫人物的外貌和表情,使人物形象可見。例如,張亮看起來像壹個女人和壹個好女孩,李廣看起來像壹只長著胳膊的猿,蔡澤的鼻子、肩膀、臉、膝蓋等。雖然簡單,但都各有特色。而且司馬遷很少單純地描寫人物的外貌,而總是與人物的性格有某種或隱或顯的聯系,所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看了張亮的傳記,我們很難忘記他“像個女人,是個好女人”的樣子。面部表情的描寫比比皆是。《廉頗·藺相如列傳》寫藺相如立秦,秦王欲奪玉,仿佛“執玉之柱,欲壹擊之”,“睜眼望之,兩面必竭”,“怒而沖頂”,仿佛親眼所見。
生活細節的描寫是文學作品塑造人物、表現人物個性、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基本手段。這在壹般的歷史著作中很少出現,但在《史記》中卻相當多。《李斯傳》開頭是這樣壹段話:
(裏斯)我年輕的時候是個縣官,看到官邸廁所裏的老鼠和狗,我驚恐萬分。進了倉庫,可以看到倉庫裏老鼠吃小米,生活在大警衛下,看不到人和狗的憂慮。於是利斯奈嘆道:“人之德不配,其臂如鼠。他在自己的耳朵裏!”我從荀卿學到了帝王的藝術。
從純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瑣事毫無價值。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卻非常具體而深刻地揭示了裏斯的人格特征和人生追求。再比如張湯小時候做舊官的肢解老鼠,劉小時候的大膽流氓,為鄉民屠天下的思想等等。,都是通過瑣碎的事件來呈現人物的性格,避免對人物的抽象評論。自然,在這種描述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傳說和虛構的成分。
對話最能形象地反映人物的生活經歷、文化修養和社會地位,在《史記》中也很強調,有很多優秀的例子。劉邦,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