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兵侵略鄭國。以當時楚國那麽強大,弱小的鄭國,實在沒
有能力抵抗的,結果,鄭國遭遇到戰敗的厄運,連鄭王頡也被楚將穿封戌俘虜了。戰事結束
後,楚軍中有楚王弟公子圍,想冒認俘獲鄭頡的功勞,說鄭王頡是由他俘獲的,於是穿封戌
和公子圍二人便發生爭執,彼此都不肯讓步,壹時沒有辦法解決得來。後來,他們便請伯犁
本來成語輸上了,可是,由於字數受限,所以沒輸,請妳看另外壹個我回答的問題!
作公正人,判定這是誰的功勞。
伯州犁的解紛辦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張要知道這是誰的功勞,最好是問問被俘的鄭
王。於是命人帶了鄭王頡來,伯州犁便向他說明原委,接著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圍,用下手指代表楚將穿封戌,然後問他是被誰俘獲的。鄭王頡因被穿封戌俘虜,很是
恨他,便指著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圍所俘虜。於是,伯州犁便判定這是公子圍的功勞。
“上下其手”這句成語便是出於這個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顛倒是非的意思。
在現在的社會中,這種情形是常常會發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應
得,難逃被懲處的厄運;於是暗地裏進行賄賂,或請托親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結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無,仍得消遙法外。像這種參與其事的人,從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說是:“上
下其手”了。
二、杞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壹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壹些奇怪的問題,而
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壹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壹把大蒲扇,坐在門前程量,並且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壹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麽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
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
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
“老兄啊!妳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麽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
那也不是妳壹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麽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
們不要為壹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壹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壹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壹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裏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壹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壹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三、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壹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壹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壹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壹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壹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麽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四、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裏,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裏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五、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壹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妳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壹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 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六、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妳的矛,去刺妳的盾牌,會怎麽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七、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壹棵大樹。壹天,他在地裏幹活,忽然看見壹只兔子箭壹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壹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壹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壹頓了。”他拎著兔子壹邊往家走,壹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準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裏,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壹天什麽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裏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八、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壹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妳若有壹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麽報答我呢?”重耳略壹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麽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麽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壹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壹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壹舍等於三十裏),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九、望梅止渴
有壹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壹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麽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壹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壹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沈思了壹會兒,對向導說:“妳什麽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壹轉,辦法來了,他壹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壹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壹聽,仿佛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十、井底之蛙
壹口廢井裏住著壹只青蛙。有壹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壹只從海裏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
“妳看,我住在這裏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壹陣;疲倦了,就回到井
裏,睡在磚洞邊壹回。或者只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裏:或者在軟綿綿的
泥漿裏散壹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裏的主
人,在這井裏極自由自在,妳為什麽不常到井裏來遊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
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
“妳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裏;海的深度,哪只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
水,海裏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裏有七年大早,海裏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
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裏,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了海龜的壹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裏,再沒有話可說了。
民間傳說:壹,夜地的傳說。福建武平中堡鎮新化村也叫夜地。聽爺爺們說,以前村子裏的那條小溪兩岸突然長了倆跟藤,它們長啊長就連到了壹起,村裏人就把它砍斷了,然後,太陽三天三夜沒出來。二,天井湖的傳說。以前有壹壞財主,觀音就懲罰他,發了場大水,把他建在高地上的房子變成了壹湖泊。三,蛇王的傳說。四,野人外婆的故事,有倆姐弟去看外婆,卻被野人騙了,弟弟被偷吃掉了,姐姐依靠聰明才智逃走還為弟弟抱了仇。五壞媳婦被雷打的故事。(以上都是我家鄉的傳說噢)六,孟姜女哭長城。七天仙配。八,牛郎織女。九傻女婿祝壽(經典在於對話,但太長了)十嫦娥奔月。
童話故事: A.《海的女兒》當年什麽都沒有記下來,唯獨被小美人魚的美貌所感動,盡管當時還不知道什麽是美,盡管當時還在穿開檔褲。當看到王子和公主完婚,小美人魚自己卻化為泡沫的時候,幼小的心靈下,只是自己納悶,小美人魚太傻了……直到自己知道了“愛”這個字眼兒,直到自己為了女朋友遍體鱗傷,才發現有人比小美人魚還傻……
B.《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我的印象中,西方的童話,很少有這麽悲傷的。記住它的原因有兩個:其壹,故事其實只是描寫了壹個小姑娘的悲慘生活,卻被“語文”課本當成批判萬惡的資本主義的工具——不知道現在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如何概括的。其二,壹個男高音為這個姑娘寫了壹首《火柴天堂》的歌,成了在錢櫃的必聽曲目——歌不錯,調兒太高,唱不上去啊。
C.《白雪公主》這個姑娘可能是男生在有了意識以後的大眾情人吧——魔鏡不說謊話的。結果到頭來,妳我始終扮演的是那七個小矮人,在公主心裏,真正的王子反正不是妳我。而反過來,所有女生小時候也都想有個騎白馬的王子來接她吧?不過現在已經改為“開寶馬”了——與時俱進嘛。
D.關於孫悟空的所有故事 這個我想不用多說了吧,只要小時候沒有被豬“犇兒”過或者是“犇兒”過豬的智商正常的孩子,都應該和猴子壹起偷過仙丹,鬧過天宮,打過白骨精吧?那個時候,小孩子手裏——也就是我——拿著壹個充氣的金軲轆棒,還是壹種時尚呢。當然了,現在的時尚是《大話西遊》。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同意?哎呀,妳還真的不是壹般貧呢。
E.《小紅帽》第壹次感到狼的可怕,知道了以後不再相信陌生人的話。類似的仿佛還有《狐貍分餅》,狐貍分來分去,把整張餅全吃了。等等,為什麽騙人吃人的總是動物不是人呢?難道人就不騙人不吃人了?——妳騙人,呵呵。
F.《狼來了》《皮諾曹》順藤摸瓜,小紅帽有狼,狼來了更有狼。小男孩說謊話,皮諾曹也不例外。可是說到這兩個故事的印象,卻是通過這兩個“故事新編”回憶起來的,現摘錄《狼來了》之創新版,至於公主和皮諾曹之間的瓜葛,還望各位動腦子自己想象吧。有壹天,小狼正在放羊,覺得特別無聊,於是看著正在下面打獵的狼群說:“人來了!人來了”狼頭領率眾狼趕來,卻發現是小狼說謊,很氣憤地又去打獵了,小狼鄧很高興,第二天第三天,小狼又幫伎重演,狼頭終於忍不了了,發誓下次再也不過來了。誰知第四天,正當小狼放羊的時候,壹個人真的來了,瞪著兇神惡煞般的眼睛,齜著牙咧著嘴,向羊群走了。小狼害怕了,大叫起來“人來了人來了!”卻再沒有狼理會他,就這樣,羊群和這只小狼,都被人吃了——我吃了,妳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
G.《魔方大廈》說實話沒有看過原著,只是看到了動畫片。但是不愧是鄭淵潔的作品,回味無窮,並且先知先覺。那個時候,就已經知道因為作業太多,而把父母關到罐頭盒裏邊了;不是貪圖每天過生日,這樣妳的人生不過短短在吃蛋糕中度過的幾十天而已……壹個在童話書裏告訴妳“接吻就是舌頭之間的打架”的道理的人的書——看我像不像羅大佑——妳能夠拒絕嗎?
H.《哪咤鬧海》至今我還是對哪咤的性別持保留意見——小時的邏輯是只要梳小辮兒的孩子,就是女娃。至今這個邏輯在哪咤身上還適用——盡管現在明白了“三太子”的含義。還有就是記得動畫片裏拍的他/她?:)自盡的時候,充分認識到了兩個字——英雄。
I.《灰姑娘》就像中國的才子佳人故事層出不窮壹樣,西方的公主與王子也是汗牛充棟。和《白雪公主》《睡美人》壹樣,都是歷經磨難,都是最終走到了壹起。然而這讓我們明白了壹個道理:童話終究是童話:它和現實還是有壹定的距離的。如果童話不是童話,我們更多的也還是那海的女兒吧……
J.《小貓釣魚》到了最後壹個,卻真的不知道說什麽。這個是壹個典型的中國式童話:在最後告訴妳壹個大人們打死也不相信的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否則蝴蝶和魚都得不到。可是現在的我們,能夠有幾個不是這樣的呢?如果覺得八面玲瓏不是好詞,那就說是辦事效率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