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參考文獻及作者

文言文參考文獻及作者

1. 中國古代文獻及大致內容

妳大概要的是筆記類小說,給妳推薦幾部,都是比較有名的經典:壹、<

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撰寫,梁劉峻(字孝標)註。漢代劉向曾著《世說》,早已亡佚。

該書原名《世說》,後人為與劉向書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今名。全書原八卷,劉孝標註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隋書·經籍誌》將它列入小說。< >稱劉義慶“性簡素”,“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

該書所記個別事實雖然不盡確切,但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了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誌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

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幹則故事,全書***壹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壹,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

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

壹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 德行第壹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壹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壹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壹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世說新語》的文字,壹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有時幾如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二、《酉陽雜俎》前集20卷***30篇,續集10卷***6篇。

所記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動物、植物、酒食、寺廟等等,分類編錄,壹部分內容屬誌怪傳奇類,另壹些記載各地與異域珍異之物,與晉張華《博物誌》相類。其所記述,或采緝舊聞,或出自己撰,“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而遺文秘籍,亦往往錯出其中,故論者雖病其浮誇,而不能不相徵引”(《四庫全書總目》)。

其中不少篇目頗為隱僻詭異,如記道術的叫《壺史》,鈔佛書的叫《貝編》,述喪葬的叫《屍穸》,誌怪異的叫《諾臯記》等等。續集中有《寺塔記》2卷,詳述長安諸佛寺的建築、壁畫等情況,保存了許多珍貴史料,每為後代編長安史誌者所取資。

三、《齊東野語》 20卷,宋周密撰。作者字公謹,自號草窗,又號弁陽嘯翁、蕭齋、泗水潛夫、華不註山人、弁陽老人等。

祖籍濟南。其曾祖泌,自濟南遷居吳興,至密四世。

其家世代為官,本人在宋寶佑年間任義烏令;入元不仕,寓杭,居癸辛街,以南宋遺老自居,交遊很廣,故見聞甚博。是書用《齊東野語》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

書中所記,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補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張援襄”等,都是很有價值的資料。本書以中華書局 1983年張茂鵬點校本最為方便。

2. 參考文獻作者是多個外國的,翻譯是中國的

百度學術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輸入關鍵詞,在輸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對應的參考文獻。

如果不知道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可以百度搜,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直接按著填就出來了。

百度搜索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按著裏面填,點生成參考文獻就出來了。作者.題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李琳.住院燒傷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其他的: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沈平,彭湘粵,黎曉靜,等.臨床路徑應用於嬰幼兒呼吸道異物手術後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誌,2012,47(10):930-932.作者.書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胡雁.護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數字革命與國際競爭[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作者.題名[EB/OL].網址,發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選).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患者安全的10個事實 [EB/OL].其他: [R]、[P]、[A]、[C]、[Z]等。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

(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壹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壹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壹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

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

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壹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

參考文獻應另起壹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3. 參考文獻內容

參考文獻細則:

(1)文獻標識

論文正文中需按出現順序標識參考文獻編號,文獻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於方括號“[ ]”中,置於所引內容最末端,按上標處理。如: *****[1]。

另外,同壹篇文獻在文中如多處引用,選擇其壹最主要的地方加註就可以,其它地方無需標註。

全文中引用文獻只能按順序標註。

論文中引用文獻原文應加引號;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號或逗號,不用引號。較完整的長段引文應提行獨立成段,即在冒號後另起壹段。

(2)書寫格式

參考文獻中的中文內容采用宋體五號字書寫,英文內容采用 Times New Roman五號字編寫。

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87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按論文引用順序編排,文獻編號頂格書寫,加括號“[ ]”,其後空壹格寫作者名等內容。文字換行時與作者名第壹個字對齊。常用參考文獻編寫規定如下:

①連續出版物

[序號] 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J]. 刊名. 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② 專著

[序號] 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

[序號] 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C] . 主編. 論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④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D]. 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⑤報告

[序號] 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R]. 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⑥專利文獻

[序號]專利所有者. 專利題名[P]. 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⑦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⑧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負責者. 文獻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⑨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負責者. 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 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

主要責任者為多人時,壹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間用逗號相隔,中文文獻在第3名作者後加“等”字,外文文獻在第3名作者後加“et al”字。外文姓名按國際慣例,將作者名的縮寫置前,作者姓之後。學術刊物文獻無卷號的可略去此項,直接寫“年,(期)”。

英文文獻標題,除第壹個詞首字母大寫外,其余為小寫;俄文文獻名第壹個詞和專用名詞的第壹個字母大寫,其余為小寫;日文文獻,人名的漢字需用日文漢字,不使用中文漢字及其簡化漢字。

希望可以幫到妳~~

4. 書的參考文獻格式要不要寫第幾版

書的參考文獻格式要寫第幾版。

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信息源是被著錄的文獻本身。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專利文獻等。

可依據書名頁、版本記錄頁、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錄各個著錄項目;專著、論文集中析出的篇章與報刊上的文章依據參考文獻本身著錄析出文獻的信息,並依據主要信息源著錄析出文獻的出處。縮微制品可依據題名幀、片頭、容器上的標簽、附件等著錄;光盤依據標簽、附件著錄;網絡信息依據特定網址中的信息著錄。

擴展資料參考文獻著錄格式1、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2、專著作者.書名〔M〕.版本(第壹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3、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4、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5、專利文獻題名〔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6、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7、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8、報告作者.題名〔R〕.保存地點.年份9、電子文獻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日期百度百科-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5. 有作者又有譯者的參考文獻格式應該怎麽寫

格式是:原作者姓,原作者名首字母(原著作出版年)。

翻譯之後的書名 (翻譯者名首字母,翻譯者姓)。出版地:出版社(翻譯本出版年)。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壹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註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註釋作出區分,將註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壹內容作進壹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擴展資料:

2007年8月20日在清華大學召開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編排規範研討會”決定,2008年起開始部分刊物開始執行新的規範“綜合性期刊文獻引證技術規範”。

該技術規範概括了文獻引證的“註釋”體例和“著者—出版年”體例。不再使用“參考文獻”的說法。

這兩類文獻著錄或引證規範在中國影響較大,後者主要在層次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得到了應用。1、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為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適用於“著者和編輯編錄的文後參考文獻,而不能作為圖書館員、文獻目錄編制者以及索引編輯者使用的文獻著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