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與清軍相比,有什麽證據可以證明李自成更擅長使用紅夷大炮?

與清軍相比,有什麽證據可以證明李自成更擅長使用紅夷大炮?

明末社會矛盾重重,加上各地旱災、蝗災、歉收,百姓無食可吃。難民聚在壹起,自然會有帶頭揭竿而起的領袖。李自成就是代表之壹。經過多年的戰鬥,他領導農民軍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順政權。

相對來說,大順政權確實壹路順風順水,沒有遇到太多的硬仗。明朝軍事實力不弱,但經不起內憂外患和內部勾心鬥角的消耗。外面有後金(清朝)的威脅,裏面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可謂按下葫蘆起了瓢。明軍的精銳被用來對抗清軍,但在與清軍的戰鬥中逐漸被侵蝕和削弱,尤其是在晉松戰役中,損失了最精銳的明軍邊防軍,李自成的仇人洪承疇也被俘投降清朝。明軍戰鬥力弱,最後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打敗,明朝易手。

李自成奠定了明朝的基礎,卻擋不住清朝的鐵騎。雖然繳獲了明朝的赤夷炮,但還是處處被動挨打。大順軍打不過清軍的原因之壹是其紅夷火炮不如人或者戰術不如清軍。

先看大順軍的軍事實力,也就是精銳部隊有限。大順軍230余隊,標營100隊,左、右、前、後各營130隊。50個兵馬,三四十個孩子,100還是50個步兵,是有區別的。總共有6萬騎兵步兵。所謂100,000,000人是由饑民和受威脅的壯丁組成的臨時服務部隊。

大順軍強調騎兵和精兵,冷熱兵器結合?三面墻?方陣戰術對敵作戰。這種戰術對在內地作戰無能的明軍殺傷力極大。大順軍的方陣戰術和清軍有區別嗎?騎兵增加了槍械?新戰術對抗威力確實壹般,火炮技術落後,成為失敗的重要原因之壹。

清軍在陸上作戰時,善用騎兵,在弘毅火炮的掩護下,進行了廣泛而積極的高速沖擊。後面步兵混編著荷槍實彈的槍械和散彈槍,漸漸形成了齊射。連發槍法和連隊密集的方陣戰術。

弘毅大炮(在歐洲被稱為大炮,在西方被稱為大炮或?紅色大炮?,意思?紅發野人的大炮?。該槍重量大,密封性能好,19年成為標準方式並在70年代以前占主導地位)。在發射技術越來越成熟後,這種新武器的攻擊性和殺傷力使其在城市攻防戰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中國傳統的城墻結構不再具備足夠的防禦能力。

大順軍的裝備始終處於冷兵器階段,作戰方式主要是騎兵、步兵和零星火炮的配合。其火器主要來自繳獲的明軍,從未自己制造過,所以火器的應用始終不如明軍,甚至不如清軍。這種情況與他們在政治上的短視和長期機動作戰中無法進行內部軍事裝備改革有關。他們沒有鑄造和裝備紅夷火炮的既定兵種,他們的火炮(如紅夷火炮)大多來自戰利品,以中國傳統火炮為主,攻擊力不強。

大順軍在1642年10月,也就是賈縣對明朝陜西巡撫孫傳庭之戰,繳獲了比較多的明兵器。孫離開潼關,去河南鎮壓起義軍。為了當白關根的火車營將軍,火車營運了三萬門大炮。打仗的時候,他不肯趕馬,停下來的時候,他就自衛。起義軍在河南打敗了孫俊,並乘勝攻破潼關。不同的史書記載,如《平口誌》(卷5)、《劉懷領寇總錄》(卷15)、《隋寇紀略》(卷9),記載了農民軍沿途追擊,* * *俘獲明軍將領78名,騎數千,甚至損失火炮。大順軍在進攻明朝首都北京時繳獲了明朝數量最多的武器,因為北京是明朝的命脈,其部署的火炮和炮位數量遠遠超過各省的主要城鎮和邊境封鎖,自然歸大順軍所有。大順軍的大炮在自己手裏還沒暖就被清軍搶走了。特別是在山西太原戰役中,清軍繳獲大順軍弘毅炮5門,貢炮17門,三眼大口徑獵槍13000門。當初這些槍是大順軍繳獲的,後來又被清軍繳獲。由於缺乏大規模、有組織的紅夷炮群,大順軍無法將當時最新的軍事技術,即紅夷火器的制造、使用和作戰方法提上歷史日程。相反,清軍比大順軍更善於使用赤夷炮,大順軍的攻擊力從其進攻城墻時的破壞程度可見壹斑。雖然他們攻城略地,也用紅炮攻城,但是沒有炸幾十堵的記錄,他們的對手清軍炸幾十堵已經是家常便飯了。1645年2月7日,清軍第壹次進攻潼關失利。大順軍苦戰,甚至成功將滿清先鋒軍與其主力分開,造成多多部隊重大傷亡。但是紅色易大炮改變了遊戲。當大炮轟擊起義軍時,許多大順兵驚慌四散,無數人死亡。

戰爭持續了20多天,清朝投入了八旗的大部分。大順軍方面,李自成親自增援並指揮。雖然這次戰役的規模和影響不壹定等於山海關決戰,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戰役關系到大順軍的未來命運。可惜大順軍缺少壹支建制的紅夷炮兵團。盡管全力以赴,但依然無法取勝,在充滿朝氣和優秀的紅夷大炮面前,似乎永遠是個失敗者。

清軍的另壹支部隊阿齊格軍出現在延安郊區時,兵力已增至8萬人,與大順軍李過部發生激戰。李過為保衛延安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雙方交鋒7次,其中大順軍夜間出城反擊2次,均因兵力不足,炮兵力量有限,效率低下。清軍方面,紅夷大炮開始轟擊潼關,大順軍攻不下,難以防守。炮兵不強,騎兵不如清兵。最後,潼關守軍在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