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既然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什麽還有那麽多古籍流傳下來

既然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什麽還有那麽多古籍流傳下來

這個史記裏已經有記載的,就是秦始皇搞文禁也只是針對其他六國的國史,不許六國遺民私下收藏記載各自邦國歷史的書籍罷了,但是作為鹹陽官方還是有備份的,當時丞相府禦史大夫府還是博士官署都是有收藏的,如果說很多東西能夠流傳下來這個要感謝蕭何,在攻入鹹陽後,蕭何首先就把這些官署的藏書全部收羅了,避免了以後被項羽連同鹹陽城壹起毀掉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壹,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壹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制曰:“可。”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