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級公***圖書館成立於1912年,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公***圖書館之壹。而位於廣州市文德路81號的孫中山文獻館是中山圖書館的舊館址(即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舊址),現為中圖文德分館的地方文獻部。現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分為文明路總館、桂花分館、大佛寺分館、文德分館、龍門分館和六祖分館,前身為廣東省人民圖書館,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
清末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廣雅書局藏書樓,於1912年7月改為廣東省圖書館;廣州市立中山圖書館於1933年10月建成開放,是由旅居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地的粵籍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集資興建的。
1955年5月兩館合並,改為現名。
1986年11月新館部分建成開放,1989年底全面竣工。
至1990年底,該館藏書337萬冊,有中、西、日、俄等44種語言文字,以東南亞各國文種較為齊備。其中,中文平裝新舊圖書230多萬冊, 線裝古籍40萬冊(列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有1500種,3萬冊),外文圖書17萬冊,中外文期刊2.6萬種,33萬冊(合訂本),中外文報紙2000種,17萬冊(合訂本)。該館還藏有輿圖、照片、金石拓片、譜牒、傳單文告、檔案表冊等文獻資料以及縮微膠卷、磁盤、磁帶、唱片、錄像帶、幻燈片等視聽資料。館藏以孫中山文獻、辛亥革命資料、華僑史料、東南亞資料、海南島及南海諸島資料、地方誌、廣東革命史料等較具特色。
該館自1979年起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澳門地區的圖書館建立了資料交換關系,並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物的保存圖書館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