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論文網 /4/view-6083308.htm
關鍵詞孔子;仁、德;思想
要準確把握和理解《論語》中的“仁、德”思想,必須明確“仁、德”在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要討論這壹點首先要弄清楚孔子的思想核心內容。再將其思想核心與孔子的德之思想進行比較分析,以便對《論語》中孔子的“以仁釋德”思想有壹個清晰的理解。
壹、核心之論
關於孔子思想的核心歷來學術界觀點不壹,眾說紛紜,現就目前學術界關於孔子思想核心內容學說觀點進行簡要梳理總結,以便能恰當理解論證孔子的“以仁釋德”思想。目前,學術界關於孔子思想核心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壹是“仁”是核心說。目前這種觀點在學術界是主流,而且代表多為名家大家,如馮友蘭先生認為:故直尚有行不通處,而仁則無行不通處。故仁為孔子“壹貫”之道,中心之學說。故《論語》中亦常以仁為人之全德之代名詞。唯仁亦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統攝眾德。此外,馮友蘭先生還認為:仁可包括孝、忠、智、禮、信等德目的含義。持此觀點的還有謝無量(《中國哲學史》)、匡亞明(《孔子評傳》)、勞斯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壹卷)等著名學者。
二是“禮”是核心說。持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仁”只不過是解釋禮、恢復禮的壹種手段和措施。如李澤厚先生認為:孔子講仁是為了釋禮,與維護禮直接相關。禮是以血緣為基礎、以等級為特征的氏族統治體系。要求維護和恢復這種體系是仁的根本目標,故提出孔子“以仁釋禮”的觀點。美國著名學者Fingarette Herbert的觀點更為明確:孔子思想外在的禮儀是中心,不是內在的個體心理(仁),此外還有著名學者蔡尚思也持此種觀點。
三是多核心說。認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仁禮”、“仁義”、“仁義禮”等復合或多個概念搭配組成。還有學者認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與龐雜性,很難用單壹的核心學說來概括。學術界關於什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壹直存在著爭議,這種爭議很大程度上來自觀察的角度不同。
二、以仁釋德
“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孔子倫理概念群中的重要概念之壹,要明確“仁”與“德”之間關系,首先要對《論語》中“仁”的含義、內容及地位進行壹個簡單的分析。
(壹)仁的含義
關於仁的內涵解釋是多方面,古今中外學者對此解釋可以說眾說紛紜,但大都是以德釋仁的方法,對仁進行分析闡述,現就朱熹等為例,以人物時間順序進行簡單對比分析。
壹是朱熹以德釋仁。在《論語集註》中,朱熹常常使用“以德釋仁”的方式將德與仁聯系起來闡述。朱熹通過“以德釋仁”的方式表達了對仁的認識。 在這個過程中,德的內涵得以進壹步明晰和深化。朱熹首先闡述了德與仁的關系: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發,蓋其德之壹端也。仁者,本心之全德。二是晚清通儒陳澧認為:“仁”有三義,壹曰愛;二曰心德;三曰淳懇。由此可以看出前兩點是根據朱子“愛之理,心之德”的分解而來。三是楊慧傑先生認為,仁有七義:德之總稱;壹德之名;抉擇;自我實現;功能;功夫;仁者。這是楊慧傑先生在“愛與心德”解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七種解釋。四是謝無量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論述孔子之“仁說”時,論述了孔子仁智勇三大德,同時對這三德的關系也做了說明,並認為:“仁可以兼智勇,智勇不能兼仁,故仁為全德之名也。”他進而認為:“仁者實為天理之至純,可以總括人心之全德者。五是馮友蘭先生認為“仁”為全德之名,統攝眾德,包含孝、禮、忠、信、直等德目的含義。六是勞斯光先生認為“仁”觀念是孔子學說之中心,亦是其思想主脈之終點,“仁”為視人如己,凈除私累之境界,並認為“仁、義、禮”構成孔子基本理論,並認為仁能統攝義、禮。再聯系朱熹將仁解釋為“愛之理,心之德”,楊伯峻在解釋《論語》中109個仁時將105個都解釋為“仁德”,都可謂以德釋仁的典型。
綜合上述七家學者對仁的含義解釋可歸納為:愛;心德;壹德之名;仁德;德之總稱;全德;自我實現;功能;功夫;仁者等十壹種解釋,以德釋仁者居七(愛、仁者也為德目之壹),且上述學者都強調”仁”為孔子的思想核心,由此可以見得仁是和德密不可分的。對於個人的品德,孔子強調仁和義,尤其是仁。它是壹種絕對的道德律。在《論語》裏,孔子用“仁”這個字時,有時不是僅指壹種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所有人的德性,這便是“仁人”壹詞的含義,這種場合下“仁”是品德完美。由此可見“德”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因為從上述各家觀點的論述很容易看出: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勇、清、直、道、和乃至中庸等概念都是孔子的思想體系的主要內容和論述重點,但無論是從內涵還是外延來講都有壹個***同的指向和根本目標,那就是德。
因此,本文認為孔子無論是“以禮釋仁”還是“以仁釋禮”、以及對仁的各種闡釋和發揮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德、普及德,借以實現德治的大同理想社會。仁的思想即便是孔子儒學的最高境界或思想核心,但其內容任然是由眾德組成,其根本目的還是實現德,實踐德。這正是孔子思想中“以仁釋德”的最明顯例證。
(二)仁的內容
作為孔子的重要思想內容“仁”,在《論語》中壹***出現110次之多,可見孔子對仁的重視,但在另壹方面孔子又“罕言利與命與仁。”且不輕許人以仁,並認為自己不具備仁的資格,僅以君子居。下面我們就以孔子弟子問仁及孔子理解的仁等幾個方面來理解《論語》中“仁”的思想,以便能進壹步佐證孔子的“以仁釋德”思想。
第壹,孔子心目中的仁。孔子及弟子關於仁的問答論述可以簡單分為三個部分:壹是仁的含義。孔子心目中的仁的含義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俠義的仁簡單的說就是愛人,如樊遲問仁。孔子則直言“曰愛人”,司馬牛問仁,孔子的回答是慎語,勿多言,這些回答只是具體而簡單的含義。而具有廣義的則是對顏淵、仲公和子張問仁的回答分別是: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緣,在家無怨;恭寬信敏惠等宏觀方面的論述。 如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意思是說,如果在政治領導上能奉行這五種德行,便是仁。這裏主要是就政治和行政領域而言,孔子理解的仁政主要著眼在執政者德行,而不及於政策措施。同時也表達出,仁可以散化為壹組更具體的德目,反過來說,壹些更具體的德行***同構成了仁的體現。從而,仁既代表了諸多德行的統壹性,又是諸德行的總和,可以是整個德行的代表。後世儒學認為仁不僅是所有德行中最重要的德,而且是幾個主德之首,更是能夠代表各種德性的唯壹德性。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這裏的回答當然可以被認為與問者的特定狀況有關,同時,與子張問仁孔子答恭、寬、信、敏、惠,也是類似的,蓋仁是全德,故可以散見幾個不同的其他德行。這些對仁的抽象廣義解釋在本章前面已有論述,不再贅述。
第二,理想之仁。在孔子的心目中仁無疑居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體驗和實踐仁的主體依然是人,可以說通過仁的體驗和實踐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壹個“道德的自我”。同時仁在實踐的過程中,是壹個漸進的歷程,任何人在壹個時間和壹個階段也不能完美的實現它,所以孔子也不以仁人自居,也不輕許人以仁,有人說:“雍也仁而不佞。”孔子的答復是,“不知其仁(意即雍不為仁),焉用佞”。又答復孟武伯說,子路、冉有、公西華,都“不知其仁”。孔子對所有學生,僅僅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這也未必是說顏淵是仁人。對於令尹子文和陳文子,說他們“忠”或“清”,卻不同意他們是仁。
那麽在孔子的心目中,什麽樣的人才算仁人呢。下面我們就以《論語》中孔子及與弟子關於子產、管仲的平價,來簡要分析壹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仁。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壹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產之惠。從上述第壹段材料可以看出子產具有“恭、敬、惠、義”為特征的君子之德,但孔子只稱之為惠人即寬厚慈惠之人。眾所周知,子產是春秋時期鄭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政績為“論政寬猛、子產告範、不毀鄉校、鑄刑於鼎”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並使鄭國民眾在強國林立之間平安生存數十年,並以此成為孔子最尊敬的人之壹。以至於在其去世之時,孔子泣而流淚稱之為“古之遺愛矣”,而並沒有許之於仁。分析其原因:壹是子產施政寬猛(刑)相濟,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二是子產施政益民的範圍只是鄭國壹國之眾,而非孔子的天下蒼生;三是子產鑄刑鼎治國政,而不是孔子所提倡德禮相結合的以德治天下。
管仲之仁。從上述第二、三、四段材料看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孔子說管仲不儉,不知禮,卻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這點來看,孔子認為管仲縱是“有反坫”“有三歸”等諸多“不禮”的行為,孔子卻稱其仁。原因有三:壹是有德政之舉,輔助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符合孔子“遠人不服,修文德使來之”的政治理念;二是有德治之功,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匡扶周室,使天下有壹個較長期的(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安定局面,這是大有益於大眾的事,而這就是仁德。由此可見,按照孔子的觀點,誰能夠使天下安定,保護大多數人的生命安全,並使之安居樂業,就可以許他為仁。從上述最後壹段材料子貢與孔子的問答可以看出孔子最終評價仁人與否的標準是是否實現“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宏偉政治理想目標。由此可見孔子心目中理想“仁”的重要標準,不但要有德政之舉,而且還要有德治之功。
(三)求仁之舉
僅就仁的概念含義而言,孔子對仁的廣義解釋包含著求仁的方法,首先是“克己復禮為仁,”並進壹步指出“為仁由己”不由人,具體方法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本文認為其含義還應有“非禮勿思”,這符合孔子“仁由己”即主張內在約束的思想特點,在這壹層含義中,孔子強調了禮的重要行,同時主張外在的規範“禮”與內在的約束“克己”相結合以實現“天下歸仁”目標。其次是以禮待人,仁心愛人。如仲公問仁,孔子的回答也包含著三層含義:壹是強調與人相處要以禮相待,並且要在行動上給予充分重視,如“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其次是真心愛人,替他人著想,做到“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後是對待他人無論是外在於行,還是內在於心,都要表裏如壹,真正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三、以德為本
仁被朱熹闡述為德的具體表現,在某些情況下,仁表現為“德之壹端”,在另外壹些情況下,仁則表現為德的全部。因此,我們可認為朱熹將仁界定為壹個經驗性的道德本體,通俗地講,就是諸多道德品質的本原,那麽,以“愛人”為基本內涵的仁自然也是以德為本原了,下面以文獻為例,進行分析:“心不違仁者,無私欲而有其德也”;“仁,則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備也”; 尹氏曰:“成德以仁為先。”上面材料旨在說明想要擁有德,就必須按照仁的準則行事,只有做到了仁,才會“有其德”。 也就是說,在這裏,朱熹認為仁是以德為目的的,在現實中實踐仁, 實際上是間接地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養,最終使自己的道德趨於完善。
讓我們再來分析壹下仁、禮、德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壹定程度上,禮只是仁的體現與落實,沒有禮,仁就無所依托此,在“齊之以禮”的同時,還要“道之以德”,把德與禮或說是仁與禮緊密結合起來。在孔子這裏,仁既是德,德既是仁,“仁德”作為壹種系統的道德思想體系,卻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把德和禮聯系起來,把道之以德與齊之以禮統壹起來的德治思想,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雖然仁和禮是統壹不可分割的,但從思想的發展來看,孔子在思想史上做出的新貢獻是他的德治思想和仁的思想。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雖然齊之以禮是孔子的目標,而孔子所最關心和講得最多的,卻是道之以德。”
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由於德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包容性,並且很難理解把握,這才促使仁、禮的思想的產生,因為只有兩個概念,才能更好的從內心和外在兩個方面,對德進行完美的詮釋。相對於德來講,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仁是德的內心道德情感,禮是外在行為規範;仁是德的基礎、靈魂,禮是德的體現、落實。有了仁,德才有人性內心的約束和最終歸屬,那就是壹心向善;有了禮,德就可以落實到具體行為上,就有了可以實際檢驗的德具體標準。仁、禮不只是使德從內心到外在得到落實,它們反過來也起著培養著德的作用;通過仁、禮的內外兩方面規範和約束,可以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因此,從周公以禮釋德思想的產生,到孔子以仁釋德思想的建立,並通過孔子對禮之思想的發展和超越,才從內心和外在兩個方面對德之思想的真實內容進行了壹個全方位的闡釋。至於中庸思想,孔子曾說過“中庸之德為至德矣”,本文認為只是德之思想得以完美體現的準則和尺度。至此孔子的“以仁釋德”的思想體系已完全確立了起來,其主要內容就是仁禮相結合,中庸為準則,以德為根本。
參考文獻
[1]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劉寶楠.論語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 楊伯峻.論語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 錢遜.先秦儒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 北京:三聯書店,2008.
[7]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
[8] 王博著.湯壹介,楊中華主編.中國儒學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9] Fingarette Herbert: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