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脈診是指尖上的線索?

為什麽脈診是指尖上的線索?

脈診是中醫最具特色的診斷方法之壹。脈診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體現和運用了中醫“整體觀、辨證論治”的基本精神,也是中醫理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蘇文·脈要精微論》中說:“夫脈也是血府。”可見,脈是氣血的通道,脈中氣血要充盈,氣血要通暢。心臟管理血管的功能使血液在血管中循環。在祖氣和心氣的推動下,心臟產生收縮脈搏,引起血管的振動,形成脈搏。壹種被稱為“脈診”的診斷方法,是醫生用手指切開並按壓患者某壹部位的動脈,感受脈搏(搏動)的影像,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或疾病狀況,識別疾病。

《內吳京藏根篇》雲:“夫脈小、大、滑、澀、浮、濁,可指;五臟的形象可以類比;五臟相合,可以自覺;可目測五色微診;能和脈色和諧,就能完全平安。”用手指把脈和用眼睛觀察,兩者的結合可以是全面的,可以證明脈診在中醫診斷學中的重要地位。

脈診是中國古代醫生在長期臨床醫療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和積累。在中國歷史悠久,歷代醫家都精於望、聽、問、感,尤其是脈診。

司馬遷說:“到現在為止,世界上講脈搏的人也是扁鵲人。”事實上,他的說法並不確切。據史料記載,很久以前中國就有關於脈診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脈診發展到壹定水平。在我國較早的《黃帝內經》、《難經》等書籍中,對脈診已有詳細的論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了我國第壹部脈學專著《脈診法》,並有《陰陽脈征》等帛書,為脈診和疾病診斷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到了漢代,脈診更加普遍。史書記載了很多病歷,每個醫生都要先把脈,無壹例外。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脈診也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並在這壹時期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和完善。晉代名醫王叔和在綜合總結前人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撰寫了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王叔和將脈象分為24種,並對每壹種脈象都做了詳細的描述,包括各種切脈方法和各種雜病的脈象,進壹步將脈診與癥狀結合起來,使脈學更具實用性。此後,中國古代關於脈學的著述越來越多。明代名醫李時珍所著《湖濱脈學》壹書,是中醫脈學專著中的代表作。它由27個脈沖和4個字組成。用韻的形式,按照體詩、類詩、主病詩的順序,具體表現27種病脈的形態、位置、頻率、節奏特征的變化及其與病證的關系。指出了相似脈沖的識別方法。推理清晰,分析透徹,總結了以往脈學研究的成果。自問世以來,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和推崇,成為後人學習中醫脈學的必讀書。據不完全統計,清代以前有關脈學的著述有100多種,雖然也有壹些重復。但還是反映了中國古代脈學的發展。

從脈學的發展史來看,脈診有三種方法:全時診法、三分法和單寸口法,其各部分的方法各不相同。獨取寸法出自難經,操作方便,脈象明顯,故廣為流傳,沿用至今。

寸口,又稱氣口或脈口,位於手腕橈動脈後的位置。在蘇文的脈象理論中,特別指出臟腑分為三部分:左寸待心,內寸待中。右寸外候肺,內候胸。左關待肝在外,膈在內。候胃在右關外,脾在內,腎在左尺外,腹在內,腎在右尺外,腹在內。後世根據《內經》對臟腑的分類略有改動。這種切脈法是後世最常見、最常用的切脈法。

根據經絡學說,“寸口脈”是“脈之會”、“五臟常在之地”,屬於手的太陰經。手太陰經貫穿百脈,十二經脈乃至全身氣血都流入手太陰經,在“寸口”見之。人體是壹個統壹的整體,任何疾病都會導致全身氣血陰陽的變化。因此,“寸口”脈象的變化可以用來診斷內臟乃至全身的疾病。

根據《難經》、《脈經》中的記載,僅取寸法的基本原理是“五部”,其次是“三關”。古代醫家在經絡學說的指導下,將寸口區按深淺層次分為五部,依次為肺、心、脾、肝、腎,認為五部與五臟之脈相對。其次,寸口脈分為“三關”,依次為寸、關、尺,認為“三關”分別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相合。因此,根據“五部”、“三關”的脈象變化,可以診斷臟腑乃至全身的疾病。這說明“五部”和“三關”都是脈診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

中醫切脈時,患者宜取坐位或仰臥位,掌心向上,前臂平放,使血流通暢。中醫習慣用左手切病人右手的脈,用右手切病人左手的脈。方法是將中指按在患者手腕後方高骨(橈骨頭)內側的“關”部,再用食指和無名指分別按在關的前後。關閉前是寸的部分,關閉後是尺的部分。三根手指的密度根據患者的身高進行調整。醫生應該輕輕斜按手指。用指尖的肋骨觸摸患者的脈搏,進行脈搏診斷。左右手有寸、關、尺三部,合稱“六部”,每部又有三部。臟腑的分類壹般是:左寸為心,左關為肝膽,左腳為腎、膀胱、小腸。右寸為肺,右關為脾胃,右腳為腎、命門。

正常脈象,又稱正常脈象,也稱平脈或慢脈。恒脈平緩,不浮不沈,不遲不數,不細不泛,節奏均勻,壹口氣四五脈(壹呼壹吸),每分鐘約60-90脈,應有力。中醫認為,規律的脈象壹般有胃氣(平靜溫和,節奏壹致)、神(脈數清,不急不緩)和根(足脈待腎,若二足脈強而軟,說明脈有根)。

切脈時要十分註意排除影響脈象的因素,以免誤診。比如從年齡上看,兒童的脈搏比成人快,年齡越小,脈搏越快;中青年人身體強壯,脈搏有力;老年人身體虛弱,脈搏慢而遲;成年女性的脈象比成年男性弱,略快;瘦子有點飄,胖子脈沈。此外,長時間旅行、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時,或飲酒、飽食、情緒激動時,脈搏快而有力;餓的時候,脈搏微弱。氣候對脈象也有影響,如春季的微脈象(春弦)、夏季的微脈象(夏洪)、秋季的微脈象(秋發)、冬季的微脈象(冬石)。至於“反關脈”(在寸口處不見脈,在腕關節後方見脈)和“斜飛脈”(脈從尺骨向虎口傾斜),都是橈動脈位置異常所致,壹般不是病脈。

脈象與疾病和證候密切相關。中醫對病脈的分類並不壹致,有的分為浮、沈、遲、數、虛、實六類;也有人說21脈沖、24脈沖、27脈沖或28脈沖。常見的脈病有:浮脈、沈脈、遲脈、數脈、弱脈、實脈、泛脈、細脈、滑脈、澀脈、弦脈、緊脈、結脈、代換脈、催脈。

脈診是中醫診斷疾病和推斷預後的獨特手段。古人對中醫四診做了生動深刻的總結,說“望知為神,聞知為聖,問知為功,切知為術。”也就是說,能通過望、嗅、問、切這“四診”正確診斷病人病情的醫生,知識淵博,技術嫻熟,已經到了不可捉摸的境地。由此也可以看出,脈診壹定要結合望、嗅、問三診,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現代人,看中醫,只認切脈,不說別的。其實真正的名醫從進診室的那壹刻就對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結合問診、聞診、切脈,所以強調切脈太局限了!不是中醫的整體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