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先秦以來,笙的形制產生了哪些變化?

先秦以來,笙的形制產生了哪些變化?

先秦以來,笙的形制變化很大,漢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蘆竹或紫竹制作,笙管數為12根至18根,簧片用竹制作,笙鬥用瓠制作。漢以後,簧片漸改用銅制。在東漢的古籍裏,記載笙的形制。《說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鳳之身。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的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中出土了壹支竽,26管,並設有折疊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制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聽鄰家吹笙》是唐代詩人郎士元的作品。這首詩用比喻、通感和想象的手法,從聽笙寫起,極其浪漫地創造了壹個引人入勝的意境。詩道: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詩人借笙曲傳達心曲,以心曲應和笙曲,正是這個“疑”字,將心曲與笙曲巧妙地融為壹體。在這種如幻如夢的奇境之中,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鄰家”笙樂的明麗與歡快。741年,詩人李白好友元丹丘應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之邀,***同訪道,自其隱居處東蒙山西入長安,途經兗州治城瑕丘,李白為他餞別,特作《鳳吹笙曲》詩,全詩***十六句,惜別之情深切動人。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絳唇,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雲。

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壹遇浮丘斷不還。

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為木制,笙鬥周圍髹漆繪花紋,形式有19、17和13簧多種;後來又流行壹種17簧義管笙,這種笙在17簧以外另備兩支“義管”供轉調時替換用。後來19簧笙也失傳了。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制改為銅制。

我國的笙、竽在盛唐時東傳到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裏,壹直保存著我國唐時制作的吳竹笙、竽各兩支,假斑竹笙、竽各壹支,皆為17管,其排列辦法均呈馬蹄形,唯彎曲的吹嘴特別長,鬥上都有油漆彩繪的人物或風景畫。古籍中所說竽為多管,而正倉院所存的唐俗樂使用的竽,則與笙同為17管。

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北宋景德三年,也就是1006年,宮廷樂工單仲辛又制作成19簧笙,此後19簧笙在宮廷和民間又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明、清以來,流行的笙多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