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閩南話是怎麽來的?

閩南話是怎麽來的?

閩南話

閩南話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或臺語,閩南話使用人數大約6000萬左右,閩南話主要分布於福建南部的廈門、泉州、漳州、三明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龍巖、漳平等市縣,以及臺灣大部分地區,使用人口近3000萬人。

閩南話-語種簡述 閩南話當今的閩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閩越土著人群)與歷代多次北方漢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宋兩朝時期北方人入閩的基礎上,由八閩遠古語音與歷代外來語言進行交流、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方言。

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匯,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

閩南話-發音特點

閩南話閩南語的發音主要特點有:

1、多數古濁可平聲字,今讀音時不吐氣;

2、念知、登等,有時保留破裂音,成[t]、[?0?2];

3、無輕唇音[v]、[f];

4、有韻尾[-m]、[-p]、[-t]、[-k];5、聲調七類,以上為主,與古代聲調系統不盡相當。

此外,在閩南語中,文、白語言區別較大。白讀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較久遠的源頭,據研究,它是秦漢及其以前中原漢人南遷所帶來的漢語與當地閩越土著(少數民族)的語言相結合就開始形成的壹種獨特的語音體系;文讀音則是本地方言與本民族權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語、近代的官話、現代的漢語、詞匯、語法等方面向權威的***同語靠攏的表現) .

閩南話-語種分類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壹:河洛話原本是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壹 閩南話帶的商民 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魯、齊國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 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壹帶的林姓、黃姓、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在無名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並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在閩南人移民臺灣後,把閩南話帶到臺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壹。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巖話區:龍巖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壹部份。

閩南話-使用區域

使用閩南語的區域,主要以福建閩南地區的廈門、漳州、泉州等閩南區域以及閩西龍巖地區為主。另外,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臺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通行著近乎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其中,通行有於臺 閩南話中、臺北的閩南語,稍偏於泉州腔;流行於臺南、高雄的閩南語,則稍偏於漳州腔。除了臺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新加坡、菲律賓、馬來、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區也使用的語言也屬於閩南方言。

按照閩南語發音內部特點,在福建境內,分五個次方言區域,分廈門話區:主要分布在廈門、金門、同安等地區;泉州話區:主要分布在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漳州話區:主要分布於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龍巖話區:主要分布在龍巖市、上杭、長汀、漳平縣等地;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等。

閩南話分布地區:福建南部的廈門、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龍巖、漳平等市縣,以及臺灣的臺北、臺中、臺南、高雄、桃園、苗栗、基隆、南投、屏東、彰化、花蓮、嘉義、宜蘭、雲林、臺東、新竹、澎湖等絕大部分的地區。使用人口近3000萬人。廣東省東部的汕頭、潮州、澄海、潮安、饒平、南澳、普寧、惠來、潮陽、揭陽、揭東、揭西、陸河、汕尾、陸豐、海豐等市縣。使用人口約1000多萬人。 廣東南部雷州半島的湛江、海康、徐聞、遂溪、廉江、茂名、吳川、電白等縣市,使用人口400多萬。海南省的海口、瓊山、文昌、屯昌、瓊海、定安、萬寧、澄邁、昌江、東方、樂東、陸水、白沙、崖縣、保寧、瓊中、臨高、儋縣等市縣,使用人口400多萬。浙江的溫州、蒼南、平陽、泰順、洞頭等縣市,約有140萬人說閩南話。江西的廣饒、廣豐、玉山等市縣約有40萬人說閩 閩南話南話。廣西的柳州、平南、平樂、陸川等市縣,近30萬人說閩南話。香港、澳門地區約幾十萬。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等國的華僑、華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萬人。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臺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臺中、臺北稍偏泉州腔,臺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臺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回臺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壹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臺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臺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臺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臺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江蘇、浙江的溫州、臺州等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人。

閩南話-來源歷史

漢朝以前,閩南地區為古越族原住民,到了中原漢族第壹次大災難--晉代永嘉二年(308年)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仕族衣冠南渡,林姓、陳姓、黃、鄭、詹、邱、何、胡八姓率先入閩,帶來了中原的黃河、洛水流域當時的漢語(河洛話由此而來),形成了閩南方言的基礎,反映著隋唐以前漢語的特點。隨後的侯景之亂,669年固始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的隋唐漢語,固始王氏入閩建立閩國都不斷滲透融合在壹起,形成了現在的閩南話。以上入閩源流在各個福建大姓如陳氏,林氏,黃氏等的家譜都有詳細的記載。閩南方言保留下來的古漢語較多,因此被學術界稱為“語言的活化石”。閩南方言歷來為國內外語言學家所重視。 這對漢語古音的構擬,古籍的訓釋,漢語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閩南話-發展歷程

閩南語在臺灣的傳播與河洛話的形成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臺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臺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臺灣定居,而且還跟臺灣原住 閩南話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臺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占領南、北臺灣,尤其荷蘭人統治臺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臺灣。來臺漢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壹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占臺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臺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數的。

1683年,施瑯征臺,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臺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臺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臺,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臺灣,臺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臺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為絕對優勢。雍幹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 閩南話葆禎來臺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臺禁令。在清廷統治臺灣的200余年間 ,閩人來臺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臺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四處流動,結果漳泉兩語混淆,全臺除了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其較純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都普遍通用壹種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新的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1987年,1-2)將其稱之為“漳泉濫”(彰泉混合的意思)。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臺語難免受其影響,壹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從現在的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戰後國***發生內戰,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大批軍隊和難民“轉進”臺灣,這是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

閩南話-閩南簡介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理上可以說,泉州、廈門、漳州、莆田、龍巖五個地區均屬閩南,但我們通常所 閩南話說的"閩南"這個說法,具有特定的涵義,並不包含莆田,龍巖,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來劃分的,莆田說的是莆田話略區別於閩南話,而龍巖說的是客家話.兩地均不屬閩南語系. 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區. 但由於閩南作為壹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其他受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語,也是有著壹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

閩南語,乃是閩語的壹支。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泉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壹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閩南話-語種漫談

閩南話是什麽語言呢?有人說是“福佬話”也有人說是“貉獠話”遠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黃河、洛水壹帶的中 原漢民族為了躲避戰亂,輾轉到河南光州,漢民族的文化也就這樣由其子孫帶到此處,此後再遷至閩南,最後跨越海峽,到了臺灣。閩南、臺灣等地傳承此壹文化的語言,正是我們現在習稱的“閩南話”,在祖國傳統文化的歷

閩南話

史長河中,閩南話所蘊含的意義在於我們的先祖在大遷徙中避開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語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兩漢時代的古漢音,也就是中原標準音,如今讓我們受用不盡的閩南話經典不是別的,下是《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詩經》、《尚書》、《禮記》以及唐詩等民族智能的結晶,其中的《論語》,蘊含著極豐富的人生哲理。更值得壹提的是,當時用來翻譯佛經的語言,正是唐初年“切韻”系統的中原漢語,而閩南話所用的“河洛話文音”正是唐朝中原漢語的“母語”。後來佛經由日本留學生用片假名記音傳到日本而沒用至今,今天日本人誦讀佛經,呤唱詩詞時,與閩南人用閩南話漢音誦讀佛經,呤唱詩詞在發音上幾乎是壹樣的,這足以說明為什麽許多佛經中音譯或意譯使用普通話無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閩南話卻好理解;這也是為什麽,許多法師常常感嘆,閩南話漢音之失傳對誦讀佛經的人是極大的損失。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成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壹,它還被錄制在美國1997年發射的“放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了。把閩南話作為漢語的參照系語言研究專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李如龍教授介紹,閩南話裏包含著許多古漢語的成分,不管是語音、詞匯還是語法。這方面,有關專家作了比較充分的比較。學習古漢語,掌握福建方言尤其是閩南話的口音,比懂得其他地區的方言更有優勢。比如“鼎”,古漢語中通常是指鐵鍋,閩南話的發音與古漢語的發音、詞義是壹致的。但其他地方的人理解起來就沒有閩南人這麽方便。李教授說,從古漢語演變、進化而來的現代工業漢語,與閩南話也有深刻的關系,如果能抓住閩南話的特點與現代漢語作比較,可以加速對現代漢語的理解和掌握。早期的語文教學,通常是從正音入手,然後從普通話聯系方言的角度理解字義、詞義。現在這種方法被淡忘甚至拋棄了。很多人以為方言會幹擾漢語的學習,實際上這是壹個誤區。比如妳不懂或不講閩南話,但妳的普通話也未必就很標準。壹個值得關註的問題是,在現行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老師善於進行方言與漢語之間的對比教學,拒絕了方言輔助教學的功能和作用。李教授說,燦爛的中華文化是漢語為表達主體的,但同時也包含著以不同方言表示的地域優秀文化特征。他認為,掌握閩南話不僅可以為漢語學習提供壹個很好的參照系,更重要的是有助於了解和理解閩南文化

閩南話

李如龍,全國著名的漢語方言研究專家,曾經參與創建廈門大學方言研究室,會說五六種地方方言。他認為:閩南話最早形成於泉州,然後壹直向南流傳到漳州、廈門、潮州,雷州、海南,然後又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說閩南話的總人數達到7000多萬人,成為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閩南話無疑是溝通海峽兩岸和東南亞華人的壹種無形而不朽的橋梁。這是22日下午李如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的。在訪談時,他還就廈門的閩南話和臺灣閩南話的關系、如何學習閩南話,如何推廣閩南文化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閩南話: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

記者:作為方言研究的專家,您能介紹壹下閩南話的形成過程和影響範圍嗎?

李如龍:閩南話形成於唐代,是東南部最早的漢語方言之壹。吳語應該是形成最早的方言,由於離長江近,受官話的影響大,地方色彩有所淡化。閩南人偏居東南,與中原的交流少,閩南話反而成為保留最多古代漢語成分的方言,引起國內外研究者的極大興趣。閩南話的形成是多來源多層次的,既有百越族的“語言底層”,也有古吳楚移民的語言,加上古中原的語言,形成了壹個獨特的方言系統。閩南話最早形成於泉州,然後壹直向南流傳到漳州、廈門、潮州,雷州和海南,然後又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說閩南話的總人數達到7000多萬人,成為保留古漢語最多的強勢方言。

閩南話是壹種有向心力的方言,不同地方的閩南話大多都能交流,另外,閩南話還有壹種“崇正意識”,就是以漢語的正統自居,保留了許多古音古詞。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行”,閩南話就是古代的意思;閩南話把“吃”稱為“食”;“鍋”稱為“鼎”;“人”稱為“儂”,都是很古的說法。會說閩南話對學習古漢語很有幫助啊。由於閩南話穩定、保守,註意語言的源流,所以對故土中原文化有濃厚的感情。不同時代說閩南話的人對全國流行的***同語都很尊重。唐宋時科舉取士,考試時作詩押韻,用的是《廣韻》,其中的反切法被閩南話吸收。形成了閩南話特有的“文白讀”,即讀書時按官話來讀,註解時用閩南話,文白兩大傳統並存,這在全國方言中是保持得最完整最牢固的。羅常培來廈大期間,寫了壹本《廈門音系》,稱贊道,文白讀並存是閩南話的根本特征,在全國方言中屬於少有的。閩南話對官話持兼容並蓄的態度。清朝雍正五年,曾下詔書,鑒於閩粵兩省進京士子,官話不準,下令兩省設立正音書院。這壹詔令在廣東沒有得到重視,福建執行起來非常認真,設立了不少正音書院,編寫了不少正音課本。

讀書識字用正音,說話時用閩南話,我把這個現象稱為“啟蒙教育中的雙語教育”。我認為這壹做法值得在今天推廣。它的好處表現在:壹是使得方言與***同語並存的傳統得以“傳宗接代”,不使方言斷絕;二是使小孩從爹媽那裏學來的方言知識得到發掘和利用,由“習得”變“獲得”,這樣方言就變活了;三是建立在方言系統上的地域文化得到保存和發揚。 廈門和臺灣的閩南話溝通無距離

記者:臺灣的閩南話有什麽特點?

李如龍:臺灣的閩南話和廈門的閩南話最相像。廈門的閩南話是漳泉兩腔的混合體,臺灣的閩南話也是“漳泉濫”,廈門的閩南話和臺灣的閩南話溝通起來沒有什麽障礙,與詔安和龍巖的閩南話溝通起來反而費勁,就是語言的來源不同所致。我去過臺灣,我們家族是李光前二房分出來的,臺灣嘉義縣元長鄉則是從李氏家族的長房分出去的,我和那裏的鄉親用閩南話交流,毫無困難,他們真的是“鄉音無改”啊!閩南話真是很有生命力的語言,臺灣曾經被日本統治50年,國民黨也統治了50年,當政者都要求公***場合禁止說閩南話,大家只在家裏和小範圍內偷偷地說,就是這樣,仍然“鄉音無改”,很神奇啊。所以,我說閩南話是溝通海峽兩岸甚至東南亞華人的壹座無形而不朽的橋梁。

臺灣當局現在有點反其道而行,提倡用“閩南話”當“國語”,這就像魯迅所批評過的“壹個人站在地球上,卻想揪起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壹樣,不必說臺灣還有幾百萬不說閩南話的人,真要把普通話取消,那好,妳把所有的中文報紙都停辦,不準大家說普通話,這行得通嗎?這只是居心不良者的政治炒作,是發泄情緒的壹種做法,容易導致族群之間的分離。臺灣的“國語”和閩南話完全可以並行不悖的。

例如:她=伊

我=阮

什麽=xiuan2 mi4

沒=mo2

抓=掠lia2

是=西

紅=ang2

綠=lie2

吃=夾

電腦=電勒

豬=die1

湖=哦......

(不管用中文或者拼音都沒辦法表達清楚,除非有另外壹套標音方法

本文來之互聯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