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等人的支持下,永樂皇帝成功地推翻了他侄子的朝廷。朱迪登基後,大刀闊斧地改革,將明朝推向了頂峰。他不僅委派鄭和下西洋,還委派姚編撰《永樂大典》。要知道,當時朱迪花了很多錢編纂《永樂大典》。
據史書記載,當時朱迪造反後,在南京登基。當時他打算直接遷都紫禁城。但當時不僅要為編撰《永樂大典》籌款,還要為鄭和下西洋籌款。為了這兩件事,朱迪推遲了遷都計劃,這說明永樂大典的出現和永樂皇帝朱迪的巨大貢獻。歷史上,許多學者對朱迪的評價褒貶不壹,其中都提到了編纂《永樂大典》的貢獻,認為如果朱迪篡位成功,就不會有這部百科全書的誕生。
那麽為什麽這本百科全書會有這麽大的好評呢?事實上,永樂大典相當於記錄了包括農業經濟在內的所有事跡,其規模是空前的,至少在當時是如此。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的所有學術,所有書籍* * *計37萬字。這樣壹部巔峰之作,可以說是壹部宏偉的傑作。現在出現了很多專門研究這本奇書的科學家和教授。
那麽問題來了,中國從古代明朝到現在經歷了那麽多朝代。世界上還有嗎?個人猜測,原版肯定是丟了。至於復制版,據報道,世界大戰結束後,壹些書籍在世界各地流失,主要集中在壹些比較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當時參加侵華戰爭的法西斯國家。
到目前為止,中國國家圖書館有161冊,美國國會圖書館有40冊,英國壹些著名大學和皇家圖書館有51冊,德國有5冊,日本也有壹些官方和私人收藏的書籍。內戰結束後,當局也移走了壹部分,所以臺灣省的故宮博物院也有壹些。
這部奇書在編纂時有65,438+065,438+0095冊,但永樂年間部分失傳,至清朝乾隆年間僅剩8,000冊。據史書記載,嘉靖年間,嘉靖皇帝去世前,曾命人抄寫壹份節錄。光緒近代,該書僅存800余冊,佚書所剩無幾。這些小卷軸是被皇帝作為陪葬品埋葬,還是私藏,還是焚燒,至今沒有科學的說法。總之,這樣的歷史瑰寶在歷史演變的長河中逐漸消失,是我們中國人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們重新收藏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