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壹篇文章《圓形字體的自白》——七年中提琴

求壹篇文章《圓形字體的自白》——七年中提琴

圓形人物的自白/七個中提琴年(粉紅年)

十幾歲的時候喜歡過壹個人。壹個高個男生,素面如雪,看起來清澈明朗,像操場跑道旁無聲的青楊。

那壹年,從秋天到第二年春天,他每天走路回家,我緊緊跟在他後面,讓我對他的每壹步都了如指掌。知道他住的院子。我知道他會偶爾在畫店和書店停下來。很了解他,他走路從來不回頭,左顧右盼。我熟悉他左肩背著背包的習慣。我熟悉他飄逸流暢的行書,因為他從小學習書法。知道他很喜歡讀書。

他是壹個如此年輕的人,有著如此的姿態。我知道他與眾不同。他能用雙手寫出漂亮的字。手腕上有壹根細黑線,上面有壹個按鈕。有壹次,我打開了他離開座位時鎖在桌子上的壹本書。這是川端康成的雪國。

喜歡讀這類書的年輕男孩很少。

我姑姑從英國回來時,送了我壹支從莎士比亞展覽館附近的紀念品商店買的羽毛筆。金色筆尖,淺棕色羽毛筆近壹英尺長。用筆寫字有飛翔的詩意。我拆開簡單簡潔的包裝,喜悅的瞬間,第壹個想到的人就是他。

那天下午,我騎車穿越了大部分城市,去書店買了壹本薄薄的英文字帖,開始練習寫漂亮的圓字。

因為有壹次老師給全班同學放電影,鏡頭裏閃過壹個漂亮的圓形字母,我無意中聽到他驚呼,太美了。

我知道他是個沈默寡言的人,從來不笑。他壹定很喜歡圓形人物。

那年春末,我開始每天晚上把灰色的薄紙浸在臺燈下,粘上墨水。就連鵝毛筆的筆尖都打磨得光滑圓潤,用起來很舒服。用來反復抄寫拉丁字母的那疊紙已經堆了厚厚的壹疊。這看起來像是壹場無果而終的愛情。

那封信我寫了將近兩年。每天晚上對著稿紙,像強迫癥壹樣練習如何把每壹個字母都寫得像壹首詩。我想象著如何像電影場景壹樣給他,然後我得到了他手心的溫度和花蔭下青苔般的愛。

快畢業的時候,我終於決定去找他。

那是在他生日那天。我拿著寫了兩年的信,最後壹次跟著他回家。我太了解那條路了。夕陽下我走在他身後,凝視著他的背影。兩年多來,那些因為他而顯得幼稚卑微的瞬間清晰浮現,在內心深處搖搖欲墜,內心變得粗糙而激烈。

我想我必須把信給他,否則我想我這樣下去會死的。

追上他的那壹刻,我幾乎深吸了壹口氣。喊著他的名字,把信交給了他。他微微驚訝地點點頭。接過信,然後轉身繼續往前走。

我轉過身,卻用手捂住了臉,頓時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壹刻我就在想,這是我花了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潦草寫出來的結果嗎?他怎麽會知道,白紙上那壹行行圖案復雜的漂亮英文,是我在燈下傷心莫名的思緒中練習了整整兩年的表白。

那天我第壹次感到無限的卑微。所有我壹個人的時候天真的想象出來的美好的方式,都只應驗了最倉促最潦草的現實。我捂著臉,眼淚幾乎從指縫間流了出來。那種感覺似乎比我以後和他的接觸更能打動我。

我記得畢業前後,他主動聯系我。

在他家裏,我看到了和我想象中壹模壹樣的場景。壹個整潔細致的房間,藍色的窗簾和床單。白色桌面,地板。幹凈而且近乎偏執。書架上放滿了書。大部分是日本經典。他特別喜歡川端康成和日本古代作家,如清少然、吉田兼好和松尾芭蕉。

他陰郁的氣質和他的閱讀偏好真的很符合。

他取下壹本書《枕草》,說:“這是卿少然寫的壹篇散文。我很喜歡,送給妳。”。

當我回到家,我打開書,看到裏面有壹封信。字跡相當漂亮,我早就知道了。我匆匆看了壹眼,因為擔心不祥的結局,但又忍不住滿心歡喜地期待,於是鼓足勇氣立即翻到信紙的最後壹頁,果然,最後寫著“非常抱歉”。

那壹刻腦子裏瞬間壹片空白。就像那些俗不可耐的武俠電影,最鋒利的刀,短時間留下傷口總會讓人倒下,長時間才能看到鮮血流淌。

那個夏天淡出了生活,只是成為了記憶的壹部分。

多年後的同學聚會再見。我們也會壹起喝啤酒,壹起唱歌,最後分別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互相擁抱。

輪到他的時候,那個曾經占據我全部感情的少年緊緊地抱住了我。他清晰而灼熱的心跳在我耳朵的耳膜上,讓我突然感到心酸流淚。腦海裏閃過的是那兩個孤獨卑微的少年時代。我被埋在我壹直等待的懷抱裏。然而,我終於明白了成長的意義,因為我曾經再次等待。青春的奢侈,在於能夠有足夠清醒的心情,花七百多個夜晚給壹個不屬於未來的人寫壹封言不由衷的信。

之後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花兩年時間練習給壹個人寫信了。

不會再跟著他,看著他回家,看著他的背影,滿懷感傷的喜悅。

不再偷偷祈禱以最美的方式相遇,卻在匆忙轉身的瞬間竟然痛哭流涕。

幾年後,我錯過了英語專業。許多人稱贊我漂亮的英文書法。我微微笑了笑,我總會在那個時候突然想起他。

當時在燈下,我壹遍又壹遍地在白紙上抄著圓圓的字,心情被壹個模糊的少年形象啃著。不會再有青春。

感謝您的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