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課外文言文閱讀朱海峰答案

課外文言文閱讀朱海峰答案

1. 《鮑君》的閱讀答案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2分):

鮑君

(溫州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譯)

昔有人設罝以捕獐,得而未覺。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置罝中而去。本主來,於罝中得鮑魚,怪之以為神,不敢持歸。於是置屋立廟,號為鮑君。後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謂有神。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人具為說。乃曰:“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於是乃息。

(補充註釋: 罝:泛指捕鳥獸的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不敢持歸---- (2)問其故---- (3)怪之以為神----

2.找出與例句只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壹項( )(3分)

例句: 有行人竊取之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C.錄畢,走送之 D.輟耕之壟上

3.翻譯句子。(3分)

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

--------------------------------------------------

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附答案:

1.(1)拿著 (2)原因 (3)以……為怪或對……感到奇怪

2.C

3.這是我的鮑魚,哪裏有什麽神啊?

4.要主動探究事理;要敢於質疑等.(言之成理即可)

附錄翻譯:

從前有個人(在田野裏)設網用來捕捉獐子,(壹次)抓了壹頭獐子而(本主)卻沒發覺。有壹個過路的人偷偷取走了獐子,他想想這樣做不仁,於是就用鮑魚放在網裏離開了。本主來後,在網中得到了鮑魚,感到(很)奇怪,認為這是神,不敢拿回家。於是(人們)造屋建祠廟,稱為"鮑君"神。後來有很多來祭拜的人,偶爾有生病的人來(求鮑神後)癥愈的,就稱真的有神靈。七八年後,放鮑魚的人經過祠廟,問他們原因,人們詳細地告訴了他。這人就說:"這是我的鮑魚,哪裏有什麽神啊?"從此人們才停止敬奉"鮑君"。

2. 文言文閱讀答案劉顯傳

《明史 劉顯傳》譯文:

劉顯,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絕倫,青年時家貧,為人傭工為生,趕上了荒年,因吃量過大,經受不了饑餓煎熬,便有了輕生的念頭。他來到壹座荒祠裏上吊,不想壹連吊了兩次,都因為繩子和房椽斷了而未遂,劉顯以為是有神人護佑,便拜別神像、慟哭而去,混跡於壹幫牽夫裏,為人拉牽幫傭,輾轉經年,到達了天府之國四川,寄居在壹所寺廟裏,靠打短工和偷吃廟裏的供品維持生計。他把偷來的供品扣在壹口大鐘裏,天長日久便被人發現了,他神奇的體力被人們以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賓苗人做亂,巡撫張臯募兵平叛,在眾人的勸說縱恿下,劉顯應募投軍,在首次戰鬥中,他手舞兩把大鍘刀當先沖鋒,親手砍殺五六十人,並手擒三名首惡,後軍繼進,使這場叛亂壹舉蕩平,劉顯由此聲名大震,從壹名走卒壹下子升為副千戶。從此他壹直身歷沙場,七年之間憑了戰功直升到總兵,其升遷之快,為歷代武將中所罕見。

參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註:

《梁書·劉顯傳》、《南史·劉顯傳》不詳。

3. 課外文言文閱讀(6分,每題2分)賈生名誼,洛陽人也

小題1:A

小題1:C

小題1:B

小題1:A、B兩項均讀“zhǔ”,A項意為“連綴”,與例句同,B項意為“囑咐”。C、D兩項均讀“shǔ”,C項意為“歸屬”,D項意為“屬類”

小題1:可通過語法分析得知。

小題1:理解“秀才”的古今異義。

賈生名叫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地。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並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壹,而且和李斯同鄉,又曾向李斯學習過,於是就征召他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 當時賈誼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壹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壹壹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博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傑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壹年之內就升任太中大夫。

4. 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龐德字令明

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

少為郡吏州從事、、、、、、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會勇烈有父風,官至中尉將軍,封列侯。

註譯:龐德傳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糩道人。年輕時曾擔任郡吏、州從事。

初平年間,跟隨馬騰攻擊反叛的羌人、氐人,屢次立功,逐漸升到校尉。建安年間,曹操在黎陽征討袁譚、袁尚。

袁譚派郭援、高幹等人在河東郡搶掠,曹操命鐘繇率關中眾將討伐他們。龐德隨馬騰的兒子馬超在平陽抵禦郭援、高幹,龐德擔任先鋒,進攻郭援、高幹,大獲全勝,親自斬了郭援。

被任命為中郎將,封都亭侯。後來張白騎在弘農郡謀反,龐德再次隨馬騰征剿,在兩座崤山之間大破敵軍。

每次出戰,龐德總是攻陷敵陣,打退敵人,在馬騰軍中最為勇猛。後來馬騰擔任衛尉,龐德留在馬超部下。

曹操在渭南打敗馬超,龐德隨馬超逃入漢陽郡,據守冀城。後來又跟馬超跑到漢中,投奔了張魯。

曹操平定漢中,龐德隨部隊投降了。曹操早就聽說龐德驍勇,任命他為立義將軍,封他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

侯音、衛開等人占據宛城叛變,龐德率領部下與曹仁奪取了宛城,斬了侯音、衛開,便往南駐紮在樊城,討伐關羽。樊城的眾將因為龐德的哥哥在漢中蜀軍裏,對他產生懷疑。

龐德常常說:“我蒙受國家恩惠,要為國盡義捐軀。我要親自攻打關羽,今後我不殺關羽,關羽就該殺了我。”

後來他親自同關羽交戰,射中關羽前額。那時龐德總騎白馬,關羽的士兵稱他為白馬將軍,都很怕他。

曹仁讓龐德在樊城北邊十裏的地方屯紮,碰上連著下了十幾天大雨,漢水泛濫,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龐德同眾將上堤躲水,關羽乘船進攻,四面包圍用弓箭射堤上。龐德披甲持弓,箭無虛發。

將軍董衡、部屬將領董超等人想投降,龐德都處死了他們。從清晨壹直戰到過午,關羽攻擊更急,箭用完了,就靠近肉搏。

龐德對督將成何說:“我聽說良將不怕死,不茍且偷生,烈士不毀大節來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

更憤怒地投入戰鬥,膽氣也越來越壯,但勢越來越大,將士們都投降了。龐德同部下壹名將領、兩名伍長彎弓搭箭,乘小船要回曹仁營中。

因為水大船翻了,弓箭遺失,龐德壹人抱著船沈到水中,被關羽俘獲。龐德站立不跪,關羽對他說:“您哥哥在漢中,我想用您為將軍,為什麽不早投降呢?”龐德罵關羽說:“妳小子,什麽叫投降!魏王率領雄兵百萬,威振天下。

妳們的劉備不過是個庸才,豈能和魏王對敵!我寧肯做國家的鬼,也不當賊人的將。”於是被關羽所殺。

曹操聽說後很悲痛,為他的死而流淚,封他兩個兒子為列侯。曹丕即王位,派使者到龐德陵墓送去謚號。

下詔說:“從前先軫為國捐軀,王雛絕食而死,喪身殉節,前代人都贊美他們。龐德果敢剛毅,赴難立名,當時人們就稱贊他,他的大義在當時就很崇高,寡人懷念他,贈他壯侯的謚號。”

又賜給他兒子龐會等四人關內侯的爵位,各食邑壹百戶。龐會勇猛剛烈有他父親的風格,官作到中尉將軍,封為列侯。

5. 郝景春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譯文供參考:

郝景春,字和滿,江都人。鄉試中舉,授鹽城教諭,因犯過失而罷職歸家。啟任陜西苑馬寺萬守監錄事,後調為黃州照磨,代理黃安縣事。到任剛三日,農民義軍突然來攻城,景春等堅守八天八夜,義軍撤走。

崇禎十壹年(1638),升任房縣知縣。農民起義軍領袖羅汝才率九營之眾向熊文燦請降,文燦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猶豫起來。景春單騎至義軍兵營去勸說,並與汝才及其同黨白貴、黑雲祥歃血為盟。汝才到文燦軍門投降,而所部諸營分駐於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與貴、雲祥駐於房縣城郊。當時,鄖陽各縣城墻都被破壞,只有房縣有賴於景春安撫,大體上可以防守。然義軍雜處其間,居民日夜不安。景春與主簿朱邦聞、守備楊道選壹方面修理防禦工事,壹方面與義軍諸營和睦相處。

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張獻忠在谷城舉兵反明,約汝才壹同行動。景春子郝鳴鑾還是生員,有萬夫不敵之勇,他對其父說:“房縣城為敵攻擊目標,僅疲憊瘦弱的士兵不過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鎧甲去見汝才說“:妳難道不念曾與我父親燒香盟誓之言嗎?希望妳慎重,不要與張獻忠壹同作亂。”汝才假意允諾。鳴鑾察覺出汝才的允諾並非真心誠意,回來與道選領兵登城防守,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城下。鳴鑾等斬義軍將領上天龍,遣使向熊文燦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見到文燦。

不久,義軍大隊人馬至房縣城下,獻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隊伍打紅旗。忽然兩軍合在壹起並力圍攻。義軍將領白貴、黑雲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讓給我們,保證無事。”獻忠又令張大經來勸降。景春在城上大罵,鳴鑾且守且戰,堅持了五天五夜。義軍損失不少,獻忠左足受傷,其心愛戰馬也被殺死。守軍指揮張三錫開北門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選在巷戰中犧牲。大經促使汝才勸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問他府庫財物何在,景春厲聲道“:庫藏若還有財物,妳們也破不了城!”義軍殺壹典史、壹守備來恐嚇他,景春終不屈服,與其子鳴鑾壹道被殺。其仆陳宜和朱邦聞壹家都死。朝廷聞知,贈景春尚寶少卿,建祠奉祀,後又改贈太仆寺少卿。

6. 課外文言文閱讀(9分)讀書佐酒 (元)陸友仁蘇子美①豪放不羈,好

小題1: (1)喜歡 (2)聽到 (2分,每小題1分)

小題2:B (3分)

小題3:熱愛讀書,喜歡飲酒;性情豪放。(4分,答出“熱愛讀書”或“喜歡飲酒”給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羈”給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內容,弄清例句中字詞的意思,然後根據自己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各項中字義,註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進行比較。可用排除法,將明顯不符合答案的項先行排除。

小題2:

試題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內容,根據語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據自己所學積累判斷字詞含義。

小題3:

試題分析:閱讀第壹句“蘇子美①豪放不羈,好飲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讀書”,從性格和愛好兩方面概括。

7. 王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8. 李崇矩,字守則.文言文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4.C(直:通“值”,價值)

5.C(①是說李崇矩得以免罪;②是周祖的善行;⑤表現李崇矩采用懷柔政策,收服黎人)

6.D(“把自己的財物遺落在洞穴中”分析有誤。原文“崇矩悉抵其洞穴撫慰,以己財遺其酋長”,這裏的“遺”應該翻譯為“贈送”,不是“遺落”)

7.(1)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註意“戮力”“獎”“構”“罹”的翻譯,註意“為……所”被動句式)

(2)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註意“因”“槁”“願”“櫬”的翻譯,註意判斷句式)

參考譯文:

李崇矩字守則,是潞州上黨人。年幼時孤貧,有善行,為鄉裏人所推服。漢祖在晉陽起兵,駐紮在上黨,史弘肇當時任先鋒都校,聽說崇矩的名聲,召來任為親吏,乾祐初年,史弘肇總領禁兵兼任京城巡檢,常常殘殺軍民,身邊的部屬害怕,慢慢都離開了他,只有李崇矩事奉他越發謹慎。弘肇被誅殺時,得以身免。

周太祖與弘肇向來交情很好,即皇帝位後,訪求弘肇的親屬故交,找到崇矩。對他說:“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妳是史氏家的故吏,請妳替我尋找他家的近屬,我要憮恤他們。”崇矩推薦史弘肇母親的弟弟福。崇矩歷來主持他家家事,把財產都收集攏來交給福,周太祖贊美他,把他收用在世宗軍中。

宋朝初年,李筠叛亂,任命崇矩率領龍捷、驍武左右射禁軍數千人駐屯河陽,率領所部進攻大會砦,攻克下來,斬敵五百人。改任澤、潞南面行營前軍都監,與石守信、高懷德、羅彥瑰在碾子谷***同大敗李筠的部隊。澤、潞平定時,派崇矩先入城,收管圖冊,管理府庫。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皇帝答應他的要求,賞賜很多。部隊回到京城,正遇判三司張美出任地方官,朝廷任命崇矩為右監門衛大將軍。

開寶初年,跟從皇帝征伐太原。軍隊班師回朝途中,任命崇矩為後殿。駐紮在常山,染上疾病,太祖派太醫診治,命他乘涼車回京城。崇矩叩頭說:“涼車是天子的座車,讓我乘坐此車是加速我的死亡啊!”堅決謝絕得免。

太平興國二年夏天,黃河河防常常決口,詔令崇矩乘驛馬從陜到滄、棣,巡視河堤。這年秋天,出京任邕、貴、潯、賓、橫、欽六州都巡檢使。不久,改任瓊、崖、儋、萬四州都巡檢使,部下軍士都害怕他,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壹***值錢數百萬,全部分給軍士們,他們才被感動。當時黎賊擾亂,崇矩到他們的洞穴壹壹加以撫慰,把自己的財物贈送給酋長,黎人都感德歸附。換任回朝,授任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雍熙三年,命他代替宋偓,任判右金吾街仗兼六軍司事。端拱元年,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尉,贈謚號為元靖。

9. 課外文言文閱讀(6分)曹州於令儀者,市井人也

小題1:(1)少,很少 (2)離開 小題2:妳很貧困,晚上帶著十千錢回去,恐怕要被人盤查 小題3:(1)平時很少有過錯,本來就是個好人。

(2)於令儀對他的善舉深深地感動了他。 小題1:試題分析:此兩句意思為“妳平時很少有過錯,怎麽當起盜賊來?”“(他)已經離去了,(於令儀)又喊他”,理解句子的意思,字語含義就明確了。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淺顯,容易理解。解釋文言字語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語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解釋清楚關鍵字詞,“甚”:很,“負”:帶著,“十千”:很多錢,“以”,無義,“歸”:回去;“恐”:恐怕;“為”:被;“詰”:查問。點評:本題不難,句意簡單,壹看即懂。

文言句子的翻譯有三個原則,壹是字字落實清楚,符合原意,三是語法遵循現代語言規範,三是語句要通順。小題3:試題分析:從“鄰舍子”的為人本質和於令儀的待人方式上來分析。

“爾素寡過”,說明其人不是道德敗壞之人,是偶犯過錯,於令儀又如此關懷寬容,讓其感動。點評:本題不難,文中有相關的文字信息。

閱讀題有的答案就在文中,要根據問題的指向找到要關文段,摘引關鍵的語句作答。

10. 陸元方賣宅的文言文閱讀翻譯和答案

《陸元方賣宅》原文

陸少保,字元方,曾於東都賣壹小宅。家人將受直矣,買者求見,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耳。”買者聞之,遽辭不買。子侄以為言,元方曰:“不爾,是欺之也。”

註釋

曾:曾經

直:通“值”,價值

因:就;於是

甚:很;非常

出水:排水

聞:聽見

遽:就

辭 :拒絕

侄:侄子

以為言:就此說了埋怨的話

爾:這樣

是:這是

誑:欺騙

但:只

翻譯

陸少保,字元方(陸少保)曾經 在洛陽城賣壹棟房子,家裏人要把房子賣了換錢,買(房子)的人要求拜見。於是元方告訴那人說:“這房子非常好,只是沒有排水的地方罷了。”買(房子)的人聽到(他說的話)後,立刻拒絕不買了。子侄們埋怨了他幾句,陸元方說:“不這樣,這是欺騙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