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理和教義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壹,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壹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歷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壹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最後,演變成三位壹體的壹炁化三清的神學理論。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谷、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後的宗教學說,未必完全切合,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莊,尊崇《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等眾多道家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儒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響。
二、歷史
1.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壹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壹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註意。
2.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壹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壹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誌性事件,壹是《太平經》的流傳,壹是張道陵的五鬥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壹說幹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所謂《太平經》,據信傳自西漢末年成帝時齊人甘忠可編著的《包元太平經》)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鬥,故稱五鬥米道(也有研究稱,乃因其崇信北鬥南鬥等五鬥星,加之與蜀地彌教結合,故稱五鬥彌教,後訛為五鬥米教)。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鬥米道的影響從西南壹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樸子》,是道教理論的第壹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宋徽宗更自號“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此階段不僅中國內部道教有所發展,更藉由遷徙與文化交流發揚至亞洲其他各處。比方東晉末,五鬥米道在中國南方發動起義失敗後,盧循率部逃至越南交州。越南人李脫幫助盧循進攻交州府城,失敗後自盡。這是道教傳入越南最早的記載。另外,諸如韓國融入壇君神話的天道教或日本結合日照天神、崇仰天皇思想、祭祀神靈的神道教。不過,除越南道教尚存其道教本質外,韓國天道教或日本神道教就其宗教內容等,與道教已大相逕庭。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壹道,尊張天師為正壹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壹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3.近現代的道教
明清以後,道教基本已經停止了發展。進入近現代社會以後,道教更是衰微。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執行,以前的壹些道教的清規戒律由於和現行法律抵觸而作廢。1957年,中***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管理中國道教內部的事務。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同中國其他的宗教壹樣經受了壹場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道教才開始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可是正信道教徒並不多。
臺灣日據時期,很多民眾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因此道教備受打壓,道教宮觀屢遭損毀,必須兼供佛像或民間神只才能得以保全。這種混雜現象延續至今。1949年,正壹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輾轉到達臺灣,1969年過世後傳於堂侄張源先,是為六十四代天師,現居臺灣嗣漢天師府。現據統計道教乃為臺灣第壹大宗教。
三、道教神仙
道教是壹個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間的秩序發展出了天庭及玉皇大帝和壹系列官員,吸收了佛教的地獄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為天庭的附屬,也發展出了閻羅殿和水晶宮的壹系列神仙官員,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竈王等。還吸收了眾多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九天玄女等。所以道教的神仙眾多,還隨時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創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媽祖、關帝等都可以納入道教的神仙系統。所有的神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廟宇,但大型宮觀必供奉三清神像。
此外,道教認為人身也是壹個小天地,因此人身上的各種器官,例如毛發、五官等等也都有神靈駐守,而且還有相應的修持方法。
四、戒律
道教戒律是壹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準則。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內容。壹般說來,全真派的戒律嚴於符箓派。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而且必須有壹個受戒儀式壹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據戒條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還有道教清規,就是道士犯戒以後的處罰手段。具體條例派別不同則規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壹些內容和儒家三綱五常等要求的基礎上,形成了壹套自己特有的內容。道教的清規戒律也是隨時事的變化而變化的,當與政權的法律相沖突時,會進行適當的調整。
五、主要典籍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為最重要的兩部經典。另外,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經創制了道藏,收集歷代道家著作,不僅包括哲學和道家理論,而且包括煉丹、養生、治病、氣功等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萬歷續道藏》等,現僅存明代《正統道藏》流傳,其它版本已失傳,現存歷代道教經典多收錄於此。道教的經書數量非常龐大,各派的主要經典也各不相同。
《周易參同契》是最早的丹經,稱為丹經之祖,此外《抱樸子》也是道教丹鼎派的基本經典。《太平經》和《老子想爾註》也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經典。《黃庭經》和《上清大洞真經》則是上清經箓派的主要經典,茅山派也非常重之。《度人經》和《三皇文》則是靈寶派和三皇派的主要經典。《陰符經》和《常清靜經》也是道教兩部非常重要的經書,是道士必須誦習的經書。此外,《玉皇經》和《心印妙經》也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課之壹。
道教南宗正壹派雖然以符箓、齋醮、科儀為主,但北宋以後也主張三教壹理,修煉內丹,出現了《悟真經》、《金丹四百字》等經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張三教合壹,煉氣全神,明心見性,兼融釋儒,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心經》三家經典為主,提倡“孝謹純壹,敦厚樸素”。
六、教派
從修行方式上來說道教主要分為兩個派別——符箓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煉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道教的分派,壹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比較有影響的有5個大派:
正壹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正壹派、龍門派、茅山派、閣皂宗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遇仙派,凈明派,南無派,隨山派,崳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元朝以後逐漸衰微。
太壹道:金朝時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
凈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衰微
明朝以後,道教分為正壹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兩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有86家,實際上只有80家。(據教內所傳應為36天教及72地教。)
正壹道:正壹道即東漢末年的五鬥米道,後更名為天師道,正壹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壹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壹派。代表人物王重陽,丘處機。全真道講求清修,其道士必須出家、吃素。其道觀,壹般被稱作為“十方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