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雲是什麽樣子的?
地震雲簡介地震雲是非氣象雲分類中表示地震的壹種雲。國際上對它的研究還很膚淺,至今沒有共識。現在在日本和中國有很多喜歡它的研究者去探索它。正是由於缺乏深入的研究,地震學家和氣象學家才單方面否定或牽強附會地用氣象理論解釋所有涉及地震雲的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經過持續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地震雲將為地震預測做出巨大貢獻。熱量理論:地震即將發生時,由於地震帶地熱能量聚集,或由於地震帶巖石受到強烈應力和強烈摩擦,會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會從地表逸出,使空氣變暖,產生上升氣流,在高空形成“地震雲”,雲的尾端指向地震發生的地方。2.根據電磁學理論,地震前巖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巖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的變化和電磁場的局部變化。由於電磁波對上層電離層的影響,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濃度急劇下降,使得水汽和塵埃以有序、非自由的方式排列,在地震雲中穿行。在此部分編輯地震雲的壹般特征。雲體海拔:6000米雲體顏色:白、灰、橙、橙* *特點:強風不易改變其形狀,天空與雲體界限明顯,多呈波浪狀。出現時間:早晚,編輯該剖面的地震雲形態:1,單個地震雲:是壹種水平條紋雲,通常表現為深淺分明的單個條紋。現有的觀點是淺端是震中。這種雲很像飛機留下的痕跡,所以有人稱之為飛機雲。這通常預示著兩周後會有地震。2.多重地震雲:平行或徑向雲。對於平行雲,目前觀測的多為局部地震;但是,現有的觀點是徑向雲的震中是其弧的中心。這兩種雲壹般預示著2-6天後的地震。3.龍卷風雲:垂直於龍卷風的雲,或無風時像垂直向上的煙柱。目前沒有關於其震中判斷的說法,預示三天後地震;4.魚鱗狀地震雲:壹大片雲在數小時內形成的松散魚鱗狀雲,常與“多片地震雲”同時出現。雲的深度是明顯的。現有的觀點是淺端為震中,預示2~6天後發生地震。5.質量地震雲:是地震時出現在震中的固體質量或質量雲。現有的觀測記錄很少,認為地震雲的定義很牽強。在本節中編輯地震雲的詳細形式,以便進行簡單分析。地震雲的長度越長,越接近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震雲的顏色看起來越深,相應的地震就越深。地震雲的持續時間越長,對應的震中就越近。編輯此部分的歷史記錄1。早在17世紀,中國古書就說,“正午或日落之後,天空晴朗,但有細雲如線,很長。2、1935中國寧夏隆德縣《重修隆德縣誌》記載“天晴暖,碧空凈,忽有烏雲如縷,婉如蛇橫臥長空,必有地震”。編輯這個比較新的觀測記錄,1976 7月27日,日本真鍋異彩極長的地震雲;2008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未測試),2008年5月9日合肥地區廣泛輻射出壹片地震雲。5月12汶川8.0級地震(實測)2008年5月9日,天水特大地震雲;5月12汶川8.0級地震(未測試)2008年5月9日,山東臨沂,不明形狀地震雲;5月12汶川8.0級地震(已確認)2008年5月31,合肥大範圍魚鱗震雲;06月01巴士海峽6.3級地震(實測)06月012日,齊齊哈爾輻射地震雲;2008年6月29日,在日本宮城觀測到單壹的白色地震雲。16年7月,日本京都近海地震,6.6級(未檢驗),08年8月01日,新加坡出現條狀地震雲,08年8月08日,印度尼西亞發生5.3級地震(未檢驗)。2008年8月04日,美國朱諾號出現單壹條狀地震雲,8月07日,阿留申群島分別發生5.2級和5級地震。美國安克雷奇出現單條紋和魚鱗狀地震雲。8月9日,阿留申群島發生5.5級地震,6月11日發生5.2級地震。(未測試)2008年8月9日,巴拿馬出現尺度狀地震雲,委內瑞拉蘇克雷發生5.11級地震(未測試)2008年8月9日,陜西Xi安多次觀測到形狀不明的地震雲,新疆邊境發生4.2級地震(未測試)。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與涼山彜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處(北緯26.2度,東經101.9度,震中位於攀枝花市東南方約50公裏處。震源深度10 km。)6.1級地震前壹個半小時宜賓出現了地震雲。宜賓市與涼山彜族自治州接壤。(證實)編輯這段地震雲研究史,是近幾年世界各國才開始研究地震雲的,其中中國和日本處於領先地位。我國對地震雲的研究始於1976唐山大地震後,目前已有十余個成功範例。日本有數百個利用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成功例子。有趣的是,最先提出“地震雲”這個名稱的不是地震學家,而是壹位政治家。他是日本福岡市前市長。他曾經親身經歷過日本福岡1956的7級地震,地震時看到天空中有壹片非常奇怪的雲。未來只要這種雲出現,總會有地震,所以他把這種雲叫做“地震雲”。1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現了壹片異常的帶狀雲,似乎要把天空劈成兩半。這種奇怪的雲被當時的奈良市市長看到了。第三天,日本福井真的發生了7.3級地震。市長將這種奇怪的雲稱為“帶狀”、“繩狀”或“像壹條長蛇”的“地震雲”,認為天空中突然出現“地震雲”後幾天內就會發生地震。市長的斷言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學工程系氣象學家的支持。1978 65438+10月12下午5點左右,奈良商工會議所五樓禮堂的市長演講隊突然看到窗外天空中有壹朵細長的紅雲自西南向東北飄動。他立即停止發言,向大約300名與會人員宣布,這是“地震雲”!雲的漂浮力很強,即將沖破其他的雲。“地震雲”有時是白色,有時是黑色。這次是紅色的,因為發生在黃昏。他估計兩三天內會發生壹次大地震。結果,第三天(65438年6月中午+65438年10月+4月4日),日本東京以南的伊豆群島大島附近發生了7級地震。這壹段的地震雲很難區分,因為它們和氣象學上很多常見的雲非常相似。我國壹些著名的氣象學家在尚無定論的情況下,用經典氣象學解釋了已知的地震雲:單個地震雲為急流跡,多個平行地震雲,魚鱗狀地震雲為半透明高積雲,絮狀積雲,卷雲為卷積雲,團狀地震雲為積雲。既然不是所有這些形式的雲都能用氣象學來解釋,那應該如何區分呢?以下是壹些基於統計和概率的不完全結論:1。地震雲出現的時候,多是連續多日的形態變化,而不是地震雲的固定外觀。2.地震雲出現幾天後,天空往往呈現出萬裏無雲的完全鏡像。3.地震雲的形狀多與當地正常的水汽環流不壹致,如“龍卷風雲出現時氣壓高,空氣中等偏低”、“魚鱗狀地震雲、平行地震雲出現後下雨”等。4.地震雲大多是6000米左右,而不是各種海拔。5.如果地震伴隨著強烈的余震,會同時出現多種形式的地震雲。編輯本段民間觀察報告2008年30日下午2點,李益斌豆腐冬泳隊16人的隊伍從宜賓春場壩下水,前往歷史名鎮李莊。隊伍遊到延平壩附近,大約是北京時間2008年8月30日下午15,遊在隊伍後面的老人通過觀察天空和網上了解到了地震雲。翠屏區審計局的李斌和宜賓工商銀行的唐國強告訴他,天空中發現了地震雲。審計局的李斌立即表達了強烈的懷疑。老莫回家後得知,2008年8月30日北京時間16: 3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與涼山彜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處(北緯26.2度,東經101.9)。震源深度1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