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分節氣應多吃時令菜,每個季節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價值高。吃有養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於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肝。
3、春分節氣應註意預防眼病,中醫認為應從調肝補腎入手來預防和治療眼病。因為,“肝開竅於目”,只有肝的精氣充足,眼睛才能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肝火上炎,可見雙目腫赤,肝虛則會雙目幹澀、視物不清。“腎為肝之母,肝腎同源”,腎的氣血充足,才能維持肝的正常功能。
4、春分節氣應註意避免情緒波動,精神分裂癥在春季高發的原因,與肝臟疏泄功能失調不無關系。中醫認為,心主血,肝藏血。當心情不暢時,會影響肝臟的藏血功能,而如果肝氣不疏,郁熱化火,最終也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悲勝怒。”如果情誌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就會紊亂,進而肝郁化火,擾亂神明。春分前後,要註意避免情緒波動,多做戶外活動。迎風順氣、隨風送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