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的種痘之術的歷史是什麽

中國古代的種痘之術的歷史是什麽

關於實施種痘免疫的最早記載是在什麼時候呢

明末喻昌《寓意草》(1643)對顧諟明的二郎,三郎在北平種痘醫案的記載,較為具體壹些:"顧諟明公郎種痘,即請往看.其痘苗淡紅,磊落中含水色,明潤可愛,且顆粒稀疎,如晨星之麗天門下,醫者先已誇為狀元痘."42清初董含《三岡識略》記載安慶壹姓張醫師三代所傳種痘術,更為具體:其法取患痘者的稀痘漿,貯於小瓷瓶內,埋於土內待用.其用法:將所貯痘漿染衣令小兒穿著,則三日萌芽,五日痘長,十日痘萎.這是清代文獻關於種痘的最早記載.1681年,清政府曾專差迎請江西醫張琰,為清朝王子和旗人種痘.據張琰《種痘新書》說:"經余種者不下七,八千人,屈指記之,所莫救者,不過二,三十耳."可見種痘術醫術已相當高.

對於種痘術的發明時間,地點,人物,醫書有不同的說法.除了前引清董玉山《牛痘新書》所稱"唐開元間,江南趙氏"之說,並有清代醫家張璐(1617-1700)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醫通》說:"邇年有種痘之術,始自江右,達於燕齊,近則遍行南北."書中記有痘漿,旱苗,痘衣等種痘法.康熙52年(1713)朱純嘏著《痘疹定論》卷二"種痘論"說,宋真宗時(11世紀)宰相王旦請峨眉山女神醫到京為其子王素種痘.這是醫典對種痘起源的最早的詳細描述,盡管是以帶有神話色彩的文本出現.

1727年清初俞茂鯤《痘科金鏡賦集解》中則把發明人痘接種術確定在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聞種痘法起於明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家之傳,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種花者,寧國人居多."稱是由安徽太平縣人發明並傳之天下,但未具姓氏.書仲介紹了四種種痘法,即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1742年成書的《醫宗金鑒》也記有四種接種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種痘新法》則描述了人痘苗的選育方法:"其苗傳種愈久,藥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也."符合現代疫苗制備的滅活原理.

張琰在《種痘新書》自序中說:"余祖承聶久吾先生之教,種痘箕裘,已經數代."可知張琰之父善種人痘,傳自其祖父,其祖則稱傳自聶久吾.聶久吾(尚恒)生於明隆慶(1567-1572)六年(1572),而現存聶久吾著《活幼心法》等醫書中均無種痘內容.按張琰自序的說法:"宇內方書總無種痘之說,豈治痘之方則宜傳之於世,而種痘之術不可向人言乎 蓋秘其訣而不肯筆之於書,私其技而不欲公之於世也.余今乃洩人之所未洩,傳人之所不傳".清伍士山在《種痘新書序》言其曾問張琰:"公家既有秘傳,曷不公之於世,普利群生 "張琰嘆曰:"醫書充棟,惟種痘之術不傳,蓋術家欲專其利,故秘其術以自私也.余行術數十年,……今余年將就衰,欲將其術傳之天下,故纘述遺篇,詳加參考,且將祖父秘傳壹壹書之於冊".由此可見,種痘之術確曾長期在極少數方家內部秘傳,不為世人所知;就連張琰本人也是在"行術數十年"之後將其書之筆端,公諸於世. 《醫宗金鑒》說種痘"此誠去險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種痘壹科,多口傳心授,方書未載,恐後人視為虛誕之辭,相沿日久,無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竟置無用之地,神功湮沒,豈不大可惜哉!今將種痘壹法細加研究,審度精詳,纂輯成書,永垂千古,庶為種痘之津梁,鹹登赤子於夀域也."其所謂"口傳心授",確實是種痘術自從發明直到明代壹直未被公開的原因,這或許也是古代"醫道不分"且醫家在某些秘術傳承上深受道教秘傳傳統影響的表現.事實上,壹般的痘疹治療,同樣存在著秘傳的現象,明孫壹奎《赤水元珠》卷二十七上"痘疹心印小引"曰:"專門者以痘為秘術,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師其見,各顓其法,而不思融洽眾理以契所歸."

清黃百家曰:"痘疹不知起自何時,相傳在晉宋之間.數千年來,毒痡極矣.天道好生,物極必返.邇乃有種豆之仁術.康熈戊申,余讀書甬上,有曁陽某者,挾此術至,吾友陳夔獻篤奉之,號於同誌.余時卽欲學焉,而未暇也.歲辛酉,余以試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諭雲:'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適浦陽有傅啇霖者,以種痘術抵吾裏,孫軰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鄰裏同舍多罹此厄.'余益感而願得之.今年夏,啇霖過訪余,與之促膝連床,啇霖亦不惜,盡傾底蘊.余時適往昆山,未得竟業.政初,啇霖之兄也,文譽斐然,本其家授,兼以此術濟世,葢自明初,其遠祖竇繼先生從戴原禮遊,卽精於醫,傳至其曽祖思川,祖岐山,始以種痘術聞逺近,父希成,叔希美,為格等繼之,而政初集其大成. 其為符咒,可廢乎 曰不可.痘疫時行,實有邪祟,且忌諸犯觸,非此無以發人之誠信耳,故古有祝由科,非無謂也.因與政初詮次増定其家傳之本,為《天花仁術》壹書,總種痘時痘為十卷,公之同好,所謂父不哭子,其利漙哉!政初更善針術,其經絡補瀉,悉本靈素,與今所行世者逈異,此其壹端雲."

亦有人提出人痘法發明於清初.民國13年惲鐵樵著《保赤新書》卷二"鼻苗":"我國當清初時代,曾有人發明種痘之法,用出天花小孩的痘痂,研碎了和在新棉花絮裏,搓成小團,塞在嬰孩鼻孔之中,謂之鼻苗."作者此說亦無證據,不過作者接著說:"在發明這鼻苗的人,理想極通.天花既是外感,食積,驚恐為誘因,病源復雜,傳變自然厲害,若用痘苗引痘,那就純粹的內因,病源單純,自無危險,豈不是極通極通麼.……詳究其源,雲是玄女降乩之方,轉取痘氣薰蒸,發胎毒於安宓無病之時.……原其種痘之苗,別無他苗,惟是盜取痘兒顆粒之漿,……據此在發明之人,恐不能取信於大眾,卻要托之玄女以自重,在醫家之評論,全不計其發明之功,反要科其盜竊之罪.這就是中國醫學不發達之原因了." 清初痘疫大流行,確實給人提供了某種歷史心理學的背景.但毫無疑問清初發明種痘之說不合歷史事實.

李約瑟《中國與免疫學的起源》壹文及其《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壹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認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醫家萬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種痘.又有研究者認為"基本可以確定種痘始於明隆慶年間(引者註:隆慶1567-1572),即16世紀中葉";"種痘術最初於晚明出現在皖南和江西的弋陽等地,大約在清初傳入江南";"人痘術在明隆萬年間已在皖南和江西等地出現,而且至遲到18世紀中葉,江南的人痘接種術已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

然而進壹步的考證表明,1523年去世的明鄭善夫的《少谷集》卷二十中,最早提到種痘之事.該書卷二十?書四"與應南洲"曰:"春間得越中二手教,繼得顯仁濟上種痘事;近又得二兄宦跡,皆好音也.善夫入秋,病稍去體,然神思大減,眼就花,齒半揺動,百年未中,而衰颯如此,不肖可言耶.白下之命,於病軀散才甚稱,且得以暇日,求吾斯未信處,竊自慰也.石龍兄此時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

文中提到的"顯仁",在卷十八《寄應南洲》壹信中又曾提及:"顯仁親事,尚爾優遊",可知"顯仁"其人時當在冠齡之下.而"濟上"則是地名,卷二十五《病中懐鄭繼之二首》詩句"衛川分手去,濟上寄書來"即其證;又按宋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卷七"濟上:濟水之上."綜上,"顯仁濟上種痘事"是說顯仁在濟南完成種痘之事,從信中提到的"白下之命"(指嘉靖元年即1522年明朝南京朝庭的詔命),及文中"石龍兄此時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壹句,可知此信寫於嘉靖元年(1522),那壹年他被薦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而不應是翌年上任途中罹病返家之後去世之前所寫.

由此可見,目前所知最早關於種痘之事的記載是在1522年.

(五) 988-989年:峨眉山頂女神醫始傳種痘術

清抄本《正壹道門慶麻痘娘科》和抄本《痘門拜娘娘誥全科》都提到"戊子己醜行正令"這個時間點,值得註意.這種長久流傳於民間社會的宗教科儀文本,往往用秘言訣語的方式,流傳著某些鮮為人知的重要資訊.

《正壹道門慶麻痘娘科》:"拜請天宮天姆娘,功德齊天不可量,戊子己醜行正令,普天伐土布恩光".《痘門拜娘娘誥全科》:"拜請天宮天姥娘,功德其大不可量,戊子己醜行正令,遍遊天下種痘瘡,是男是女賴清吉,或老或少得安康".顯然"戊子己醜行正令"是指在"戊子己醜"年裏傳布這神聖的種痘術.那麼"戊子己醜"是指何年代

根據這些經書拜頌的天姥娘娘乃指向峨眉山上傳播種痘的神醫,參之以朱純嘏《痘疹定論》對該女神醫為王旦(在世時間是957-1017年)之子王素(在世時間是1007-1073)種痘及及傳播種痘術的事跡,"戊子己醜"當指宋端拱元年(988)和二年(989).因為在女神醫為王素種痘前,種痘術已在峨眉山地區傳播,只是因為方坤撰《全閩詩話》卷七明?鄭善夫:"其赴召也,便道遊武夷,深入九曲,絕糧抱病,放舟南下,抵家而卒,年三十九,其徒髙瀫傅汝舟為庀棺斂,太守汪文盛葬焉."

宰相之子王素種痘始聞名於世而已.按《痘疹定論》,王旦生子而傷痘,命人為尋名醫,於是"時有四川人做京官者,聞其求醫治痘,乃請見而陳說種痘之有神醫,治痘之有妙方,十可十全,百不失壹.王旦知之,喜相問曰:'此神醫是何姓名,何處居住也 汝即知之,為我請來.'彼應之曰:'此醫 環峨眉山之東西南北,無不求其種痘,若有神明保護,人皆稱為神醫,所種之痘,稱為神痘.'"乃請神醫."不逾兩月,敬請神醫到汴京.見王素,摩其頂曰:'此子可種.'即於次日種痘."此其證.

又,經中描述"峨眉山上三大娘",乃"身穿泗州綾羅緞,八副羅裙湊地裝,頭戴金釵玉霞帔,足踏系鞋三寸長, "可見經傳認同天姥娘娘乃小腳"三寸長",無疑裹足,乃為五代以後的人物特徵,決非唐或唐前.當然也不排除是清代的時代特徵滲入道教話語演變過程,盡管娘娘本非清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