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洪學智
洪學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參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國* * *生產黨。
革命生涯中,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政委、團政治部主任、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員、軍區副司令員、軍區司令員、縱隊司令員、軍長、兵團副司令員。
參加過長征、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總後勤部部長、省農機廳廳長、重工業廳廳長、石化局局長、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總後勤部部長兼政委、中央軍委副秘書長、CPPCC副主席。
參加了解放海南島、萬山群島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等的指揮。1955和1988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165438+2006年10月20日病逝於北京。
2.皮定均
皮定均(1914 . 8 . 30—1976 . 7 . 7),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安徽省金寨縣戴家嶺人。
軍旅生涯中,歷任紅軍連指導員、營長,紅軍大學上級司令部副科長,步兵學校營長,指導員第2團團長,八路軍129師特勤團團長,軍分區司令員,支隊司令員,縱隊旅長,縱隊副司令員,野戰軍副司令員,野戰軍司令員。
先後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川陜蘇區反圍剿、長征、中原突圍、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軍長、誌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
1955被授予中將軍銜。1976年7月7日在福建進行軍事演習時陣亡。他只有62歲。
3.張顯嶽
張顯嶽(1911—2002),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 10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壹野戰軍第六軍政治委員、迪化(今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完成了剿匪、改造起義部隊、守衛邊境和參加新解放區建設的任務。
1951年後,歷任西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西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委、總後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處處長、總後勤部副部長。他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55被授予中將軍銜。
4.林偉賢
林偉賢(1912—1985),又名林昕,安徽省金寨縣人。中國* * *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 *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5.李耀
李瑤(1911-2003),1928加入中國* * *共青團,1930 10加入中國* *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兼政治指導員、營長兼政委、旅政委、兵站醫院政委、科長。
參加了香火嶺、郭家河、瓦屋基、鎮安、袁家溝口、獨樹鎮、寺坡村、西峰鎮等戰役,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壹至五次反圍剿和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六支隊營、團、兵團政委,豫西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嶽軍區第八縱隊第二十四旅政委,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二旅政委兼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陜南軍區副政委,第十九軍副政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壹步兵學校政委、總後勤部幹部處處長、總後勤部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副政委。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 * *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