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2. 文言文閱讀 宋史·何繼筠傳荊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
晉天福中,相率詣範陽,委質燕王趙延壽,得掌親兵。開運末,延壽從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漢初,改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周廣順初,為率府率,奉朝請,貧不能振。
顯德初,世宗戰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驍勇士。通事舍人李延傑以罕儒聞,即召赴行在,命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敵境。罕儒令人負束芻徑趨太原城,焚其東門。
擢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從平淮南,領光州刺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舒、蘄二州招安巡檢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賜金帶、銀器、鞍勒馬。
六年春,軍吏耆艾詣闕請留,恭帝詔褒之。建隆初,升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
罕儒恃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虜獲甚眾。是年冬,復領千余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余眾襲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以禦貴超。
罕儒錦袍裹甲據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聞彥進小卻,即上馬麾兵徑犯賊鋒。並人攢戈舂之,罕儒猶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劉鈞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聞其死,求殺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其部下龍捷指揮使石進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
有供奉官張奉珪使泰州,自言後唐張承業之子。罕儒曰:「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
」厚加禮待,遺錢五十萬,米千斛。
3. 文言文:武行德之守洛京武行德任洛京留守時,國家正在實施鹽法,規定凡能捉獲販鹽壹斤以上者,心加重賞。
當時壹些為非作歹的人,常常用私鹽來陷害人。曾有壹個村童,背菜進城,路上遇到壹個尼姑,從河陽來,與他同行。
快到城時,尼姑卻先走了進去,壹會兒,守門的吏卒前來搜查,在村童的菜籃中查獲了私鹽數斤,便把村童捉了起來,送到府中。武行德取過鹽查看,見外面裹著白紗手帕,而且有壹股襲人的龍麝香氣,驚異地說:“我看村童破衣爛衫,甚為窮困,怎麽會有薰香手帕呢?壹定是壞人幹的勾當。”
於是問村童說:“妳離家以後,曾與什麽人同路而行?”村童如實作了回答。武行德聽了,高興地說:“我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這壹定是天女寺的尼姑與守門吏卒企圖僥幸謀求賞金啊。”便問明尼姑的形貌,命令親信去逮捕,即日捕獲。
經過審問,此事果然牽涉到守門的吏卒,村童獲得了釋放。從此官吏們對武行德又懼又怕,又佩服,不敢再有所欺蒙,整個洛京為之肅然。
4. 送魏萬之京閱讀答案希望對妳有幫助: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禦衣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註:離歌:離別之歌。 關城:潼關、函谷關。禦苑:皇家的宮苑。砧聲:搗制寒衣的聲音。
魏萬:肅宗上元進士。是李頎的後輩。和李白很有交情。離歌:離別之歌。關城:潼關、函谷關。禦苑:皇家的宮苑。砧聲:搗制寒衣的聲音。
相關試題及閱讀答案
1. 首聯、頷聯哪幾個詞表達了季節的怎樣的特征(離別的環境)?從中又表達出詩人送別的什麽情緒?
2、“微霜初渡”“樹色催寒”兩個意象歷來為人稱道,請分析其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
3. 尾聯用什麽藝術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容?
參考答案
1 :“微霜”“鴻雁”點出了送別時深秋時節蕭瑟的氣氛,從中表達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
2、這兩個意象中,“催”“渡” 都使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營造了深秋已至、寒氣逼人的氣氛,為悲秋和離愁的心境做了極好的渲染和烘托,表達出詩人送別時的悲秋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
3 答:尾聯直抒胸臆,以長者的口吻表達了對魏萬的勸勉:莫把長安當作行樂之地而虛度大好時光。這是壹般送別詩最常見的做法。
二:
(1)頸聯中有壹個字用得十分精妙,請找出來,並說明這樣用的妙處。
(2)尾聯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感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最好的是 “催”字(1分),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營造了寒氣逼人的氣氛,為悲秋和離愁的心境做了極好的渲染和烘托,(1分)表達出詩人送別時的悲秋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2分)
(2)尾聯直抒胸臆(1分),以長者的口吻表達了對魏萬的勸勉:莫把長安當作行樂之地而虛度大好時光, 不要把寶貴的時光,輕易地消磨掉,要抓緊時機成就壹番事業.(3分)
三:
1.寫出首聯、頷聯中表現季節的詞語,分析這些詞語對表現情感的作用(5分)
2.全詩采用了什麽抒情方式?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容?(6分)
參考答案
1.(5分)“微霜”“鴻雁”點出了送別時深秋時節蕭瑟的氣氛(2分),烘托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情緒(3分)。
2.(6分)借景抒情(2分),表達了詩人與朋友離別時傷感依戀之情(2分)和關切勉勵之意(2分)。
5. 文言文閱讀,範正辭治饒州範正辭,太平興國(查下來好象是宋朝的壹個年號,例如:太平興國二年)中期的人,因為饒州有很多沒有處理的訴訟,他被派往那裏做知州(知州:官職)。
他到達後連夜全部判定、解決案件,當地的官吏因淹獄(長期擱置的案件而使囚犯長期困於獄中)被停職的有63個人。範正辭命令料州的官兵把這些人送到京城去(看意思好像是充軍),有壹個叫王興的人,因為留戀故鄉,害怕去京城,範正辭就故意弄傷他的腳,用嚴正的命令殺了他(也就是殺壹儆百啦)。
王興的妻子上訴,宋太宗召見範正辭,讓他在大堂上解釋這件事,範正辭義正嚴詞的說:“東南的幾個郡富饒殷實、繁榮昌盛,人心比較容易浮動,王興竟敢鬧事,煽動民心。如果這樣的情況失去控制,那麽我將沒有處理犯罪的空間了。”
皇帝贊賞他的果敢決斷,特意給他調職,讓他去江南做轉運副使(轉運副使:官職)。饒州有個州民叫甘紹的,被盜賊群抓去,州裏抓住他們14個人,屈打成招被判死刑要被殺死了。
範正辭按部就班,循循善誘的詢問他們,14個人都哭了。範正辭查下來此案件並非真實情況,命令把他們幾個遷移到其他地方問訊。
後來有人舉報告訴他盜賊的所在地,範正辭悄悄召集軍隊想乘其不備逮捕他們(掩捕:乘其不備而逮捕) 。盜賊發覺了他的動向逃走了,範正辭立即壹個人騎馬追出城郊20裏追到他們。
盜賊操控弓劍、拿著槊(武器名)逼向範正辭,範正辭大叫壹聲,用鞭子抽打他,打中盜賊的2只眼睛,他仆倒在地,其余的盜賊渡江分散逃走了。被他用鞭子打傷的人還有氣息,在他的身旁發現他遺棄的贓物,按照他的罪狀讓他伏法,被冤枉的14人都得到釋放。
這是我鄉裏的事,郡裏的人大多不知道這件事。
6. 文言文閱讀宋史荊罕儒傳《宋史·荊罕儒傳》原文及譯文——翻譯1、原文:荊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
晉天福中,相率詣範陽,委質燕王趙延壽,得掌親兵。開運末,延壽從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漢初,改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周廣順初,為率府率,奉朝請,貧不能振。
顯德初,世宗戰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驍勇士。通事舍人李延傑以罕儒聞,即召赴行在,命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敵境。罕儒令人負束芻徑趨太原城,焚其東門。
擢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從平淮南,領光州刺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舒、蘄二州招安巡檢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賜金帶、銀器、鞍勒馬。
六年春,軍吏耆艾詣闕請留,恭帝詔褒之。建隆初,升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
罕儒恃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虜獲甚眾。是年冬,復領千余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余眾襲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以禦貴超。
罕儒錦袍裹甲據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聞彥進小卻,即上馬麾兵徑犯賊鋒。並人攢戈舂之,罕儒猶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劉鈞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聞其死,求殺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其部下龍捷指揮使石進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
有供奉官張奉珪使泰州,自言後唐張承業之子。罕儒曰:「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
」厚加禮待,遺錢五十萬,米千斛。罕儒雖不知書,好禮接儒士。
進士趙保雍登科覆落,客遊海陵。罕儒問其所欲,保雍以將歸京師,且言緣江榷務以絲易茗有厚利。
罕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絲,得四千余兩,盡以與之。然好勇善戰,不顧勝負。
常欲削平太原,誌未果而及於敗,人皆惜之。罕儒兄延福。
延福孫嗣。《宋史·荊罕儒傳》原文及譯文——翻譯2、譯文:荊罕儒,翼州信都人。
父親荊基,官任王屋令。荊罕儒年青時不修德行,和趙鳳、張輦壹起做盜匪。
後晉天福年間,他們相伴來到範陽,投靠燕王趙延壽,掌管趙延壽的親兵。開運末年,劉延壽隨契丹國君耶律德光攻入汴州,暫時任命荊罕儒為密州刺史。
後漢初年,改任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後周廣順初年,官任率府率,可以參加朝會,生活卻窮困難當。
顯德初年,後周世宗皇帝大戰於高平,殺了不聽命令的將領,就尋求驍勇善戰的人。通事舍人李延傑推薦了荊罕儒,世宗皇帝使召荊罕儒趕來相見,任命他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戰太原時,世宗命荊罕儒率領三千步兵先進入敵境。罕儒下令士兵背負物資走小路急攻太原,焚毀太原東門。
因戰功被提升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承受世宗平定淮南,被任命為光州刺史,後又改任泰州刺史,又任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任舒、蘄二州招安巡檢史。
顯德四年,泰州剛被攻下,荊罕儒真正官拜泰州刺史,兼任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第二年三月,世宗駕臨泰州,任命荊世罕為團練使,賜下金帶、銀器、鞍勒馬匹。
顯德六年春,軍吏長者拜見皇帝請求讓荊罕儒留任泰州,後周恭帝下詔表彰他。北宋建隆初年,荊罕儒升任鄭州防禦,以荊罕儒為防禦使,又改任晉州兵馬鈐轄。
荊罕儒自恃勇武過人輕視敵人,曾經率騎兵深入後晉境內,敵人大多閉城不出,荊罕儒率部掠獲很多。這年冬天,荊罕儒又帶著壹千多騎兵抵達汾州城下,焚毀晉軍草場,領軍揚長而去。
傍晚時荊罕儒率軍在京土原紮營,劉鈞派大將郝貴超帶領壹萬多兵馬來攻打荊罕儒,黎明時到了京土原。荊罕儒派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抵擋郝貴超。
荊罕儒身著錦袍披盔甲坐在胡床上鼓舞士氣,正割著羊腿大吃,聽說閻彥進所部稍有退卻,立即上馬率兵徑直攻向敵軍。多名敵軍壹起拿弋攢擊他,荊罕儒仍然力戰不休,親手殺死十幾人,就這樣遇害了。
劉鈞壹直害怕荊罕儒的勇武,壹直想活捉他,等到聽說荊罕儒的死訊,就找出殺死荊罕儒的人,把他們殺掉了。宋太祖為荊罕儒的死痛惜不已,提拔他的兒子荊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就追索京土原之戰上不拼命作戰的人,貶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殺荊罕儒部下龍捷指揮使石敬德等二十九人。荊罕儒輕財物好施助於人。
在泰州時,有海鹽收益,年收入驚人,皇帝恩準他收八成的鹽稅,仍然不夠他用。家中財貨收入有記錄,用出去的卻不計數目。
曾經有供奉官張奉珪出使泰州,自己說是後唐張際業的兒子。荊罕儒說:“我壹生只聽說張特進的大名,終於有幸認識了他的兒子。”
優厚地款待他,送他五十萬錢,壹千斛大米。荊罕儒不識字,卻喜歡禮遇儒士。
進士趙保雍科考落榜,遊經海陵。荊罕儒問他的打算,趙保雍告訴打算回京城去,還說緣江榷務(官署名)中用絲綢換茶葉有豐厚利潤。
荊罕儒立馬召來管倉庫的仆人,叫他打點倉庫中絲綢,有四千多兩,。
7. 明史章正宸傳文言文閱讀答案章正宸,字羽侯,會稽人。從學同裏劉宗周,有學行。崇禎四年進士。由庶吉士改禮科給事中。勸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義,賤富強。
禮部侍郎王應熊者,溫體仁私人也,廷推閣臣,望輕不得與。體仁引為助,為營入閣。正宸上言:“應熊強愎自張,何緣特簡。事因多擾,變以刻成,綜核傷察,宜存渾厚。奈何使很傲之人,與贊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獄拷訊,竟削籍歸。
九年冬,召為戶科給事中,遷吏科都給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禮之特重。正宸出其門,與搘拄。歲旦朝會,帝隆師傅禮,進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下聽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禮閣臣,願閣臣積誠以格君心。毋緣中官,毋修恩怨,毋以寵利居成功,毋以爵祿私親昵。”語皆風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撫江禹緒為宣大總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縣史調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輔馮銓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復銓冠帶,正宸爭之,事遂寢。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幾,會推閣臣,救李日宣,謫戍均州。
福王立,召復正宸故官。正宸痛舉朝無討賊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各結營寨,擒殺偽官,為朝廷效死力。忠義所激,四方響應。宜亟檄江北四鎮,分渡河、淮,聯絡諸路,壹心齊力,互為聲援。兩京血脈通,而後塞井陘,絕孟津,據武關以攻隴右。陛下縞素,親率六師,駐蹕淮上,聲靈震動,人切同仇,勇氣將自倍。簡車徒,選將帥,繕城塹,進寸則寸,進尺則尺,據險處要,以規中原。天下大矣,渠無人應運而出哉?”魏國公徐弘基薦逆案張捷,部議並起用鄒之麟、張孫振、劉光鬥,安遠侯柳祚昌等薦起阮大鋮,正宸並疏諫,不納。改大理丞,正宸請假歸。魯王監國,署舊官。事敗,棄家為僧。
以下答案供參考:
4.A.望輕不得與 與:給予
B。遷吏科給事中 遷:升官
C。正宸爭之,事遂寢 寢:止息
D。宜亟檄江北四鎮 亟:緊急 答案:A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章正宸“有學行”的壹組是:
①從學同裏劉宗周②體仁引為助,為營入閣③應熊強愎自張,何緣特簡④奈何使很傲之人,與贊平明之治哉⑤召復正宸故官⑥正宸痛舉朝無討賊心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C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A 章正宸上言阻止王應熊“入閣”,結果惹怒了皇上,被送入監獄拷打審訊。
B 周延儒再次任宰相,章正宸在周延儒門下做事,他們倆的關系不好,章正宸與周延儒意見常不合。
C 章正宸說“陛下隆禮閣臣,願閣臣積誠以格君心。毋緣中官,毋修恩怨……”這些話,是在諷刺皇上。
D 章正宸向福王上疏時,陛下應親率六軍駐紮在淮上,人人齊心同仇敵愾,勇氣自然會倍增。 答案:C
8. 黃伯思文言文閱讀答案自幼聰穎,日誦書千余言,復述無遺誤。少時習作詩詞,文采甚麗。青年入太學,成績屢占上遊。元符三年(1100)中進士,授職磁州(今河北磁縣)司戶參軍。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蘇南通)司戶、河南府戶曹參軍。任滿,留守鄧洵辟為右軍巡院,崇寧元年(1102),調任祥定九域圖誌編修官,兼六典檢閱文字。不久,監護崇恩太後園陵使司,掌管箋奏。以修書恩,後又擢升為秘書省校書郎,累遷秘書郎。政和八年(1118)病故。[1]
個人成就
黃伯思著《東觀余論》二卷
黃伯思學問淹通,自《六經》及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蔔筮之說,無不精詣。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彜器款識,研究字畫體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書討論備盡。善篆、隸、正、行、章、草、飛白,皆精妙,亦能詩畫。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鹹有依據。著有《法帖刊誤》2卷,此書糾正了《淳化閣帖》不少錯誤。又著有《東觀餘論》,另有《博古圖說》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組合家具圖冊《燕幾圖》也是黃伯思所著。
黃伯思,字長睿,其遠祖自光州固始徙閩,為邵武人。祖履,資政殿大學士。父應求,饒州司錄。伯思體弱,如不勝衣,風韻灑落,飄飄有淩雲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誦書千余言。每聽履講經史,退與他兒言,無遺誤者。嘗夢孔雀集於庭,覺而賦之,詞采甚麗。以履任為假承務郎。甫冠,入太學,校藝屢占上遊。履將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辭,履益奇之。元符三年,進士高等,調磁州司法參軍,久不任,改通州司戶。丁內艱,服除,除河南府戶曹參軍,治劇不勞而辦。秩滿,留守鄧洵武辟知右軍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彜器款識,研究字畫體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書討論備盡。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鹹有依據,作《刊誤》二卷。由是篆、隸、正、行、草、章草、飛白皆至妙絕,得其尺牘者,多藏弆。
又二年,除詳定《九域圖誌》所編修官兼《六典》檢閱文字,改京秩。尋監護崇恩太後園陵使司,掌管箋奏。以修書恩,升朝列,擢秘書省校書郎。未幾,遷秘書郎。縱觀冊府藏書,至忘寢食,自《六經》及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蔔筮之說無不精詣。凡詔講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贗,以素學與聞,議論發明居多,館閣諸公自以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艱,宿抱羸瘵,因喪尤甚。服除,復舊職。
伯思頗好道家,自號雲林子,別字霄賓。及至京,夢人告曰:"子非久人間,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覺而書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學問慕揚雄,詩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騷》壹卷。
二子:詔,右宣教郎、荊湖南路安撫司書寫機宜文字;訁乃,右從事郎、福州懷安尉,裒伯思平日議論題跋為《東觀余論》三卷。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