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魯迅的雜文對當時社會的鞭策和批判力是最強的。他的散文、詩歌、小說大多是對中國不爭社會的個人憤懣。且雜文內容精煉像把短刀,而小說和其他的文學形式大多太過婉轉,還需要讀者再去靜下心來體會。而雜文就要直接的多,成文速度也比較快。
韓寒對時事的批評也是靠雜文,價值不同但意義相近。
魯迅還有壹部分雜文,通過“曲筆”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所周知,“曲筆”原是舊中國反動政治迫害的產物,魯迅在《花邊文學》的《序言》裏,曾經這樣說過:“那時可真厲害,這麽說不可以,那麽說又不成功……在這種明誅暗殺之下,能夠茍延殘喘,和讀者相見的,那麽,非奴隸文章是什麽呢?”知道這個情況,我們就了解魯迅的壹部分雜文,所以采用“曲筆”,原是迫不得已的。有人把“曲筆”當作魯迅筆法,好像魯迅壹貫喜歡用這種方法寫作似的,這是很大的誤解。實際上,只要有可能,魯迅總是竭力把文章寫得明白曉暢的。“曲筆”既是政治迫害的產物,那麽它就不是壹種有成規可循的藝術手法,它需要適應不同的題材,對付不同的政治環境,采取不同的表現方法。有全篇用隱喻的,如《現代史》。內容寫變戲法,他們壹次又壹次地向觀眾榨錢,今日這班人走了,明日那班人又來。全文沒有壹句話涉及當時的政治,但明眼人壹看就知道,這正是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現代史。有全篇用反語的,還有說故事,引古喻今等多種方法。對於這類雜文,我們主要認識它的戰鬥作用和意義,而不必去學習它的隱晦曲折的形式,因為今天已經根本不同於魯迅所處的時代。
總之,魯迅的雜文,形式豐富多彩,手法不拘壹格,莫不清新獨創,給予讀者以雋永的藝術享受。這除了思想內容的先進、深刻,有助於他在藝術上的發現以外,還因為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有壹座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此外,他在寫作過程中的認真構思和錘煉,也是十分重要的條件。“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評,也不是攤開紙就動筆”。他曾這樣說:“人家說這些短文就值得如許花邊,殊不知我這些文章雖然很短,是絞了許多腦汁,把它鍛煉成極精銳的壹擊,又看過了許多書,這些購置參考書的物力,和自己的精力加起來,是並不隨便的。”①這種艱苦勞動、精益求精的態度,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讓我們認真地學習魯迅雜文的戰鬥性和藝術表現力,更好地發揮雜文打擊敵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吧。
2. 提要:郁達夫是壹個在創作上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在開始創作以前就有了豐富充實的準備,他作品的“時代病”的暴露、“自敘傳”的形式、強烈的主觀抒情都有別於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早期小說真實地藝術地留下了異常復雜的時代側影,豐富了我國現代文學的寶庫。
關鍵詞:藝術風格 中外文學 熏染
郁達夫的小說創作從1921年的《沈淪》發韌到1935年《出奔》的收筆,中間整整跨了15年。在這段悠悠的歲月裏,郁達夫經過時代的洗禮與古今文化的過渡後,在創作上走過了三個階段:早期,1926年郁達夫與郭沫若等人在東京成立了創造社,並決定出版《創造季刊》。從這壹年開始郁達夫先後寫了《銀灰色的死》、《沈淪》、《南遷》等。後來,他陸續寫下了《茫茫夜》、《秋柳》、《風鈴》、《蔦蘿行》等自敘傳小說。《沈淪》為這壹時期的代表作,這壹時期的創作以自敘傳為主,強烈的主觀抒情,感情憂郁的抒情筆調以及鮮明獨特的現代色彩,表現了作者典型風格的成熟。中期,1922年郁達夫回國後,由於貧困事業的境遇,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開始關註下層人民的生活,寫出了最早描寫工人生活的作品《春風沈醉的晚上》等,小說以“故事”面目出現,使早期強烈主觀色彩被明顯弱化,顯出客觀與現實的趨勢。晚期,1926年郁達夫南下廣州,輾轉後遷居杭州。這壹時期以《遲桂花》為代表作,對藝術境界的刻意追求,是這壹階段最大的藝術特色。郁達夫壹生創作小說50多篇,大致可分為以上三個創作階段兩種藝術風格,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追求與矛盾的人格理想,這樣的分期與作者生活環境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基本壹致的。下面主要介紹其早期小說的藝術風格。
壹、早期小說的藝術風格
1921年10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小說集《沈淪》出版,當時“在中國枯槁的社會裏,好像吹了壹股春風,立刻吹醒了無數青年的心”。[1]小說壹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書之壹。繼《沈淪》以後,郁達夫寫下的早期小說還有《茫茫夜》、《懷鄉病者》、《秋柳》等等。這些作品的基本特色是通過青年的變態心理的刻畫和情愛的苦悶與社會苦悶的描寫,表現了在那樣壹個歷史時期中受到時代窒息的青年的內心的呼喚,表現了他們的苦悶與仿徨,他們對個性解放的要求。他用大膽的描寫反映了“時代病”,即青年的煩躁與苦悶,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壹個時代。
⒈ “時代病”的暴露
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出了“反對舊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號,個性解放和表現自我的思想席卷了整個中國,廣大的小資產階級青年奮起打倒舊傳統,懷有浪漫主義的沖動去歌頌愛情、憧憬未來。但他們大多數人都脫離群眾,那就必然導致這場運動的失敗,當五四運動的高潮過去以後,反動勢力又猖獗起來,個性解放的理想失去了現實的基礎,但是又找不到反抗黑暗勢力的有力武器和出路,於是苦悶和仿徨就成為了壹種普遍的“時代病”。郁達夫對這種“時代病”的描寫無疑是對舊制度、舊文化及反動勢力的沖擊,有其進步意義。
郁達夫小說中描寫的“時代病”多是由於理想的破滅導致的。比如《沈淪》中的主人公的憂郁癥,造成他這種憂郁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以為他壹個人和別的學生不同”[2]而且“心思太活”[3],所以在他十七歲的時候進入美國長老會捐款創辦的H 大學的預科以後,不滿於學校的規章制度,“禮拜三晚上有祈禱會,禮拜日不準外出”[4]等等,嚴重束縛了他個性的發展,“他的心裏總有些反抗的意思。”後來他終於不甘服從退了學,又幾經周轉換了學校,但終於還是不得不退學,同時還由於家道中落等原因,使他蟄居在書齋裏,“他的憂郁癥的根苗,大約也就在這個時候培養成功的”。這說明主人公的病態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敏感和靈活的天性受到了封建的束縛,被社會所不容造成的,而後來他的“憂郁癥”愈加嚴重,則是由於他在日本是出於“弱國子民”的地位,被人瞧不起、飽受淩辱的結果,顯然這種時代病的根源在於社會。
郁達夫對於“時代病”的描寫,往往和祖國的貧弱聯系在壹起。也可以說,後者是因,前者是果。作品中病態主人公的命運是和祖國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沈淪》的主人公在自殺前,還悲痛疾呼:
“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妳害我的!
妳快富起來!強起來吧!
妳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裏受苦呢!”
這呼聲,是血與淚的結晶!是遭受了數不盡的屈辱和虐待後,發自肺腑的呼叫!主人公是壹個悲劇,是由於國家的貧弱造成的悲劇。在郁達夫早期的小說《茫茫夜》、《風鈴》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把這祖國的貧弱作為造成青年時代病的原因。在表現個性解放得欲望時,也顯示出了愛國反帝的精神。在20世紀20年代初,文學作品中直接表現出反帝意識的作品還不多,因此《沈淪》等篇章在這方面就顯得格外可貴。
⒉ 強烈的主觀抒情
傳統小說的寫法,故事是小說的內核、情節是故事的具體敘述形式。郁達夫的小說,完全改變了小說的傳統審美特征,將壹種主觀抒情帶入了小說當中,“情之所發,不怕山的高,海的深,就是拔山倒海,也有所不辭”[5]。他說他寫小說的狀態“正如人感受到了痛苦的時候,不得不叫壹聲壹樣,又那能顧得著叫出來的壹聲,是低音還是高音?”[6]他的小說基本上是由壹種獨白式的抒情話語構成,情節完整與否、清晰與否,已經不再重要了;他的敘述目的,只是釀出壹種情調來,使讀者被這種情調所感染,這導致他的小說在敘事結構上的散文化。他的小說無論敘述是以第壹人稱還是壹第三人稱進行,都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在“看”,以主人公的心靈去“體驗”,以主人公的口吻去訴說的。因此小說對事件的敘述,基本上不是情節的客觀展示,而是伴隨著主人公強烈的主觀情緒的傾訴,小說所展示的壹切場景、沖突、細節,都帶著主人公濃厚的主觀色彩。讀者直接感受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強烈的情緒—讀者是隔著主人公的主觀情緒目睹事件與生活場景的。如《沈淪》中敘述的事件,都是主人公“他”以病態心理感受著的:“他近來覺得孤冷得可憐”,因而“他每覺得眾人都在那裏凝視他的樣子”,“他的同學的眼光,總好像懷了惡意”,病態的感受使他更加孤獨和自卑,而不道德的行為加重了他的憂郁癥,他常常在難以自拔的憂郁和絕望情緒中哭訴:“中國呀中國!妳怎麽就不強大起來”,“知識我也不要,名譽我也不要,我只要壹個安慰我體諒我的‘心’。壹副白熱的心腸!從這壹副心腸裏生出來的同情!從同情裏生出來的愛情!”郁達夫幾乎所有的小說都是在這樣壹種主觀宣泄式的語言中敘事,因此他的小說同時也是壹種特殊的抒情方式。
⒊ “自敘傳”的形式
郁達夫認為文學家的作品,多少總帶有“自敘傳”的色彩。翻閱郁達夫的幾十篇小說,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都是“自敘傳”的形式,用第壹人稱寫“我”,郁達夫認為以第三人稱寫出來的作品,往往會使“文學的真實性消失”。後來,他在《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中,進壹步明確了他的文學主張,他說:“至於我的對於創作的態度……我覺得‘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這壹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他再三強調:“作者的生活,應該和作品藝術緊抱在壹起,作品裏的個性是絕對不能喪失的”。這裏所指的個性強調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即要保持獨特的創作個性。讀郁達夫早期小說可以看出絕大多數都是“自敘傳”形式,同第壹人稱寫“我”,即寫作者,即使是用第三人稱,寫的也仍是他自己的化身。於質夫、黃仲則等等無不是作者的影子。大部分小說都直接取材於自己的生活,寫本人的經歷、遭遇和見聞,把郁達夫的小說連起來讀,基本上就是他的壹條生活軌跡,這種寫法是他在日本留學時受日本當最流行的“私小說”的影響,那些小說通常以個人的生活為素材,寫身邊的瑣事,或壹時的感想,帶有濃厚的自傳性。1923年他編《蔦蘿集》時就在後記中寫道:社會“壓榨機”造成了壹代青年的苦悶,“我只求世人能夠了解我內心的苦悶就對了”,因此它“只要赤裸裸的把握的心境寫出”,郁達夫之所以要采取自敘傳的形式,市委了暴露自己,從而暴露出壹代青年的苦悶,反映人生和社會。
《銀灰色的死》、《沈淪》、《南遷》三篇小說的主人公,雖然年齡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性格、心理、感情方式都極其相似,《沈淪》集中三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感傷青年的典型,而且是壹個有獨特個性的典型。這個人物壹露面就顯得軟弱,但又不甘沈淪,拼命掙紮,欲望壹次又壹次的破滅,想潔身自好又苦於情欲,他在探索理想,又耽於傷感,在絕望時他只能自殺。這些作品中都有郁達夫的影子,在《沈淪》的第三章中,對於主人公家鄉的描寫,以及他在家鄉上中學時的種種經歷,那簡直就是郁達夫自己。然而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些具有自敘傳性質的小說又超越自敘傳,由個人向外,拓展到社會,具有時代、社會的典型意義。
二、郁達夫早期作品風格的形成
郁達夫是壹個在創作上有著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在開始創作前就有了豐富充實的準備,在中小學時他閱讀了大量的中國古典名著,到日本留學以後,閱讀了近千部外國小說,在創作上受外國作家影響較大。郁達夫早期小說開創了“自敘傳”的浪漫抒情方式,這種抒情方式成為五四時期小說創作的壹個潮流。“時代病”的暴露,強烈的主觀情感的抒發都有別於其他作家的作品,真實地藝術地留下了異常復雜的時代側影,豐富了我國現代文學的寶庫。
⒈ 郁達夫少兒時期性格的形成
郁達夫於1896年出生於浙江富陽,他的家在他出生時就已經敗落了。兒時的回憶在誰來說都是完美的壹章,但對於郁達夫來說卻盡是空洞,“我所經驗到的最初的感覺便是饑餓”。[7]郁達夫在嬰孩時期,母親稀薄的乳汁已經不能滿足他的生長需要,然而,壹個未曾發跡而又敗落的家雇乳母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最終,郁達夫因為營養不良而常年生病,只是“家中上下,竟被壹條小生命累得筋疲力盡,到了我出生後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親也因此以病死.”[8]他守寡的母親不得不每天外出工作承擔父親的責任,兩位兄長又在外地讀書,而祖母則日夜“在動著那沒有牙齒的扁嘴念佛念經”,在他孤獨的童年裏,日日和他在壹起的、有時候也講些故事給他聽、非常疼愛她的、卻是壹位忠心耿耿的使婢翠花。這個有著可愛名字的翠花才比郁達夫達十歲。
郁達夫回想他童年生活時,總要提起那時家境貧窮,似乎他的敏感、孤寂、多愁善感都直接因受盡貧窮折磨的童年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這種性格特征,在他創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有所體現。如《沈淪》中的主人公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於男女問題表現出敏感的反應都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
⒉中小學時受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熏染
郁達夫有著厚重的文學功底。郁達夫七歲進入私塾讀書,在小學時就讀過《四史》河許多唐詩而天性聰慧的他又很善於在其中汲取營養,郁達夫“九歲題詩四座驚”。小學畢業那年的夏天,又讀了《紅樓夢》和《六才子書》,在以後的學生時代古典文學給與郁達夫的幾乎是精神上的支持。郁達夫第壹次離家遠行到杭州求學,由於前都花光在上酒樓和遊覽上只好轉向收費比較便宜的學校。在那個學校的半年裏,他很是寂寞,又由於是第壹次離家遠行,滿懷思鄉的情緒。只有用看書和寫詩來消愁解悶。在自傳中,郁達夫回想自己落落寡歡的孤獨的中學時代時曾經寫道:“真正指示我以做詩詞門徑的,是《留青新集》裏《滄浪詩話》和《白香詞譜》。《西湖佳話》中的每壹篇短篇起碼我總讀了兩遍以上,以後是流行本的各種傳奇雜劇了,我當時雖則還不十分欣賞他們的好處,但不知怎麽,讀了之後的那種朦朧的回味,仿佛是當三春的天氣喝醉了幾十年的醇酒。”[9]很顯然,這些古典詩集、傳奇、雜劇中的情節使郁達夫陶醉,也給郁達夫以做詩的靈感,使郁達夫又獨特的審美情趣。郭沫若曾經說過:“他似乎很喜歡清代的詩人黃仲則,它不僅喜歡他的詩,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在學他,他的短篇小說《采石磯》便是以黃仲則為主人公,而其實是‘夫子自道’”[10]。由此可見,郁達夫與古典作家的獨異關系可見壹斑,《采石磯》中黃仲則實際上有作者的影子,他這種對古典文學的深入學習開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不僅滋養了他對文學的濃厚興趣,而且為其以後他入文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留學日本,與達夫接受了東洋、西洋文化
1913年郁達夫跟隨其兄長郁華赴日本,考取了高等學校的預備班,會得了官費留學的資格。20世紀初的日本式中國學生的樂土,輕松的學習環境以及燈紅酒綠的現代生活,為郁達夫在小說創作上提供了素材。最初,郁達夫學的是文科,但由於兄長的勸告,又專為學醫科,郁達夫與魯迅及其他人壹樣,最初是被西方的科學所吸引了,但是他的興趣很快便轉向西方文學上去,又改學文科。他在名古屋讀中學時,看了超過1000部的小說,同時還接觸了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思潮,特別是受到了日本自然主義思潮和西方感傷主義的影響,在他的審美情趣中不排斥感傷主義,甚至把感傷主義作為“文學的酵母”予以肯定。郁達夫的早期小說處處浸潤著的是壹種濃濃的、揮不去抹不開的感傷氛圍。在作品中善於以景寫情,也善於以情寫情,用感情來統壹風景和心理,著意給作品渲染壹種憂郁哀愁的氛圍。如《懷鄉病者》中:“在這樣的消沈狀態中的於質夫朝了窗,看看白雲往來的殘春的碧落,聽聽硬化小片無風墜落的微聲,覺得眼前起了壹層紗障……好像在做夢似的呆呆地不知坐了多久……”。這段描寫有景有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與景物緊密聯系在壹起,用哀景襯哀情,成功地渲染了壹種哀愁的藝術氛圍,作品中的感傷的呼號與嘆息感染者同代青年。郁達夫的這種主觀抒情以真實感染讀者,頗能叩擊人的心扉。其次,受19世紀強調主觀的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尤其從18世紀浪漫主義的盧梭那獲得的自我懺悔的道德資源,1921年至1926年風靡日本大膽暴露私生活的“私小說”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西方早期現代派的內心獨白等學習的重視性心理的描寫,使郁達夫輕易學會怎麽樣去描寫本質上傳統但表面頹廢和衰落的傳統人物及其心理活動,用強健大膽的文句去寫別人不敢寫的人生。直接促使郁達夫提筆的卻是北方巨人屠格涅夫,“在許許多多古今大小的作家裏面,我覺得最可愛、最熟悉,同他的作品交往得最久而不會生厭的便是屠格涅夫,這在我也許是和別人不同的壹種特別的偏嗜,因為我的開始讀小說,開始想寫小說,受的完全是這壹位相貌柔和,眼睛有點憂郁的繞腮胡長的滿滿的北方巨人的影響。”[11]
如果說,郁達夫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理解源於日常生活的接觸和熏染的話,那麽他對於西方文化的了解則主要是通過文學活動受到的影響,再加之郁達夫敏感及多愁善感的天性,很容易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和感受順利地寫入他的文學作品,並且情感是自然、坦誠、率真的,是他心聲的吐露。郁達夫壹起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魯迅並稱為“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小說創作的雙峰”。如果說魯迅在現代文學史上是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開山,那郁達夫則是浪漫主義小說創作的先河。郁達夫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沫若:《論郁達夫》,《沫若文集》(1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
[2]、[3]、[4] 郁達夫:《沈淪》,《郁達夫經典小說集》
[5] 郁達夫:《文學概說》,《郁達夫文集》第5卷 花城出版社 1982年版,第82頁
[6] 郁達夫:《懺余獨白》,《郁達夫論文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446頁
[7]、[8] 郁達夫:《悲劇的出生》,《中國現代經典散文·故都的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353頁
[9] 郁達夫:《自傳之六》
[10]
[11] 郁達夫:《屠格涅夫<羅亭>的問世以前》 ,《藝文私見》
郁達夫文如其人,他的充滿浪漫主義感傷色彩的小說、散文和詩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創作歷程,也表現出“五四”以來壹個復雜而不平常的現代作家鮮明的創作個性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他以壹種單純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撻自己,使這些作品對讀者充滿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郭沫若曾指出:“他那大膽的自我暴露,對於深藏在千百萬年的背甲裏面的士大夫的虛偽,完全是壹種暴風雨式的閃擊,把壹些假道學、假才子們震驚得至於狂怒了。為什麽?就因為有這樣露骨的真率,使他們感受著作假的困難。”又同意李初梨所說,“達夫是摩擬的頹唐派,本質的清教徒”,並把郁達夫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質概括為“卑以自牧”(《論郁達夫》、《再談郁達夫》)。
郁達夫才華洋溢,具有濃厚的詩人氣質。雖身為“五四”新文學健將,思想上屬於激進的民主主義,但在文學創作上接受了不少19世紀末歐洲文學的影響,本人又始終沒有完全擺脫中國舊式傳統文人的積習,深深沾染了中國古代士大夫如阮籍、劉伶等竹林七賢那種“放浪形骸之外”的處世態度。他的生活和創作都因此包含著深刻的矛盾。他的全部著作反映了在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復雜性和曲折性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壹個富有才能、力求進步的知識分子艱苦的思想歷程,反映了壹代知識分子普遍的苦悶心理和關於人性解放的強烈的呼聲。胡愈之曾對他作了這樣的評價:“他的偉大就是因為他是壹個天才的詩人,壹個人文主義者,也是壹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郁達夫的流亡和失蹤》)
3.微型文學評論以評價短小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為主,而且只要求選其壹點來寫,因而讀懂作品、確定選點是至關重要的壹步。選點要準,即能透視作品的主要意義或能表現作品的主要寫法。選點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筆力不從心而流於空泛。
其次,行文時筆墨要集中,語言要簡潔。我們知道,對作品的評價是論點,對作品的具體分析則是用論據論證論點。如果筆墨分散,語言拖沓,勢必無法用極其有限的篇幅比較深入地評析作品,論證論點。
第三,結構要明快。對作品的評價最好在開頭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證明,形成總分結構。如果有必要加上總結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總分總結構,但不可勉強,以免畫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學評論味,盡量用形象化的語言評價和分析作品,把觀點滲透到富有魅力、給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時恰到好處地使用壹些文學評論的術語,增濃文學評論味。
這裏要特別強調壹點,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反過來內容也需要依靠形式來表現。所以,評價作品的藝術特色時,萬不可棄思想內容而不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時,也可以適當提及表現手法。當然,它們的側重點決不相同。
下面請看實例--
題目:
認真閱讀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寫壹篇微型文學評論,題目自擬,不超過200字。
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例文壹:
悠悠海峽情
--評《鄉愁》所蘊含的深義
《鄉愁》這首詩涵義豐富、深刻,以特有的筆調傾述了海峽彼岸的人們思念大陸故土的悠悠情懷。
詩的開頭三節,作者就已渲染了濃濃的思鄉情調。到了詩的末節,作者筆鋒壹轉,巧妙、恰當地把鄉愁比作與大陸相隔離的海峽,從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陸故上和親人的悠悠的鄉愁。由於前三節詩的渲染鋪墊,這種"鄉愁"的味兒就更濃烈了,而且我們不難品味出其中帶著幾分苦澀的味兒,即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以嘗的失望的情緒,從而深化了詩的主題,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黃亨燦)
例文二:
跳躍的鄉愁
--評《鄉愁》的藝術感染力
鄉愁是壹抹心頭上的陰翳,是壹束情感的投影。小詩《鄉愁》於質樸中蘊真情,輾轉中現永恒,給人以頗深的藝術感染力。
詩中的鄉愁是跳躍、輾轉的,從"小小的郵票"到"窄窄的船票",進而變成"矮矮的墳墓",直至"淺淺的海灣",但鄉愁卻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為體現"現在的鄉愁",全詩著眼於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勢而引起末段的迸發,這不僅僅以濃烈的色彩渲染了鄉愁,也使鄉愁得到升華和涵沈。讀者從這首極富憂愁的小詩中極易摳取它的藝術精粹,這是以情感人的結果。(趙斯儀)
例文三:
想哭不壹定有淚
--評《鄉愁》中的借代
《鄉愁》的壹大特色是運用借代修辭手法,表現濃郁的鄉愁。詩人獨具匠心,用"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灣"來借代"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等不同時期的鄉愁,使之實物化。乍看起來很有些"揮手自茲去"的灑脫,但多讀幾遍,妳會感覺到詩人的哭腔,妳定然會被母子深情、夫妻戀情和遊子對祖國統壹的渴望之情所打動。正是郵票、船票、墳墓、海峽表明詩人無時不顛沛在離愁之中;在哭,無淚,借代使之然也。(遊舫)
總評:
這三篇微型文學評論,有的評《鄉愁》的思想內容,有的評其藝術特色,頗合法度。它們都只抓住壹點來寫,角度不大,評價中肯,筆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簡意賅。至於結構明快,壹目了然,自不必說;層次清晰,語言流暢,也是***同的特點。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壹些文學評論的術語,更具文學評論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標題都擬得相當藝術,也給微型評論增添風采。
評論考試模式
開頭:
1.梗概復述。在全文情節梗概復述中, 不露聲色地點出要強調之處。
2.引出論點:壹個判斷句,主謂賓。選擇最有感受的壹點
內容:從人物形象看主題。
形式:從下列幾點選擇壹個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幾個方面),結構(曲折、巧合、誤會、線索等),語言(個性化、生活化),技巧(對比、諷刺、吸收其它文體特色等)。
中間:
1.分析法論證為主。論據是作品自身,邊節錄邊評論。分為二個以上方面。
2.其它論證方法為輔,如引證法、比喻法、反證法等。
3.聯系實際,引申發揮。內容主要是主題的社會意義。形式有:典型的意義,藝術特點的比較和發展。
結尾:
1.重申照應開頭,進壹步明確、深化論點。
2.發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