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西桂平市北部金田鎮金田村西側的犀牛嶺上,距市區28公裏,有壹條二級公路直達。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在此爆發。1961年,國務院公布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地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廣西區委區政府將其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址”下轄魏長輝故居、新圩三界廟、傅家寨、古林社、封門坳五處文物。
太平軍的兵器建造遺址位於金田村魏長輝故居。
1850開春後,敬神會總部從紫荊山遷到金田村,立即開始制造武器,準備武裝起義。當地人的傳說:“敬神會成員在魏長輝的吳恒開了12個黑點日夜造兵器,並把造好的大刀長矛偷偷收進營腳的犀牛塘裏,準備起義。”後來在犀牛塘獲得了數千件武器,成為起義時的主要武器裝備。
古藺社馮雲山落腳點舊址
古林社,位於紫荊山口,是壹個只有100人的小村莊。據史料記載,1844年秋,馮雲山在進入紫晶山之前,曾定居古林社。先是住在橋頭張家,靠收牛糞為生。後來給曾武功當牧民,住在曾家牛棚的小閣樓裏。在這裏,馮雲山曾寫過壹首詩來形容他的野心:“他壹個人來到這裏,就把自己藏了起來,忙得沒有朋友。他過著收糞的生活,在他那個年代名聲大噪。”
在村莊的樹蔭下有壹個社交祭壇。
傳說當年,馮雲山幾次踩著社工的偶像,告訴大家“壹個菩薩是需要人來謀生的,天下所有的社工都不過是石雕和泥偶。妳怕他什麽?”隨著時間的推移,崇拜社會的人逐漸減少。
石頭角太平軍司令部舊址
石頭角村位於大黃河口岸邊,距金田村15km。金田起義第三天(1851年1月13),太平軍東進,攻占了蔣勛河岸的大黃河口,本部設在石頭角村。該村的大地主姓陳,靠賣煙土發了財,占據了和壹帶的良田,建起了壹座有200多戶人家的莊園,周圍用巨石圍起來,外面還有護城河。石腳由此得名。
在江口期間,太平軍在牛排嶺和屈家洲打敗了清軍。據清光緒《周迅府誌》記載:“賊自金田至大黃河口,項容、李能臣、周鳳奇駐平南馬鹿。正月十八,他們在牛排嶺打起來了,我師大敗。守衛官塘的王崇山等十二人陣亡。小偷得益於傲慢。”民國《桂平縣誌》中也有記載:牛扒嶺加洲橋通往黃江圩。鹹豐元年,官軍鎮壓洪水,敗於此。"
風門坳戰鬥遺址
風門坳位於紫晶山脈的南部山口,是金田平原進出紫晶山脈的必經之路。1851八月,太平軍在此與清軍展開激戰。
三界寺太平軍前沿指揮部舊址
三界寺位於金田平原中部的新圍。1851農歷八月太平軍從紫晶山轉戰金田後,三界寺作為前方指揮所,洪秀全曾在此指揮過著名的突破新圩戰役。
在三界寺,有“重建新圩三界寺”、“安”等20多處碑刻,反映了金田起義前夕當地的社會、經濟、階級狀況,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