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心理學與文學》中說:“每壹個原初的形象都包含著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的片段,都有壹點在我們祖先的歷史中重復了無數次的歡樂和悲傷的殘余。”水作為原始意象,是壹種自然的意象,通過無數次被先民轉化為心理的積澱,使人們對水達成壹種普遍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精神和命運在這裏融為壹體。水不僅僅是水。在水中,人類創造性的幻想得到了自由的表達。水壹旦成為最初的意象,就會不自覺地在文學藝術中體現出來,作家用這個意象,就好像說出了壹千個人的心聲,表達了他想表達的東西。水作為壹種意象,是冷靜、孤獨、憂郁的象征,具有女性美和無限的空間。
沈從文就是用這個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審美觀念的。我們來試著分析壹下他想傳達的美學思想,以及他運用水意象所收到的美學效果。
“水”的意象所表達的審美效果之壹是憂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作為原始意象的功能之壹,是孤獨、壓抑和悲傷的象征。水的逝去與生命的單向動態感存在對應關系,其逝去引發的孤獨與憂郁是人類的壹種心理體驗。孔子最早借水來傳達人的生活經驗。孔子多愁善感的人生情懷為水的意象定下了憂郁的基調,後世的文人壹般都是沿著這種基調成長起來的。性格憂郁敏感的沈從文意識到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他對水的感悟和對生命孤獨無常的體驗使沈從文與水這壹原始意象產生了聯系。而水這壹意象所蘊含的孤獨、抑郁、悲傷的象征,卻能符合沈從文所追求的“美總是讓人煩惱”的審美風格。因此,借助水意象,沈從文可以自由地表達他的孤獨和憂郁。在《邊城》中,與諾的愛情只是壹點點亮色,很快就暗淡了。爺爺去世,古塔倒塌,渡船被沖走,愛人踏上異鄉之旅,壹去不回。他“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了”,留下了人生的蕭瑟回味和無限悲傷。捧著這部證明人性之美的作品,我感到沈重的憂郁,世界上沒有美的空間的模糊預感始終籠罩在心頭。在崔璀的意識中,水和孤獨的情感體驗是如此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她內心的孤獨和對未來命運的擔憂,往往與所描述的物質環境交織在壹起,與水融為壹體。那首歌極其柔和,歡快,略帶憂郁。唱完這首歌後,崔璀感到沈浸在壹種小小的淒涼之中。她記得田萍的大火和秋天結束時上帝滿足她願望的鼓聲。遠處鼓聲大作,她知道此時畫著猩紅長線的龍舟已經進入江中。細雨還在下,溪上有煙。“崔璀內心的孤獨、寂寞和蒼涼浸淫在她內心,與火和鼓交織在壹起。最後,情感落在小溪上的煙雨上,使崔璀的孤獨和寂寞被煙雨覆蓋,有了朦朧而濕潤的情感意味。《丈夫》、《三三》等作品都表達了人在水邊的孤獨和憂郁的感情。可以說,沈從文的用水意象深刻地傳達了他自己的審美。
第二個審美效果是顯示活力。水是生命之源,沈從文用它可以直接關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