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後的長期動亂中,許多希臘、羅馬古典作品毀壞流失,壹部分通過拜占庭流傳到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學者們認真研究它們,還把許多古代作品譯成阿拉伯文。西歐人後來是通過阿拉伯文譯本才又重新認識希臘、羅馬文化成就的。
在公元九世紀到十壹世紀之間,阿拉伯掀起了壹場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翻譯運動。“阿拉伯翻譯運動”。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裏發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壹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著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歐幾裏德、托勒密、蓋倫、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臘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整理、註釋之後,相繼問世。這壹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即使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在中世紀得以繼承,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歐洲人是靠翻譯這些阿拉伯文的譯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繼而開始他們的文藝復興的。可以說沒有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對於西方古典文化的繼承保存,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根本沒有基礎。
在古代,傳遞和保留知識的書本被看作是巨大財富。公元九世紀時,巴格達以有100多家書商而自豪。圖書館大部分是附屬於清真寺的。巴格達在被蒙古人摧毀前,有36家公***圖書館。當時,建立私人圖書館是有錢人家的業余愛好。阿拉伯人對書籍的愛好,除了那時的中國人以外,沒有壹個地方的人可以比得上。有個醫生宣稱他圖書館中的藏書,需要400頭駱駝才能搬動。另壹個酷愛讀書的藏書家,死後留下了600箱書,每箱都需要兩個人才能擡得起。當年蒙古帝國攻破巴格達,他們將巴格達的藏書投入河中,據說書上的墨水將河水染黑,可見藏書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