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斤半是750克。
“斤”是壹種質量單位。在我國大陸,1公斤等於2斤。因為1公斤等於1000克,所以壹斤等於500克。
“斤”的文字溯源:
象形字。古代的斤本是像鋤頭壹般鋒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這種器物的象形。考古材料證明,斤起源很古,斤字也在甲骨文以前就出現了。
古代的斤作為壹種生產工具,它的主要用途大概便是伐木。正因為如此,表示砍木劈柴這壹概念的字(詞)也常帶著斤旁。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析”與“折”兩個字。
斤既然可用來砍木頭,當然同樣可以用來鋤地,砍人頭。它不僅是生產工具,又可用作武器。古代生產工具和武器本無嚴格區別。斤用於戰爭,和戈矛劍戟起著同樣的作用。典型字例便是“兵”。
表示重量單位的“斤”來自“釿”。“釿”是金屬重量單位,亦貨幣名。戰國時期燕國、晉國、楚國多以“釿”為單位,有時簡寫作“斤”。秦始皇統壹全國後,制定了統壹的度量衡標準:二十四銖為壹兩,十六兩為壹斤。
此後直到明清,壹直是十六兩為壹斤,直到1959年,中華人民***和國統壹計量制度,才改為十兩為壹斤。按舊制,半斤就是八兩,所以“半斤八兩”常用來比喻兩人大致相當,不分上下。
古籍中也常常以“觔”代“斤”,其實“觔”原本是“筋”的異體字,因為讀音相近假借為“斤”。1955年發表的《第壹批異體字整理表》已將其作為“斤”的異體字淘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