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發現世界首例活體“雜交野人”。1997年9月26日,在總部設於武昌的中國“野人”考
察研究會播放的錄像,展示了這壹世界奇觀。
展幕上出現的“雜交野人”系雄性活體。初看去與常人幾乎無甚差異,細觀之則見其頭部尖小,
長有明顯的矢狀脊,身高約2米,赤身裸體,步幅很大,四肢及形體特征均似“野人”,但它無“野
人”那樣的長毛,也沒有語言。
中國野考會負責人李愛萍女士稱,這壹珍貴的錄像資料是她去年底清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的。其父
李建先生1995年底去世,生前任中國野考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據介紹,該錄像資料是1986年由野考會員在神農架毗鄰地區拍攝的,當時,“雜交野人”33歲,
其母健在。該婦早年喪夫後壹直守寡,對雜交孩子壹事羞辱萬分,始終不肯對調查者透露半點細節。李
愛萍女士說:“好在她的大兒子,‘雜交野人’的哥哥是隊上幹部,在得到本會會員‘保密’的承諾後,
講述了其母被‘野人’擄去並生雜交後代的‘隱私’。”
據悉,“雜交野人”生母現已去世,野考會會員當初與其家人關於“不得在她生前公開‘雜交野人’
消息”的約定隨之解除。李愛萍女士透露,據她獲知的最新信息,該“雜交野人”至今健在。她稱,野考
會正籌措資金,準備進行深入的考察研究,以期最終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野人曾來過上海[圖]
2004年 11月 09日 QQ星座
這是壹段真實的歷史,野人曾經來過上海。
野人,即直立行走的人形動物,似猿非猿,似人非人。由於其形態象人,人們叫它野人。壹般認為,我國史料中記載的“山鬼”、“贛巨人”、“毛人”,傳說中的“人熊”、“長奶鬼”等就是通常說的野人。人形動物在美洲稱為“大腳怪”,居住在哥倫比亞南部的印弟安人把這種動物叫做“沙斯誇支”,即“森林野人”之意。這是同壹概念的不同表述。
關於野人來過上海的壹段歷史,筆者是在十幾年前知道的。
1986年10月底,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上海應用人類學會,上海電視臺[科學之窗],上海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南昌青雲譜科委在上海中山公園壹館聯合舉辦“野人之迷”展覽。這是上海首次野人專題展。
參觀之後,筆者整理了壹份周記。為了介紹野人的有關情況,這裏先把周記摘錄如下:
展覽會展廳裏,數百幅照片懸掛在兩側。其中中國的‘野人’部分很吸引參觀者,壹幅1976年在湖北省房縣漢墓群中發現的“野人”圖像的拓片照片,安放在突出的位置,它揭開了介紹中國記載和探索“野人”歷史的帷幕。據介紹,世界上最早的"野人"畫,在三千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野人"在古籍上稱:山鬼、山大人、毛人等。"野人"的研究者們從祖國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尋找了幾十條有關"野人"的記載。如今,他們把這些珍貴的資料,全部奉獻給參觀者。
展覽的重點在最近十年。展覽廳的壹角,壹只高大的玻璃櫃裏,存放著幾只“野人”腳印的石膏模型。其中,最大腳印長約48公分,這是考察隊員攀巖石,淌急流,化了兩天時間,從高山密林中扛出來的。這是至今所知的最大野人腳印。在展覽廳的轉彎處,展出了紅棕色的,“野人”毛發實物。並將這些毛發與其他動物的毛發相比較,給人以啟發和深思。在有力的證據部分,展出了“野人”巢、洞、毛發、殘跡和糞便的照片。這大批清晰的照片,是考察隊員餐風露的Y晶,是十年科學考察的成果。
錄像室裏稠人廣座,這裏反復播放著[人類探源],[神農架探奇],[大腳怪]等中外錄像片。其中[神農架探奇],是我國第壹部反映“野人”考察隊在千巖萬壑中工作、學習的電視片。
神農架,重巒叠嶂,林海茫茫。主峰大神農架,海拔3052米,號稱“華中第壹峰”。為了揭開人間的奧秘,隊員們活躍在熊豹出沒,毒蛇,螞蝗頻頻襲擊的深山密林。為了追蹤壹個“信息”,他們下百丈深淵,入數十裏的深洞,單身長期插入百裏無人區。他們住著簡陋工棚,壘石為餐,疊木為床。入夜,陰風怒號,野獸嚎叫。然而,考察隊員們樂觀的說;“要抓住‘野人’首先要把自己變成野人”。
走出錄像室,來到展覽的最後壹部分,第六部分,“野人”考察在前進中。這裏,陳列著數十份,近年來,各地報道“野人”消息的報刊;近壹,二年中發現的,尚未見報的“野人”最新消息;數次大規模進山考察的小結。短暫的十年,豐碩的果實,確定令人鼓舞。歷史上,證實四種已知類人猿都經歷了壹兩百年的時間,而今,神農架“野人”考察只渡過十個春秋。前景燦爛,催人進擊。
走出展覽館,正巧碰到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劉民壯。
劉民壯是位壹生獻身野人事業的生物科學家。1977年踏上考察研究野人的屯局後,義無反顧地全身心投入野考事業,九上神農架。1986年前後,由於野考得不到承認,他的職稱長期停留在講師,心中十分苦悶。但他說:“這些明擺著的事實他們不承認。我堅信野人是存在的。我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由於野考事業,他長年冷落妻子,很少顧家。中風之後臥床多年,1997年1月15日,劉民壯流著淚撒手人寰,臨終前,沒有壹個親人和朋友在身邊。
在展覽館門前的長上,筆者與劉民壯交流了很長壹段時間。他說,其實野人也到過上海。剛才壹位老人說,大世界曾經展出過野人,如果妳有空最好去了解壹下。我認真下了這位老人的地址。
翌日傍晚,筆者與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的同誌,南昌青雲譜科委的同誌,壹行三人前往這位老人的家。這位老人叫王和林,居住在萬航渡路壹條老式弄堂的二樓。
我們見到的這位老人當年已經七十多歲了。當他看到我們拿出的根據鄂西北神農架群眾反映而描繪的野人圖時,他壹口咬定就是這個模樣。
在壹問壹答中,他祥細講述了幾十年前的事情。他說;當年活的野人展出放在“大世界”底層。
“大世界”座落在上海市中心,1917年由商人黃楚九創辦。1931年底,黃楚九猝死,青邦大亨黃金榮接辦,改名榮記大世界。此處集百戲、諸藝,是市民休息消譴的大眾化娛樂場所。
王和林老人說,我記得十分清楚,當時看野人的人是裏三層外三層。野人站在籠子裏,有時在裏面走動,二米多高,雄性,生殖器很長。頭不是尖的,嘴巴很大。渾身長毛,頭發很長,臉上也有,但不多,毛是黑色的。腳很大,用鏈條鎖著。野人力氣很大,能把蛇撕成二段。
筆者草草記錄了這段過程,由於臨近晚餐,我們匆匆告別了主人。
為了證實這段歷史,根據老人提供的大致時間,筆者在圖書館查閱了大量報刊,希望能找到當年有關此事的報道,此行雖然未能獲得很滿意的Y果,但歷史的痕跡在[申報]中找到了。 在[申報]的廣告欄中,我們看到這樣壹t廣告;轟動全球,震驚上海,天下奇獸,今日展覽。見附圖。
廣告中還有這樣幾行字;泰山人猿,五彩大蟒,四腳花蛇,人形貓熊,西藏白猴,千年龜精,印度貍精。種類甚多。百聞不如壹見,壹見令人認為奇遇。
在上述動物中,除泰山人猿外,我們在有關奇獸珍聞中的報導中可以看到這些動物的影子。
在神農架苗兒觀村發現有四只腳的蛇,腳象鴨子腳,當地人稱它“鴨腳蛇”。在河南省浙川縣香花鄉,壹農民捕獲到罕見的兩腳蛇。在神農架發現,驢頭狼身的驢頭狼。在新加坡,壹農民飼養的黃牛分娩了人首牛身的雌性小黃牛。神農架林區,堪稱白色動物之鄉。這裏發現了白蛇、白熊、白狼、白金絲猴、白松鼠等二十多種白色動物。1998年初,上海動物園曾集中展出了壹批白色動物。千年龜是沒有的。人們常說“千年鶴,萬年龜”,其實是語言上的誇張。據說,至今發現的最長壽命的龜大約在200年左右。
這裏的'泰山人猿'無疑就是王和林老人所說的野人。老人提供的大致時間是正確。
筆者曾試圖對這批動物的來籠去末進行研究,但限於資料等多種原因,未獲進展。 對於野人是否存在,科學工作者之間存在嚴重分歧。持否定意見者認為,文獻記載年代久遠,是虛是實,無從查考;壹些傳說,人雲亦雲,不足為訓;近年野人出沒時有報導,抓不到野人,不值壹提。野人考察純屬徒勞之舉。
然而,筆者註意到以下壹些事實。
在神農架與竹山,四川巫溪交界的槍刀山,人們發現了壹長串與常人遐然不同的相當清楚的大腳印,最大的達48公分。
在渺無人煙的高山密林,人們發現每七,八根竹子扭成壹把,然而叉搭編織而成,可坐可躺的窩。這是常人力氣無法完成的。
在神農架,人們獲得了大量毛發,先後送到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國家司法部司法科技研究所、北京市公安局發醫組,北京醫學院組織胚胎教研室,以及有關大專院校等單位,在多種高科技手段測定和分析下,發現毛發寬度,皮質細胞等都與已知動物不同。
據有關材料統計,神農架林區範圍至今已有300多人看到過野人,其中有工程師、教師、醫生、林業工人、農民,也有解放軍戰士。還有神農架林區黨委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高級記者陳連生,湖北省軍區副司令員南海,以及生物學家王澤林等。
由此,筆者感到,科學工作者的責任應該是***同努力探索自然奧秘,用通俗語言,科學地解釋客觀存在的撲朔迷離的自然之迷。用簡單的“口說無憑”回避或者否定壹些事實是不可取的。
可喜的是在野人考察工作得到了斐文中,賈蘭坡,錢國楨,李難,劉鹹,秋浦,方中祜,徐永慶。黃萬波,袁振新等壹大批著名科學家的理解和支持。這是我國野考事業得以生存,發展的保證。沒有這批科學家的支持,要取得目前野考的成績是很難想象。
至於野人是“直立古猿的後代”或者是“巨猿的後代”,或者是猩猩,這不是本文的話題。
科學需要嚴肅的態度,更需要探索的精神。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壹大批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科學工作者的努力,野人之謎壹定會大白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