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宋代統治者采取"重文輕武”的國策。請舉例說明這種政策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

宋代統治者采取"重文輕武”的國策。請舉例說明這種政策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

重文輕武國策是北宋防範武將專權割據,維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的重要措施,?它貫穿於北宋的政治運作中,形成“文人主政”的局面。這壹政策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並對整個北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1、原因:唐末五代,軍閥飛揚跋扈,影響到政局的穩定。宋初統治者吸取了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將權重、乃至操縱政權、廢立皇帝、改朝換代的教訓,宋太祖刻制誓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還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軍官的權利,以文人代替武將出任地方官。

2、重文輕武國策對國家產生的影響?:

北宋時期,“崇文抑武”最初被確立為重要的治國方略之壹,是統治集?團對唐末五代軍閥分裂割據、“武人跋扈”歷史經驗的汲取。但隨著不斷?地被加以推行、貫徹,並與“將從中禦”相融合,從而派生出“以文馭武”?之策,則是矯枉過正的結果,也是北宋專制皇權與文官士大夫集團利益結合的產物參見陳峰著《北宋武將群體研究與相關問題研究》,中華書局 2009 受這壹基本治國思想和方略的影響,北宋社會的價值觀發生較大變化,出現了突出的歧視武將和從軍的觀念,於是以往“投筆從戎”的?現象大致上消失,文臣與武將之間也出現了明顯的鴻溝,極大地打擊了武將?北宋重文輕武國策的背景和影響?群體,致使其從精神到素質都趨於退化,從而對北宋邊防造成嚴重的後果。如元人所謂:“宋恃文教,而略武衛。”(元)脫脫《宋史》卷四九三,中華書局1997 由此可見壹斑。國家政策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整個政治制度的制定和變革,文臣地位的上升使?中央統治者重視文人士大夫的作用,並提出不殺士大夫的口號,這表明在北宋時?期文人士大夫已經滲透到國家統治的各個部門並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北宋“崇?文抑武”方略及“以文馭武”之策的長期實行,對維護專制統治秩序發揮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北宋時期,始終沒有釀成全國性的內亂,所謂“有外患而無內?憂”。較長時間安定的內部環境,士人能享受相對較多的自由,都與“崇文抑武”?的大氛圍有關。這對促進經濟和文化科技的發展,無疑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陳寅恪先生有“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見解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誌考證序。?這表明在國家整個的發展進程中,這壹政策在壹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當時正是因為壓制了武將的權威,重視文臣的作用,才使得國家趨於穩定,避?免了五代時期武將奪權的局面。?

3、重文輕武國策對文人的影響?:

北宋有關文人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文學藝術的繁盛,科教事業的興起都是文人地位上升以後所作出的對整個中國文化的重大貢獻。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改變了我國封建社會、尤其是唐末五代的社會風氣,形成了讀書之風。宋朝人讀書求知,在我國封建社會實屬罕見,不但帝王帶頭讀書,而且在壹般人的心目中,都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範仲淹寄語鄉裏的詩中就公開號召“鄉人莫相羨,教子苦詩書”《金明館叢稿二編》第245 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當時人苦讀的例子舉不勝舉。蘇詢“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所來往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歐陽修文章蓋世,有人問他如何做文章,歐陽修回答,“無它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墓誌》卷五,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宋朝人讀書,大多註重聯系實際,著眼於學以致用。?我們不得不承認,北宋的這壹政策在文化方面確?北宋重文輕武國策的背景和影響?實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4、重文輕武國策對武將的影響?:

這壹政策的實施,曾經戰功赫赫的武將卻受到?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壓制和排擠,武將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壓抑,可是權力的喪失?卻也使他們無可奈何。但與此同時,武將群體受到極大的束縛和壓制,其用兵作?戰能力無法得到正常發揮,武將角色應有的自信、果敢精神日益萎縮,懼戰氣氛?彌漫於軍營上下。由此還造成“崇文抑武”風尚和價值觀在社會上的盛行,從軍?衛國的意識沒有其應有的地位。於是,秦漢以來那種勇於進取,積極開拓及尚武?的精神失落了。正因為如此,宋代雖不乏朝臣和文士“論兵”、“議邊”以及“選?將”的議論,但終究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這便不能不在壹個重要方面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從而對北宋邊防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致使在禦外戰爭中長期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後世即稱北宋“聲容盛而武備衰”,可謂壹針見血。武將地位的下降直接導致軍隊戰鬥力的衰退,導致了整個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重文輕武的國策對武將群體的影響超越了當時的時代,對以後的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和國家的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武將地位下降了,軍隊的戰鬥力也隨之而衰退,這是不言而喻的。在整個北?宋時期,國家壹直處於分裂的狀態,內憂外患十分的嚴重,每時每刻都要防範著?外敵的侵擾。防守已經是很艱難的了,更不用說來進攻周邊小國以完成國家的統?北宋重文輕武國策的背景和影響?壹。軍隊的戰鬥力是不能與以前相比的,相比之下卻是士大夫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狀態。在整個北宋大多數人都過著壹種思想保守,安逸舒適的生活,他?們越來越懼怕戰亂,最後金人的鐵蹄踏入北宋的國土時還是議和派占了主導地?位。國家也隨之而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