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和諸城兩地,邊界地區,互相通婚,貿易往來。可以說自古就是自家兄弟般,雞犬相鳴,壹衣帶水。尤其是許孟和院西汪湖以及戶部壹帶,更是行政歸屬不同,但是村莊卻交錯分布,更有奇特的現象是五蓮的人民居住在諸城,所謂“壹屋居兩市,邊界在壹家”。例如美麗的馬耳山,就是地理和行政隸屬五蓮,但是卻在諸城市的開發下,旅遊事業搞的紅紅火火。
舊時,五蓮有民謠道:“要吃飯,圍者諸城轉。”自古以來諸城是山東重要的農業基地和人口大縣,經濟發達資源豐富,適合人居,因此很多的窮人都來這裏尋找機會,而地理偏僻,自然條件險惡的五蓮人自然是近水樓臺,喜歡到諸城發財。五蓮人在諸城經商,發展。當時五蓮出名的許孟藏漢臣,以及枳溝王姓都是五蓮走出大山,對接諸城的結果。五蓮山繭是山區的特產,五蓮人走街串巷,拉幫結夥,從五蓮-諸城-高密-昌邑,創造了五蓮和山東新絲綢之路,為昌邑成為山東和青島加工基地做出了貢獻。還有些人則是在諸城店鋪裏當夥計。他們視諸城為第二故鄉,不少人在瓦店,三裏莊地周圍壹些地方買房置地,娶妻生子,與當地人融為壹體,為諸城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革命戰爭時期,五蓮更是諸城縣委誕生地所在,成為了諸城人民躲避災難的避風港,自然災害時期,五蓮人民更是把特產拿來與諸城人民***度難關。可以說五蓮人是諸城人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五蓮生產的燒烤柔韌,味道獨特,酸軟適中,肉凍晶瑩透亮,是家庭“佐餐佳品”。諸城四通八達,早年間便成為燒烤和肉食加工品的集散地。久而久之五蓮燒烤卻創了個“諸城枳溝燒烤”的名牌。五蓮人生產燒烤和狗肉的技術對諸城影響很大,有些村雖然已有上百年的燒烤生產歷史,但論技術和燒烤以及肉凍口味,至今仍然是非五蓮人莫屬。
五蓮邊界富產黃金,石材,早在清代便有官方的黃金采掘結構長住五蓮,采金業的發展使得當地人經常在壹起切磋技藝,交流經驗,五蓮的石匠,諸城的木匠,相互學習更同進步。五蓮美麗的山水風情,自古就吸引著諸城人留戀往返於五蓮大地,而諸城繁華富庶,更是吸引著五蓮人越過群山,不遠百裏到諸城來。加之五蓮北部與諸城西南部地區古代同為密州屬地。雖然歷史更叠諸蓮邊界又數度變更,這壹帶的許多人在歷史上曾是諸城人,也曾為五蓮人,因此拜師交友聯姻結親者比比皆是,更加深了兩地人的深厚情誼。
現時我們的母親河維系著五蓮和諸城人民,在她的滋潤下我們創造了過去燦爛的東武文化和歷史。濰河發源於莒縣箕屋山,由五蓮註入諸城,古代人稱濰河為濰水和密水,其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先秦古籍《尚書.貢禹》裏記載:海岱唯青州,濰淄其道。由此,確定了濰河山東第壹大河的地位,而這裏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我們勤勞的諸城和五蓮祖先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東夷文明。如今的諸城是百舸爭流,壹水密水北流大海去,勤勞善良五蓮人民和密州人民,將壹如既往的親密無間的攜手***同奔向未來,書寫自己瑰麗的篇章,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