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纂方式不同
叢書是題以概括匯編,類書是分類纂集。
2、形式不同
叢書是壹部成套大書,類書是類似今天百科全書式的工具書。
3、內容不同
叢書對書籍是全文輯入,類書只對原文進行部分或片段地輯取。
4、作用不同
叢書可以解決大部分資料問題,類書為查找資料起“索引”作用。
5、影響不同
叢書對現代圖書編纂的影響大於類書,是更有生命力、更為後人重視的圖書編纂形式;類書奠定了中國現代百科全書的基礎。
擴展資料:
類書起源於三國時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編成的《皇覽》,而後,歷代續有編刊,其中較為常見的,有唐代的《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宋代的《太平廣記》、《太平禦覽》、《冊府元龜》,明代的《永樂大典》、《三才圖繪》,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淵鑒颣函》等等。
其中《永樂大典》原是我國歷史上內容最廣博,卷帙最龐雜的壹部類書,可惜歷經劫難、散佚,至今傳存的已不及原書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類書《古今圖書集成》,為現存最大的壹部類書。全書分為六個匯編,三十二典,六壹○九部。
南宋末年編纂的《儒學警悟》、《百川學海》是現今公認的叢書始祖。此後,類編群籍,總括篇章,似乎已成為叢書編纂的基本體例。明人踵武前賢,叢書有很大的發展,出現了多種形態、不同內容的匯刻書籍。
直至清代,我國叢書的編刊始邁入全盛的時期,由於文化事業受到普遍的重視,從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庫全書》,到民間個人編撰的叢刊匯編,無論在質與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叢書
百度百科--類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