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誰?

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誰?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黃帝,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傑出英雄和領袖人物,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因最早於姬水之地(沮水)奠定了他的功業基礎,故又姓姬,因出生並主要活動於陜北黃土高塬,而被尊稱為黃帝。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結束了野蠻時代,中華民族開始步入文明,黃帝聯合炎帝,戰勝蚩尤,統壹中原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有***主的國家,促進了華夏民族的形成,黃帝時代的制衣冠、造舟車、營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算數、發明指南車,為中華古國的悠久文明和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

黃帝***有四個妃嬪;正妃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記·王帝本紀》中說:“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為黃帝正妃”。螺祖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抽絲,織絲為綢,縫綢做衣,後人稱她為“先蠶娘娘”,黃陵縣城有螺祖養蠶遺址。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傳說:彤魚氏發明了烹調和筷子;方雷氏發明了梳子;嫫母發明了織機和盤線的木拐子,從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後人稱她為“先織娘娘”。

據歷史文獻記載,黃帝有25個兒子,其中有12個兒子被他賜姓,有2個兒子從了他的姓,有9個兒子被各封壹國,黃帝的孫子顓頊,繼承了帝位,號高陽氏;曾孫帝嚳也得了天下,號高辛氏;堯帝是黃帝的玄孫,舜帝是黃帝的九代孫,夏禹為黃帝的11代孫,殷湯為黃帝的17代孫,而周文王姬發為黃帝的19代孫,黃帝後裔子孫相承有1520年。

《史記·王帝本紀》中說:“黃帝遷徙往來無常處”,東曾到過海邊,登過泰山;西曾到過崆峒,登過雞頭山;南曾到過長江以南的湖南壹帶;北曾到過匈奴,即今天的內蒙古南壹帶,他們的足跡曾踏遍今天的大半個中國。陜西的黃陵縣,河南的新鄭市、新密市、靈寶市;河北省的涿鹿縣,甘肅省的平涼以及山東等許多地方都留下了黃帝活動的遺址及大量的民間傳說。這壹切證明,軒轅黃帝不僅是中國古代確確實實存在過的壹個偉大人物,而且為中華民族從荒蠻進入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幾千年來,凡是中華兒女,不論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都認為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偉大的革命先軀孫中山先生在祭黃帝詩中寫道:“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偉,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是黃帝肇造了中華文明;是黃帝開創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基業,黃帝功德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