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中,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君王的名不能隨便稱呼。而在以家庭為基礎的宗法社會,尊長的名也不能輕易書寫。遇有帝王或尊長之名,就要想方設法避開,於是“避諱”成為我國古代的重要禮俗之壹。早在先秦古籍《禮記?曲禮上》中,就有“入國問俗,入門問諱”的記載。秦漢以後,隨著皇權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強,避諱也日益嚴格,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傳聞。
西漢宣帝劉詢,原名“病已”,因他幼時養於民間,曾遭疾難,所以取名“病已”。此名容易犯諱,宣帝特地改名為“詢”,並下詔令昭告天下說:“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赦之。”可見,他的“病已”原名已使不少百姓“觸諱以犯罪”,無辜受難了。
避諱的風氣流傳到唐宋,越演越烈,乃至與君上、尊長之名同音或音近的字,也歸入避諱之列。如唐代詩人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當時的士大夫竟認為李賀不當舉進士。與李賀同時代的著名文人韓愈,特地撰寫了《諱辯》壹文,為李賀打抱不平。韓愈在文章中尖銳地指出:“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巧妙地駁斥了當時某些人對李賀舉進士的責難。北宋仁宗趙禎,因名與“蒸餅”之“蒸”音近,為避免犯諱,“蒸餅”改稱“炊餅”。南宋孝宗趙眘(音慎),其名不能隨意稱呼、書寫,所以朱熹在註解《論語?學而》“慎終追遠”壹句時,特意以“謹”代“慎”,寫成“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近代著名學者陳垣在《史諱舉例?序》中曾總結說:“避諱為中國特有之風俗,其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
由於避諱歷史悠久,很多避諱詞語歷代流傳,沿用久遠。如當今人們熟知的“嫦娥”,本名“恒娥”,是因避西漢文帝劉恒之諱而改。再如封建社會中朝廷掌管戶口、財賦的官署——“戶部”,三國至隋朝,原稱為度支、左民、右民、民部,到了唐代高宗李治永徽初年,為避其父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改稱“戶部”,歷代沿用,直至清朝末年。又如西漢美女王昭君,因其名觸犯晉文帝司馬昭之諱,晉代改稱為“王明君”,後人又稱為“明妃”。唐代杜甫《詠懷古跡》(之三)詩有“生長明妃尚有村”之句,宋代王安石也寫有《明妃曲》詩。詩中的“明妃”,都是指“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