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補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為良好的全身強壯劑,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有改善睡眠和食飲,降低肌肉疲勞,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血液循環及傷口愈合等作用。
用法:酒泡制或水煎飲,與瘦肉燉煮同食亦可,每次約取用3克左右。
補腎助陽、生精強腎、溫寒止帶、托毒生肌、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
主
治:治虛芳贏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性味歸經:甘鹹,溫。①《本經》:"味甘,溫。"②《別錄》:"酸,微溫,無毒。"③《本草蒙筌》:
"味甘鹹,氣溫,無毒。"
入肝。腎經。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②《本草經疏》:"入手厥陰、少陰,足少陰、厥陰經。"
梅花鹿鹿筋
作用壯筋骨、治疾損、風濕性關節九
用法酒浸、或煮食入菜肴
鹿茸的食用方法
據我國藥典記載,梅花鹿和馬鹿茸均可入藥。鹿茸作為醫療保健品,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之功效。
鹿茸的主要消費市場有中國(港、澳、臺灣)、韓國、泰國及日本等壹些亞洲國家和地區。
人們對鹿茸的用法了解的不多,現介紹幾個國家的鹿茸食用方法。
1
中國
原支鹿茸簡易泡制
先將鹿茸的茸毛用刀或玻璃刮掉,再用火慢慢燒燎,邊燎邊刮,最後用清水刷洗茸皮至幹凈,除去鋸口處封口時的結癡,然後把50°(v/v)以上的白酒灌入其中,用毛巾或濕布把整個茸裹嚴放置壹夜,次日鹿茸變軟後,用刀具橫切,茸片切的越薄越好,擺放在紙上,晾幹後防潮濕,保管備用。
食法1
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姜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益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燉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燉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幹、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癥狀者,每隔壹日食壹次,用量逐漸加至10g;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食用時應遵醫囑)。
食法2
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25~30g,與雞(鴨、鵝、鴿、豬瘦肉)、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燉3~5小時,之後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
在臺灣,把鮮茸洗凈切片,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後,每日服10~25ml,3次/日飲酒服用。
食法4
在東北,人們喜歡將鹿茸10g、人參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藥配伍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成末狀食用;或粉成末與其它中菀┡湮樽俺山耗液蠓茫換蚯釁朗撤?如年輕而無陽虛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熱、鼻出血、口幹唇裂等副作用,年輕朋友需根據自身情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