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 líng jiāo náng
2 貝羚膠囊藥典標準 2.1 品名貝羚膠囊
Beiling Jiaonang
2.2 處方川貝母、羚羊角、豬去氧膽酸、人工麝香、沈香、人工天竺黃(飛)、煆青礞石(飛)、硼砂(炒)
2.3 制法以上八味,羚羊角銼成細粉;人工天竺黃和煆青礞石分別水飛成細粉;其余川貝母等五味分別粉碎成細粉。除煆青礞石細粉外,其余川貝母等七味的細粉與適量澱粉混勻,分次加入青礞石細粉中,配研均勻,制顆粒,過篩,再加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入膠囊,即得。
2.4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淺棕黃色的粉末和顆粒;氣特異,味微苦。
2.5 鑒別(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碎塊稍有光澤,均勻分布裂縫狀或長圓形孔隙(羚羊角)。纖維管胞壁略厚,有具緣紋孔,紋孔口人字狀或十字狀(沈香)。
(2)取本品內容物0.3g,置具塞試管中,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ml,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乙醚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麝香酮對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氣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E)試驗,柱長為2m,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和二甲基聚矽氧烷為混合固定相,塗布濃度分別為1.64%和1.32%;柱溫為180℃。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適量,註入氣相色譜儀。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與對照品色譜峰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
(3)取[含量測定]項下顯色後的薄層板,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豬去氧膽酸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6 檢查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Ⅰ L)。
2.7 含量測定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容物,混勻,研細,取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180W,頻率50kHz)2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豬去氧膽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μl、對照品溶液1μl和3μl,分別交叉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醚—冰醋酸(2: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5~10分鐘,放冷,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 B薄層色譜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380nm,測量供試品吸光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光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豬去氧膽酸(C24H40O4)應為85~115 mg。
2.8 功能與主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用於痰熱阻肺,氣喘咳嗽;小兒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及成人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2.9 用法與用量口服。壹次0. 6g,壹日3次;小兒壹次0.15~0.6g,周歲以內酌減,壹日2次。
2.10 註意大便溏稀者不宜使用。
2.11 規格每粒裝0.3g
2.12 貯藏密封。
2.13 註:炒硼砂的炮制方法取硼砂原藥,除去雜質,敲成小於2cm的塊,研成粗粒,置鍋內,炒松至無僵粒。
2.14 版本《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古籍中的貝羚膠囊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68.論痢證治法提丹者,是皆防其入胃即化出其苦味也,若以西藥局中膠囊盛之吞服,雖破者亦可用。硫黃原稟火之精氣,其挾有...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壹石部]墨酒,或韭汁送下,消癰用豬膽。或釅醋調塗,內有鹿角膠,非紅不可用。《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
《本草撮要》:[卷九蟲魚鱗介部]龜板婦人發芎歸治交骨不開。下死胎。得鹿膠陰陽並補。腎虛無熱者忌。陰囊腫爛異常。先用蘇梗煎湯洗凈汙垢。以...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三大便秘塞(兒科)]蔥蜜湯治嬰孩虛秘,用蔥白三莖,水煎去蔥,入炒阿膠及生蜜溶化,食前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
《馮氏錦囊秘錄》:[外科大小合參卷十九胎毒諸瘡]碧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