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泊秦淮杜牧翻譯

泊秦淮杜牧翻譯

杜牧的泊秦淮原文及翻譯如下

泊秦淮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後庭花》。

註釋①選自馮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lì)水東廬山兩山間,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②[泊]停泊。③[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④[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稱此曲為“亡國之音”。

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橫貫金陵(今江蘇南京)入長江。六朝至唐代, 金陵秦淮河壹帶壹直是權貴富豪遊宴取樂之地。這首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於六代興亡之地的感嘆中,寓含憂念現世之情懷。 

這詩在語言運用方面,也頗見工夫。首句寫景,“煙”、“水”、“月”、“沙”由兩個“籠”字聯系起來,融合成壹幅朦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氣氛,朦朧中透出憂涼。次句點題,並以“近酒家”的豐富內涵啟動思古之幽情,秦淮壹帶在六朝時是著名的遊樂場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種歌舞遊宴的無盡繁華實已包含在詩人此時的思緒之中。後二句由壹曲《後庭花》引發無限感慨,“不知”抒發了詩人對“商女”的憤慨,也間接諷刺不以國事為重,紙醉金迷的達官貴人,即醉生夢死的統治者。“猶唱”二字將歷史、現實巧妙地聯為壹體,傷時之痛,委婉深沈。清代評論家沈德潛推崇此詩為“絕唱”,壹個“猶”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憂慮之情。管世銘甚至稱其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詩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傳來商女《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亡國之音,不禁激起時代興衰之感,後兩句對只知征歌征舞、買笑逐歡,而不以歷景為鑒的統治者,給以深深的譴責。本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詩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諧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