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原文如下翻譯澠池之會
編輯本段原文如下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裏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壹擊缶;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以秦之鹹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編輯本段翻譯 公元前279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澠池縣境內)見面,互修友好。趙王害怕,想不去,大將軍廉頗和大夫藺相如商議,認為趙王推辭不去不好,就勸趙王去:“秦王約您會議,如果大王不去,那就顯得趙國力小而膽怯了,還是去好。”趙王聽從了廉頗、藺相如二人的建議,與藺相如壹起去了。
廉頗帶領大軍把趙王送到邊境,臨分手。對趙王說:“這次大王去澠池,路上來回的行程,加上會見的時間,估計前後不會超過三十天。為了防止意外,要是過了這個日期大王還未回來,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扣留大王要挾趙國的念頭。”趙王同意了。廉頗還在邊境上布置了大量的軍隊,防備秦國的進攻。
到了澠池,見到秦王,雙方行過禮,便在筵席上敘談,酒到中巡,秦王對趙王說:“我聽說妳喜歡鼓瑟,我這裏有瑟,就請妳奏壹支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壹曲。這時,秦國的禦史走了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鼓瑟。
藺相如見此不悅,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擊缶,我這裏有個缶,請妳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秦王聽了勃然大怒,不答應。藺相如又端起缶走過去,獻給秦王,秦王還是不敲。藺相如就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應,我拼著壹死,也要濺妳壹身血。”
秦王的侍衛看到秦王受到脅迫,慌忙拔出刀來,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雙眼,大喝壹聲,嚇得侍衛連連後退,秦王很不高興,也只好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回頭叫來趙國的禦史,也把這件事情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敲缶助興。秦國的群臣說:“請趙王送十五座城給秦王作為獻禮。”藺相如也說:“請秦王把國都鹹陽送給趙王作為獻禮。”直到酒筵完畢,秦國始終不能占趙國的上風。趙國調集了大軍提防秦國進犯,秦國也不敢有什麽舉動。
編輯本段澠池之會 秦昭王二十五年,秦國借口趙國不與它壹起進攻齊國,向趙進攻,取得趙茲氏(今山西汾陽)等兩城。次年,攻取趙的離石(今山西離石縣)。再次年,白起取趙代(今河北蔚縣)、光狼城(今山西高平縣西)。
這時秦國大軍正欲南攻楚,為安定東方的局勢,在秦昭王二十八年,與趙惠王相約在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相會修好。趙惠王不想前去,廉頗、藺相如認為,如不去則是向秦示弱,於是趙惠王就帶著藺相如前往。廉頗送他們到國境線上,對趙惠文王說,根據路程,去來不過30日,超過30日大王還不回來,就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的要挾,並派大軍駐守邊境,防止秦國趁機襲擊。
秦昭王在澠池與趙惠王相會間,飲酒正高興時,要求趙惠王為他鼓瑟助興。趙惠王懼怕秦昭王,只好彈瑟。秦國的禦史馬上前來記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宴會,秦王命趙王鼓瑟。但藺相如也端上壹個瓦盆(缶)到秦昭王面前說,趙王聽說秦王善奏秦音,請秦王奏盆缶,以相娛樂。秦昭王生氣,不肯。藺相如則以兵刃相威脅說,如不擊缶,"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昭王的侍衛想對相如動手,相如大聲怒目申斥,秦昭王侍衛嚇得後退,昭王只好敲壹下瓦盆。相如回頭召趙國禦史也記下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宴會,趙王命秦王擊缶。為趙王爭回了面子。會上秦臣要求趙送給秦15城為秦昭王祝壽,藺相如針鋒相對,對秦臣說,請將秦國的鹹陽送給趙國,為趙王祝壽。這次會上,秦國始終沒能占什麽便宜,秦國目的是為同趙修好,以便騰出手來攻楚國,不願同趙決裂。趙國也有力量同秦對抗,所以秦只得容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