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孫曉雲近期書法作品有哪些其特點是什麽?

孫曉雲近期書法作品有哪些其特點是什麽?

孫曉雲書法作品欣賞

孫曉雲簡介:

孫曉雲,女,1955年8月生,出身於書法世家,三歲伊始習書畫,曾下鄉插隊五年、部隊服役八年,長期堅持自學,廣涉歷代碑帖,七十年代末承家學,開始著力於筆法研究,立足傳統,精工細研,頹筆成冢,頗有所悟,並建立了傳統書法與現代審美形式相結合的創作方法,走出壹條新古典主義之路,逐漸成為當代書法帖派代表人物,在全國乃至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

現為國家壹級美術師,南京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兼職教授、研究員,被評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蘇省中青年優秀文藝工作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國家中組部、人事部、中宣部確定為首批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壹批”人才,為全國書畫界唯壹代表。

從1985年至2001年,七次獲得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大獎,居全國之最:全國第四、五、六、七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獎”,全國第二、三、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作品獎”、“優秀作品獎”,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能品獎”,入選全國第三、八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

出版個人書法專集《孫曉雲書法集》、《金陵勝跡》、《孫曉雲書法作品精選》及字帖等,由華藝出版社、知識出版社、臺灣未來書城出版社先後三次出版二十萬字理論專著《書法有法》,被北京青年報譽為2001年度最具文化品位的書,被海內外廣泛關註。

聶成華評孫曉雲:

孫曉雲以女性的細膩敏銳,深入帖學傳統,積數十年之功,贏得了書界廣泛的肯定和尊重。其書筆法嫻熟,結體雅正,章法渾融,平淡天成。她在書法形式上的探索引人矚目,采取信箋聯用的形式書寫詩詞曲賦,借鑒古籍裝幀樣式經營作品,成為當代書法的經典形式。除了功力和靈感,孫曉雲的成功,還得益於她的“善思”。其用60篇“日記體”的書法散文結集而成的作品《書法有法》探賾索隱,抽絲剝繭,揭示“轉筆”這個不傳之秘,得到書界的普遍認同。

孫曉雲把書法作為“女紅”,藝術的生活化、生活的藝術化,在她身上有著生動的闡釋。視此為生活的重要內容,精神為之聚,感情為之系,智慧為之生,由大愛而生出大美;需要童子功,需要持之以恒,在長期實踐中鍛煉技法與提高審美;要慧心秀懷,將自己的智慧與才情通過嫻熟的技法表現出來;要表現壹種既高格不俗,又合乎傳統和國人口味的美,匠心獨運的創作要得到時人與後人的認可,方為真美。這四者舊時的女紅與今日的書法創作同為壹理,也正是孫曉雲的書法創作實踐觀。

由於孫曉雲的性格、為人及其藝術上的悟性,加之江南豐厚的人文底蘊和良好的藝術環境,成就了可稱之為當代書壇翹楚的孫曉雲及其獨具的藝術思想和藝術風格。孫曉雲書風的純正,表現在她對“二王”帖學壹系書法經典作品的不斷深入。諸體之中,她擅長行草書,在她取法的帖學傳統中,二王、米、董的痕跡最濃。其行草作品文氣充盈,恣肆揮灑,又有著女性特有的細膩風格。具體來看,結字靈動,筆法清剛,筆勢甚得迅疾之致,章法有濃郁的書卷氣,天真爛漫,典雅精到。其書風深得“沈著痛快”之風,筆法跳躍,書寫感很強。

望提問者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