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馬鈞發明了什麽

馬鈞發明了什麽

馬鈞發明了很多東西,最突出的有還原指南車、改進織綾機、改制諸葛連弩、發明龍骨水車、輪轉式發石機、水轉百戲圖等,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馬鈞的發明

馬鈞被稱為“天下之名巧”,是東漢末年三國曹魏時的扶風(今陜西興平東南)人。他壹生勤奮好學,長時間住在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在機械制造方面有特別濃厚的興趣,壹生的創造發明很多,是我國古代的機械制造大師,其中著名的有如下發明。

還原指南車。馬鈞認為古時曾有過指南車,但已失傳了,誰也沒見過指南車是啥模樣。馬鈞運用差動齒輪的構造原理研制了壹種由車子和壹個木人構成的指向機械,車中裝有可自動離合的齒輪傳動裝置,並與木人相連,木人有壹只手指向前方。不管車輛朝什麽方向行走,在自動離合齒輪裝置的作用下,不管車輛如何的翻動,木人的手都指向南方。

改良了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用的腳踏提花織綾機,原來織壹匹花綾要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非常笨拙。馬鈞決心改良這種織綾機,以減輕工人的勞動,於是將漢代生產效率低下的織機作了重大的改進,改造了桄運動機件,不但使操作大大簡化,生產率比原來的提高了四、五倍,而且提高了織機的性能,織出的織物的花紋圖案更加精美,受到了廣大絲織工人的歡迎。

創制了龍骨水車。據古籍記載,東漢末年有個叫畢嵐的人曾有翻車的制造,但那時的翻車還比較粗糙。馬鈞當時在魏國當壹個小官,在居住的洛陽城裏,有壹大塊坡地非常適合種蔬菜,馬鈞因看到園圃地勢高,灌溉困難,便制造了壹種新式的引水工具翻車(即龍骨水車),把河裏的水引上了土坡,“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可連續提水,運轉輕便省力,兒童都可操作,而且還能在雨澇的時侯向外排水,效率比其他提水工具高得多,從而使翻車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制造水轉百戲。馬鈞將人送魏明帝壹種木制玩具木偶百戲,用木頭做了壹個原動大輪,以水為動力推動輪運轉,再利用齒輪裝置與戲中的人物、禽獸相連,使其活動,這樣,上層的所有陳設的木人都動起來:有的擊鼓,有的吹蕭,有的跳舞,有的耍劍,有的騎馬,有的在繩上倒立,還有百官行署,真是變化無窮。巧妙利用水利和機械方面傳動的原理讓變化萬端的“水轉百戲”得以研制成功,這在我國古代木偶藝術中,應該說是非常卓越的創造。

馬鈞大約在公元227至239年間創造壹個由水輪轉動的大型歌舞木偶機械,包括以此水輪帶動舂、磨。無疑,這是根據當時流行的水碓、水磨而設計的。水磨是用水力作為動力的磨,在馬鈞之後,杜預造連機碓,其中也可能包括水磨。

在設計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方面,馬鈞設計了壹種新式輪轉式發石車,利用壹個木輪子,把石頭掛在木輪上,裝上機械帶動輪子飛快地轉動,可以把大石頭接連不斷地發射出去,使敵方來不及防禦,威力相當巨大。

馬鈞簡介

馬鈞(生卒年不詳),字德衡,魏晉時期扶風(今陜西省興平市)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壹。

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

因為他在傳動機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所以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稱他為“天下之名巧”。但是他很喜歡思索,善於動腦,同時註重實踐,勤於動手,尤其喜歡鉆研機械方面的問題。馬鈞早年生活比較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