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晴,漢語常用字(壹級字)? ,讀作qíng,最早見於《說文》小篆? 。本義是指夜裏雨止雲散,天上出現星星;後來泛指雨雪停止、無雲或少雲的天氣,白天有太陽,夜裏有星星、月亮。
字源演變
晴字形現較晚,始見於楷書,古文獻書作“夝”“暒”“精”“星”,皆現代漢語之晴字。篆文“從夕、生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從夕、生聲。”楷書改“從日、青聲。”日是形旁,表示意義;青是聲旁,表示讀音。?
本義是指夜裏雨止雲散,天上出現星星;後來泛指雨雪停止、無雲或少雲的天氣,白天有太陽,夜裏有星星、月亮。“晴”字大多都與太陽或陽光有關。當然,含“晴”的詞並不都與“天晴”“太陽”有關,比如“晴河”“晴絲”“晴虹”。由雨雪停止引申,“晴”也可以當“停止”講,如“晴水”就是指雨停了;由停止的意思再引申開去,“晴”又比喻淚水停止或者淚幹。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雨而夜除星見也。從夕生聲。疾盈切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晴。非是。
造句
1.天氣總是變幻莫測,壹會兒萬裏無雲,壹會兒晴空霹靂,壹會兒大雨傾盆。
2.草原的天空常常風雲變幻,說下雨就下雨,說晴天就晴天。
3.小女孩的心靈猶如雨後晴空般壹塵不染。
4.朗朗晴空沒有壹絲雲彩。
5.這是壹個風和日麗的晴朗天氣。
6.近期天氣將趨向晴好。
7.就職典禮那天天氣晴朗,寒風凜冽。
8.春風春雨插楊柳,漫山遍野植春桃。妳去挑水我澆灌,戈壁沙漠變良田。春風又綠江南岸,壹抹濃綠伴青山。裊裊晴絲誰家院,綠肥紅瘦春滿園。環保最快樂,相約植樹節!
9.周五部分地區晴,可能有雷陣雨。
10.皓齒明眸,肌香體素。惱人正在秋波註。因何欲雨又還晴,歌聲遏的行雲住。
11.欄桿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
12.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13.名利竟如何歲月蹉跎,幾番風雨幾晴和,愁水愁風愁不盡,總是南柯。
14.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15.陰沈沈的天空忽然變得晴朗起來了。
16.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17.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
18.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19.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20.老是蒙著自己,不正視現實,不正視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帶水,不晴不雨地糊下去,只有給妳精神上更大的害處,該拿出勇氣來,徹底清算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