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備考中大古代文學考研

如何備考中大古代文學考研

中山大學邀月學姐初試復習經驗

我開始備考是在2016年九月中旬,壹開始以為或許能夠獲得保研資格,但九月份名單下來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標準,於是開始認真備考。

復習經歷

在開始備考的時候我給自己制定了壹份計劃,規定了壹下文學史、批評史以及兩門公***課完成第壹輪復習的時間。因為時間比較緊張,所以自己壹開始就沒有管政治,文學史也只來得及看袁版(不過自己之前讀過壹些《中國分體文學史》,感覺自己掌握的不好的章節也有參看其他版本作為補充)。

文學史的復習時間比較固定,壹般是在上午八點到十點之間,有時也會更長,壹天大概看兩到三章。晚上會結合筆記,再花點時間復習上午看的內容。筆記用的是壹往的資料,也是後來背誦的主要內容。這樣下來,大概四十多天完成了文學史的第壹輪復習。

第二輪的話大概從十壹月開始,我是結合習題集,添加了壹些背誦的知識點,開始背誦。這時候就不再以“章”為單位了,而是以“編”為單位。壹個月左右完成第二輪。後來文學史的復習就是反復反復背誦,越到後面,完成壹輪所需的時間越少。具體背了幾遍自己也說不清,因為後來是直接背那些沒有掌握好的點,而不再整本整本地背。

批評史科目

批評史的情況復雜壹些,參考書不固定,復習時間也不固定。教材的話看過北師大版、王運熙版和郭紹虞版,郭紹虞版只看了少量幾個章節。

原典以《中國歷代文論選》(壹卷本)為主(但之前手抄過壹部分《文心雕龍》,也看過壹些批評著作,如《詩品》、《甌北詩話》、《人間詞話》等,沒有全部看完)。第壹輪復習完成時比文學史晚壹些,大概是在十壹月中旬的樣子。後來背誦內容以壹往的文論筆記和郭版文論選為主。

文獻釋讀科目

至於文獻釋讀的話,自己沒有系統地復習過,而主要以真題為主。因為感覺這部分比較考基礎,繁簡轉換和文學作品背誦自己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也掌握得還可以,所以就主要以真題為參照,通過壹往的真題答案,掌握答題的思路。

另外看了壹點點文獻學知識,下載了壹些影印版古籍練習句讀。這個過程雖然每天花的時間大概只有小半個小時,但壹直貫穿始終。另外也會結合文學史,每天花點時間看看朱東潤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六卷本)。

英語

英語我只用了張劍的黃皮書,從九月中旬到12月考試,壹直都是在刷真題,背的單詞也主要是從真題裏摘錄下來的生詞、詞組。2005年到2012年的真題大概刷了四遍,2012年到2016年真題因為後來用作模擬,時間不夠,只刷了兩遍。

刷第壹遍真題的時候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多壹些(因為要摘錄生詞),大概是上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後來第二三四遍只做閱讀,每天大概花壹個半小時。十二月中旬模擬時調整回兩個小時。(英語基礎:高考135/150;六級網考496)

政治

政治是十月份開始看肖秀榮的知識點精講,每天晚上看壹章,完成配套的壹千題練習,但感覺效率不高。十壹月中旬左右開始背風中勁草,同時做真題,再刷壹千題。十二月以肖八、肖四為主。

關於文學史、批評史以及文獻釋讀的復習方法和答題要點,上屆中山大學學姐的經驗帖已是珠玉在前,非常系統,非常詳細。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寫得比學姐更好,因此學姐寫過的這些內容自己就不再贅述了,只略談幾點,但願能作補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