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書籍文章,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是有“句讀”(jv dou),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用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壹般有點文化的人,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讀法。就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古代文化的發展,但是不利於普及。 例如文章靠每句尾的文言虛詞斷句;駢文靠對仗斷句;詩詞格律靠韻腳和當時的曲譜斷句。
之前看不同版本的《道德經》和其他的古典名著,都存在不同的斷句問題,壹開始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現在終於明白了——古文都是壹文到底,不用標點符號,註意不是沒有,而是不用,“沒有”和“不用”是兩回事。為什麽不用?因為文章壹經圈點,文氣就斷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氣本是通暢的,如被截斷氣機就滯澀不通壹樣。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氣,文氣壹斷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壹部《論語》壹輩子都讀不厭,每年讀都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讀都有每次的體會,句讀壹變,整個文意都大變,所以不能斷死。
句讀的基本原則就是“語絕為句,語頓為讀。”語氣結束的地方為“句”,用圈來標記,沒有結束的文句叫做“讀”,用點來標記,古人常用“可圈可點”壹詞,贊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句讀點錯了,常常鬧笑話、出歧義。例如當年批孔運動,常用《論語》裏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壹句話來說事,說孔子為專制帝王幫忙,推行愚民政策。還將老子拉過來陪綁,因為《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知,強其骨”的話。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是他把教育從貴族的殿堂推向民間,才有後世的社會教育,這是孔子的偉大貢獻。孔子是有教無類,要將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道誰去呢?這從道理上都講不通。
但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呢?斷句斷錯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隨他們去,為政者不要沒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們,這是為政者的責任。同理,孩子聽話,父母就不要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挑剔;孩子不聽話,父母就要好好地對他進行教育。